基于时间的企业自主创新管理:以海尔为例

2013-08-15 00:48
商学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海尔战略速度

王 雄

(中南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410083)

一、时基自主创新管理的维度与构架

时基自主创新旨在通过即时快速创新、适时准确创新和全时持续创新提高对市场变化的敏感程度和反应速度,以准确持续满足快速并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时基自主创新不再将时间作为约束条件,而将之视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目的是随时保持高度的反应速度和适应能力。它从基于时间的竞争观出发,全面考察时间在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首先,时基自主创新要以顾客为导向,快速响应并满足顾客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即时快速创新;同时,企业必须综合考察生存环境与自身实力,平衡创新速度与创新质量、创新投入与创新成本的关系,看准机会,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创新,提高准确度,做到适时准确创新;时基自主创新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强调不断提高与全时持续创新;最后,时基自主创新不能凭空发生,必须有柔性战略、有机组织、高质人资、宽容文化等相应的支持体系方可实现。

上述三个时间维度和一个支持体系有机构成了时基自主创新模式的构架。即时快速创新是企业超速成长之道,而适时准确创新则是企业稳健发展之衡。全时持续创新是适时准确创新和即时快速创新的基础,是企业时基自主创新的灵魂;而全时持续创新向更高级状态持续演化的推动力来自适时准确创新和即时快速创新的不断发展。支持体系则是时基自主创新实现的保障。

(一)即时快速创新

《孙子兵法》有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在信息化时代,创新速度更决定企业成败。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说,速度是微软成功的关键所在。英特尔总裁安德鲁·葛罗夫也指出,速度是英特尔拥有的惟一武器。D’A v e n i(1994)强调成功经常是受速度约束的。以反应速度为主要表现的组织的适应能力对其生存和发展起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不但要创新,还要即时快速创新。

作为企业超速成长之道,即时快速创新是指在一定的组织背景下,根据实际需要即时发挥创造力,并且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更合适的方法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速度创造用户资源,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即时快速创新能够给企业带来先发优势,保障企业具有持续的竞争能力。但是,即时快速创新对组织的快速学习能力、柔性以及组织的反应速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健全的学习机制以及完善并高度共享的创意知识库,灵活、有机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模式,高效的信息系统及资源与权力的支持。此外,即时快速创新还需要宽容型企业文化以及自由、开放、灵活协调的企业发展环境与氛围,因为即时快速创新难免会有失败,应该鼓励进行创新实验,允许创新失败情况的发生。

(二)适时准确创新

D u m a i n e(1989)警告说,速度太快过犹不及,因为太短的响应时间会导致反应过度甚至是混乱。创新速度与创新风险成正比关系,这就是“速度悖论”。“欲速则不达”,速度与风险可谓天生的孪生兄弟。然而速度过慢则“不进则退”,又会被市场的“快鱼”吃掉。速度过快是找死,过慢则是等死。因而必须抓准市场需求,适时创新。

适时准确创新是通过把握创新的最佳时机,平衡创新速度与质量、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实现稳健发展。适时准确创新强调“做正确的事”。诸多创新失败与过于冒进、时机选择不当有关。企业或采取领先创新策略,或采取跟进策略,具体应根据企业环境、实力、创新的影响等综合选择创新时机。一般而言,比对手“快半步”的创新比较容易成功,因为如果创新太快太超前,可能市场未培育出来,此时创新就必须进行较大的市场培育投入;而如果创新太慢太落后,可能市场已经被瓜分完毕,再分一杯羹将极为不易。即时快速创新必须考虑环境适应性,要采取精度策略以维持与保障创新速度。只有速度与精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起到协同效应。适时准确创新要求企业领导者具备务实而不急躁的良好心态,要求整个企业具备稳健的学习能力,要求完善的信息系统进行详尽的市场调查和可行性分析以准确决策。

(三)全时持续创新

环境瞬息万变,创新永无止境,企业必须适应环境变化方可持续发展。创新是企业不断演进的动力,它将各类创新进行系统化组合,是一串基于时间的有机流程,而不仅是单个原子式事件。全时持续创新组织各类创新所组成的系统,将企业适时稳定创新和即时快速创新有机连接成一个创新体系,并服务于组织战略,成为企业保持持续优势的重要依托,是全面创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永恒的话题。

全时持续创新是根据环境动态变化,时刻创新,实现创新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进而带动企业不断升级,获取持续优势。全时持续创新是一个螺旋上升过程,通过即时快速创新和适时准确创新的经验教训积累逐步实现创新的高级化发展。全时持续创新即将时间单位无限细分,充分重视点滴时间资源所能产生的价值;又将时间视为一个整体,考察企业长时期的生存状态,进行持续创新。创新难,全时持续创新更难。企业必须树立时时事事处处创新的意识,创建开放系统,积累经验教训,提高持续学习能力。

(四)时基自主创新的支持体系

时基自主创新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企业战略、组织、人力资源、文化等要素构成了时基自主创新实施最重要的背景环境。时基自主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组织内外各要素的系统配合与支持。

时基自主创新首先要有全面创新理念与战略的支持和导引,进行全员、全过程、全企业和多方法的不断创新。柔性化有机型的扁平组织以客户为中心,将企业与市场结合起来,是实现时基自主创新的重要条件。人力资源是企业时基自主创新的主体,要建立与完善创新激励体系,不断提升其时基自主创新技能。企业文化在时基自主创新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营造适合时基自主创新的氛围,建立宽容、开放、鼓励创新、不断进取、快速稳健、持续学习的时基自主创新型文化。

二、案例:海尔的时基自主创新管理实践

29年前,海尔集团的前身还是一个亏空147万元,工人工资发放困难,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以及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街道小厂。而到2012年,海尔已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连续四年蝉联全球销量最大的家用电器品牌[7]。海尔集团的快速持续发展是海尔基于时间的自主创新实践的结果。

(一)即时快速创新

抢订单、转化订单、一站到位均需要速度,企业没有速度必然会被淘汰。“海尔速度”是其让业界不断赞叹的制胜法宝,零库存、零距离、零营运资本就是海尔创新速度的目标。一是海尔通过准时采购、准时送料和准时配送三个“准时”把所有仓库都消灭掉,实现零库存。需要多少,采购多少;所有物料从采购进来到车间制造系统不能超过7天;建立全国物流中心系统,达到快速送货。二是海尔努力缩短甚至消灭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根据用户的需求获取用户的个性化订单,并以最快的速度满足需求,实现服务零距离。三是海尔根据用户的订单来制造,拿用户的货款,支付分供方的付款,实现企业零营运资本,即流动资金的占用为零,这使得企业进入良性的运作过程。

目前,海尔的即时快速创新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库存周转天数5天,同行业平均是20多天,中国的企业平均周转天数为78天;现金周转天数为负10天,同行业为27天;而应收账款,海尔是两天,整个行业则是50多天。

(二)适时准确创新

在微利时代,若要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单靠即时快速创新还远远不够,必须进行适时准确创新。海尔充分注意到了适时准确创新的重要性,在强调速度的同时强调准确度。落实全程信息化模式,实现订单码、物码和人码的三码合一,减少库存和错误率,提高速度和精度,增强了竞争力。“速度+精度”是海尔保持持续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

根据消费者反映的冷柜存在耗电量大、冷冻力小、保鲜不透等问题,海尔适时跟进,专门开发出超大容量、超强冷冻力的无氟大富豪系列冷柜。根据“家电套购”热潮,海尔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适时推出“时尚生活、一站到位”的全新成套购买理念,在家电成套设计、购买、升级和服务等环节全面推行“一站式”体系。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中国将节能减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在这一形势下,海尔适时推出低碳理念,践行低碳自主创新,在首批通过“中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认证的11家企业当中,海尔是唯一一家家电企业;海尔的冰箱、波轮洗衣机、滚筒洗衣机三个白电产品都通过了环保部的低碳产品认证,并获得环保部颁发的“中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001号认证证书”,成为全国绿色标杆企业。等等。

(三)全时持续创新

创新是推动海尔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海尔文化的灵魂是全时持续创新。海尔集团把创新、求是、创新作为企业自己创办的海尔大学的校训,让每位学员带着创新的动机和成果参与互动、学习,探寻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并进行理论升华,并用以指导实践,从而进行更高水平的创新,形成一个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创新过程。现阶段我国许多企业创新效果并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在重视技术创新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战略创新、组织创新、观念创新、市场创新等创新的协同作用。而海尔把战略创新、观念创新、市场创新分别作为创新的方向、先导和目标,把技术创新作为手段,把流程再造、组织创新作为创新的活力与保障,充分发挥企业全面创新战略产生的协同效应,持续不断地推出适应用户与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产品。海尔先后经历了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实现了战略全时持续创新;同时,在管理模式上也相应地经历了全面质量管理、O E C管理、市场链和流程再造、人单合一的T模式这四个发展阶段。在核心技术创新上,海尔经历了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的螺旋演化,实现了技术全时持续创新。

“创新”是海尔人耳边听到、眼中看到频率最高的字眼。诸如“创新的本质,就是创造性的破坏,破坏所有阻碍创造有价值订单的枷锁”、“创新的目标,就是创造有价值的订单”等等有关创新的宣传海报、标语和漫画随处可见。全时持续创新的观念已经深入海尔每一位员工心中,并体现于其行动之中。

(四)时基自主创新支持体系

海尔时基自主创新的支持体系由四部分组成,即战略导引体系、组织保障体系、人才激励体系与文化支撑体系。

为适应环境变化并指导自身发展,海尔时基自主创新的战略导引体系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名牌战略阶段(1984~1991年)、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1998年)、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2005年)以及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6年)。

在组织保障体系建设上,海尔进行了组织结构创新和持续的流程创新,将原来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进行调整,设计与国际接轨的扁平化的流程型网络结构,形成了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资金流和物流的运行新机制,大大改善了原有组织结构的缺陷,提高了组织的效率和灵活性。为更好地发挥员工创造客户价值的主动性,海尔进一步重构组织结构,将组织结构颠覆为“倒三角形”,一线员工在最上面直接面对顾客,管理者则颠覆到了“倒三角形”的底部,从发号施令者变为资源提供者。通过组织创新,海尔有效实现了虚实网融合,更快更精确地满足用户需求。

为更好地激励海尔人进行自主创新,海尔建立了市场化的物质激励体系、多样化的精神激励体系和全方位的培训激励体系。物质激励上,主要实行岗位薪酬制,领导层采取基本年薪加奖金的激励方式;研发人员的报酬由其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和市场效益决定;销售人员的薪酬实现市场链管理。精神激励上,设立了海尔奖、海尔希望奖、合理化建议奖等,根据对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授奖。培训体系上,以自己创办的海尔大学为依托,根据需要进行全过程、全员的培训,并采用多方法多形式的方式有计划地推进。

在文化支撑体系上,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伴随着海尔在短短二十余年时间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国内到全球的跨越式发展的实现,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海尔“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将企业目标和个人行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真诚到永远的承诺、居危思进的忧患进取意识、与狼共舞的勇气、人人都是战略业务单元的人本理念将文化支撑作用发挥到极致。

三、结论与启示

基于时间的自主创新是组织的创新体系与时间这一战略资源相结合的产物,是创新在时间维度的拓展与应用。本文提出了时基自主创新模式的架构,并通过对海尔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认为海尔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进行基于时间的自主创新。海尔经验对我国企业具有启示、借鉴意义。

第一,在当今顾客需求日益多样化、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环境变化莫测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提高响应市场的速度和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产品是企业赢得市场主动权的关键。企业应该努力通过组织结构调整、业务流程再造、制定激励政策、倡导速度和创新的企业文化等组织、文化、管理创新等手段,提高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和创新能力。

第二,企业在追求快速成长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风险防范与稳健发展。要在速度与精度、短期与长期、成本与质量等三方面实现动态平衡。

第三,在创新过程中,只有将时基自主创新与战略、组织、文化创新等支撑要素有效结合起来,实施全面创新管理,才能发挥其整体协同作用,产生最佳的创新效果。技术与文化-组织结构-流程-制度-战略等非技术要素有机协同的有海尔特色的开放式的全面创新模式是值得借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全时持续创新模式。

[1] D'Aveni, R. A. Hypercompetition [M]. The Free Press: NewYork.1994.

[2] Stalk, G. Jr.. Time-the next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8,66(4):41-51.

[3] Stalk G. Jr., Webber, M.A. Japan's dark side of time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3,71 (4): 93-102.

[4] Dumaine,B. What the Leaders of Tomorrow See [J]. Fortune1989 (9):48-51.

[5] Volberda HW.. Building the flexible firm; how to remaincompetitiv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98.

[6]许庆瑞,郑刚,喻子达等.全面创新管理:21世纪创新管理的新趋势[J].科研管理,2003,(5):1-7.

[7] 周亚庆,李大元.海尔时基创新三部曲 [J].企业活力,2007,10:14-15.

猜你喜欢
海尔战略速度
行驶速度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速度
海尔卡奥斯:时代面前,当仁不让
海尔与望远镜和天文台的故事
海尔引领直驱洗衣机新趋势:直驱产能迈入千万级
战略
战略
比速度更速度——“光脑”来了
海尔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