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刻的用刀之法

2013-08-15 00:45王志芳
江苏陶瓷 2013年4期
关键词:单刀刀法紫砂陶

王志芳

(宜兴214221)

中国民间艺术是世界艺术之林“景观”中最茂盛的尊贵族群,它以独特的艺术方式阐释了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紫砂陶刻便是这一族群中粗壮而结实的一株,它不仅博大精深、千变万化,更是历史悠久、名家辈出,在发展历程中,艺术家们不断从其他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历经千年的衍变更显苍翠茂盛,愈加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

紫砂陶刻和造型艺术是宜兴紫砂的姊妹艺术。所谓紫砂陶刻,就是在壶坯上用钢刀或竹刀镌刻书画图案,其创作需要制作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工艺基础,其中包括良好的书法绘画艺术修养、文化知识修养和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以及装饰技能。

紫砂陶刻装饰,最早见于元代铭“且吃茶、清隐”五字草书。紫砂壶陶刻与古代陶器刻文同为一个模式,即是作者在其所制陶坯上记述姓名或记上所叙铭文,起初都在壶底刻画,这只是紫砂壶陶刻的雏形,还谈不上陶刻装饰工艺。随着文人的参与合作,为满足自赏,继而将陶刻的部位移至壶腹,镌刻简练的铭文与诗句,以后更发展到书画同时铭刻。

紫砂装饰方法,若以烧成前后来分,在烧成前有绞泥、浮雕、堆绘、仿古青铜器纹样装饰和陶刻等装饰手法;烧成后的装饰则有釉彩、抛光和包铜、金银丝镶嵌装饰等多种手法。陶刻则是主要的装饰方法,由于紫砂陶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故易于在其上进行陶刻,无论草、隶、篆、魏碑、汉瓦、钟鼎铭文等各种书体,或花卉、虫鸟、山水、人物等国画白描,汇集文学、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诸艺术为一体,形成中国紫砂陶特有的陶刻装饰工艺。

紫砂陶的雕刻不同于一般的雕刻,也有别于漆雕、木雕、碑文铭刻和其它陶瓷刻绘。它是在紫砂陶坯凹凸不平、多角线条等复杂的造型上进行刻画。书画题材的取舍与笔法基本上与国画相似,即有书有画,书画之外还有款识印章。只是布局有不同,要按照紫砂陶器各种造型分别施艺,画面要求清晰而层次分明,一般都是先在陶坯上书画,然后依着字体刻画。刻字要划平竖直,刻得珠圆玉润,画面要刻得有来龙去脉,注意结构相称、刀法分明。而雕刻用刀法则可归纳为“划、竖、撇、提捺”五个字。刻“划”刻刀先下后上;刻“竖”刻刀先左后右;刻“撇”先用顺刀,再用逆行晕刀;“提捺”同样先右后左,先上后下。

紫砂陶刻艺术的技法主要可分为印刻(双刀正入法)和空刻(单刀侧入法)二种。此外还有涩刀、迟刀、留刀、轻刀、切刀、舞刀等多种金石用刀方法,各尽其妙。印刻,也可称为摹刻,即双刀正入法。是先将诗词书画打成底稿,誉印或摹画到壶坯表面,再运刀依样雕刻,并保留笔势原貌,每刻一笔施以两刀,把中间剩余的部分用刀口刮平,使其凹面平光,故而也称为“刻底子”或“清刻”。采用的手法有“平底刻”、“圆底刻”、“凹底刻”、“角底刻”、“琢砂底刻”、“阳刻”、“阴刻”等,关键是陶刻字体图案的艺术效果。底面的处理用碑林石刻法处理,以表现不同书写法刻底,恰到好处地表现各种书法绘画的韵味和特色。双刀法具有端庄厚重的气息,同时转折处剁成圆笔,给人一种朴实大方的感觉。空刻,即单刀侧入法。是指不借用画稿,在确定大体轮廓安排后,徒手在壶坯体上直接用刀镌刻,这要具备相当的书法功底和操刀技巧,强调用刀起头落笔,并适当做相应的改刀。单刀法以刻刀的中侧锋斜力表现,具有运刀柔软而又富有弹性的特点,因而字迹流畅,且线条皆自然而有变化,能刻出干净利落的痛快效果,但要注意行刀的沉浮利钝、深浅宽窄,刀势的气脉连贯,以显示出迹外传神的韵致。用刀必须胸有成竹、自由驰骋、潇洒灵动,犹如天马行空,刀法多变,可轻可重、或虚或实、可粗可细、或刮或划,粗犷豪放、恣肆劲力、耐人寻味,这样才能反映出紫砂陶刻的艺术特点。而单刀侧入法则是吸取印款“冲刀法”,通过刀来表现形象线条,充分发挥各种运刀的作用,特别讲究用刀的金石、绘画、篆刻诸艺术融于一体,神韵怡然,彰显笔墨艺术与工艺技巧高度结合的高雅风貌,形成了具有民族工艺特色的艺术。

紫砂陶刻是刀和心的艺术。陶刻艺术家的每一件作品必须出自于情,作用于刀,只有这样才能使陶刻作品畅达圆融,留下美的心迹。这种高级的精神活动要求艺术家必须走过一个从自省到自创的过程。下刀时意在刀先,要有全局观念,要注意笔画的起落和收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拢。欣赏一件紫砂作品,人们往往强调刀功。用刀是一个极其复杂微妙的过程,它所表现出来的笔画,其所蕴含的艺术语言是极为丰富的,或沉重、痛快、爽朗,或古朴、典雅、清逸。一刀下去,要有内涵,要流露出用刀者心灵最敏感的觉察和感悟,随字赋形,一任自然,不求态而众态兼备,不求美而无美不具,从刀法中见神韵,让人从刀法、线条中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

紫砂的陶刻艺术,反映了作者的创作理念,进一步丰富了艺术空间,也强化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壶随字贵,字以壶传”,用刀是否准确、讲究和得法,直接决定了陶刻装饰的成败。一把茗壶配上得体的陶刻书画装饰,便成为好的艺术作品。闲暇之余,沏上香茗,让人在品茗赏壶之时,同时能体会铭文刻画的意境,也就能理解文人雅士对茶道的钟情、砂壶的珍爱以及陶刻艺术的赞颂。

猜你喜欢
单刀刀法紫砂陶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刀法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
单刀双掷开关在初中物理电学中的重要作用
每日挥刀五百下
用劲刻
正统意识与民间信仰对《单刀会》创作的双重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