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巴马老年人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2013-08-22 12:08黄倩倩黄永全罗兰英施礼威梁桂云农清清张志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年龄组巴马长寿

黄倩倩 覃 健 黄永全 罗兰英 施礼威 梁桂云 农清清 张志勇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广西巴马是世界著名的长寿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巴马百岁以上老人占全县总人口的比例30/105,是全国以县为单位百岁老人比例最高的县〔1〕。现有调查结果显示巴马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低。而血压、血脂以及空腹血糖水平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常见老年慢性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其发病及严重程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健康状况。为了解广西巴马地区老年人血压、血糖、血脂水平,于2011年5月16~21日随机抽取≥60岁的286例巴马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测量其血压、空腹血糖、血脂水平,并将结果与南丹组比较,分析环境背景相似的两地老人的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巴马县甲篆、西山、平洞、百林、局桑5个乡镇老年人286人,其中男104人、女182,年龄60~106〔平均(83.10±12.13)〕岁,并根据其年龄分为四组:60~69岁组,70~79岁组,80~89岁组,≥90岁组。另随机抽取广西南丹县≥40中老年人201例作对照组,其中男83人、女117人,年龄40~83〔平均(54.75±11.16)〕岁。

1.2 测量方法 测量血压前让调查对象静坐10 min,并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测量。另空腹状态下抽取其外周静脉血3 ml,用于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1.3 评价方法 按1978年WHO标准: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为高血压。血浆葡萄糖测定:FPG>6.1mmol/L为异常。血浆脂质水平测定:TC>5.20 mmoL/L为异常,TG>1.88 mmol/L为异常,HDL<1.00 mmol/L为异常,LDL>3.36 mmoL/L为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统计软件,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方差齐性检验,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用q检验法;率的比较用χ2检验;需排除协变量影响的采用协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巴马组血糖、血脂水平的性别差异 结果显示巴马老年人群血清FPG、TC、LDL-C水平存在性别上差异,男性血清FPG水平显著高于女性(P<0.05),而TC、LDL-C水平显著低于女性(P<0.01);两性别间血清TG、HDL-C水平未见显著性差异(P >0.05),见表1。

表1 巴马老年人血糖、血脂水平比较(x ± s,mmol/L)

2.2 巴马各年龄组血糖、血脂水平差异 巴马老年人群各年龄组间血清TG水平总的来说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各年龄组TG水平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70~组TG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年龄组(P<0.05)。各年龄组血清FPG、TC、HDLC、LDL-C水平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巴马老年人群各年龄组间血糖、血脂水平(x ± s,mmol/L)

2.3 巴马与南丹组血糖、血脂比较 巴马老年人群FPG、TG水平明显低于南丹人群(P<0.01),但HDL-C、LDL-C水平则显著高于南丹人群(P<0.01);两地区人群的TC水平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地区人群血糖、血脂水平比较(x ± s,mmol/L)

2.4 血糖、血脂异常状况 与南丹组相比,巴马高 FPG、高TG、低 HDL-C检出率较低,高 LDL-C检出率较高(P均 <0.05),见表4。

表4 巴马、南丹老年人血脂异常情况比较〔n(%)〕

2.5 血压状况 把年龄作为协变量后对巴马与南丹两组人群血压、P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地区人群间SBP、PP水平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但巴马地区DBP水平高于南丹地区(P<0.05)。此外,年龄对SBP、PP的影响也是显著的(P<0.05)。见表5。

表5 两地区人群血压、PP水平的比较(x ± s,mmHg)

3 讨论

长寿老人作为一个特殊老年群体,其存在可能与其特殊的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既往研究发现〔2〕巴马长寿老人肿瘤等慢性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低,遗传方面可能存在“长寿相关基因”。巴马地处山区,环境优雅,气候适宜,此外巴马人群膳食具有“粗、杂、素、淡、鲜”的特点,此类膳食具有低热量、低脂肪、低动物蛋白、低盐、低糖、高纤维素的特点。此调查结果显示巴马老年人FPG、TG水平较低,HDL较高;此外高FPG、高TG、低HDL检出率较低,这与目前有关巴马县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3~5〕基本相符。男性青春期、女子妊娠期与更年期的血脂水平改变明显受性激素影响,绝经后期妇女雌激素下降〔6,7〕,而FSH、LH 明显升高,TC、TG、LDL-C 升高〔8〕。此次调查资料显示巴马女性TC、LDL水平均高于男性。

TG及(或)LDL的升高是冠心病最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LDL有三个亚型,其中LDL-C3在血浆中停留时间长而不易从血液中清除,具有高度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但其分型比例受TG水平的控制。该调查发现巴马老年人LDL水平偏高,但该人群TG水平较低,对LDL其亚型的调节也许起到了积极的作用。Gordon等〔9〕提出HDL-C同冠心病发病率呈强负相关。此外巴马老年人HDL较高的水平可能与目前有关研究发现巴马老年人心脑血管事件患病率较低〔10〕有相关关系。

正常稳定的血糖有利于保护人体的器官功能,血糖增高会引起多器官并发症,影响器官功能,钟远等〔11〕研究认为由于慢性高血糖的毒性作用,葡萄糖转运因子(GLUT-1)表达减少,从而引起脑组织血流灌注减少、对葡萄糖的摄入降低,导致缺氧性脑损伤和脑能量不足,从而影响认知功能。高血脂、LDL、高血糖等心血管疾病和老年性疾病的危险因子,会增加此类疾病的发病危险度,会进而影响健康状况。巴马老年人血糖、血脂谱的这一特点与其饮食结构密切相关,可能是促成其健康长寿的原因之一。

超重与肥胖是高血压的首要危险因素,也是冠心病、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12〕,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逐渐升高,且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本次研究现场发现巴马老年人体型大多数属于消瘦或者正常体重型。他们饮食清淡,生活规律,且经常都坚持体力活动,此外该地区还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些有利因素的综合作用都能减缓高血压的病理进展,推迟了高血压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DBP的下降和SBP的升高,导致PP增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P是一项比SBP和DBP更为重要的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与死亡危险因子。老年人血管弹性降低,脉压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血管的硬化程度。此次调查巴马老年人相对南丹中老年人DBP稍高,但其平均水平仍处于正常范围,而其PP水平与南丹组未见差异。巴马老年人脉压维持一个较稳定的水平可能对其心血管疾病患病概率低有很好的贡献,从而促其健康长寿。

1 樊新民.中国长寿人口分布研究〔J〕.人口学刊,2006;(3):19-23.

2 胡才友,杨 泽,郑陈光,等.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ApoE基因多态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6):383-6.

3 梁积英,胡才友,吕泽平,等.巴马地区长寿老人心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子的调查研究〔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8;13(5):349-52.

4 李江丽,刘积平,黄 芳,等.巴马县老年人与百色市老年人血脂、血糖、血压及纯音听阈的比较〔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2):131-3.

5 周博锋.198例广西巴马长寿老人血液生化指标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分析〔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2):41-2.

6 王 抒,李健斋.老年人血脂代谢异常〔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22(6):330-1.

7 周 俊,拓西平,崔若兰.血脂异常的研究现状和治疗进展〔J〕.上海医学,2001;24(5):316-9.

8 任 玲,朱 兰,王长捷.健康老年人血脂与年龄、性别的关系〔J〕.现代预防医学,2003;30(4):532-3.

9 Gordon T,Castelli WP,Hjortland MC,et al.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as a protective factor against coronary heart disease.The Framingham Study〔J〕.Am J Med,1977;62(5):707-14.

10 胡才友,梁积英,吕泽平,等.巴马地区长寿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9;29(6):516-8.

11 钟 远,贾伟平.中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19(8):581-3.

12 陈小玲.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脉压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J〕.高血压杂志,2005;13(9):580-1.

猜你喜欢
年龄组巴马长寿
阅读使人更长寿
长寿还是短命
植物蛋白有助于长寿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世界最长寿的人
鄂尔多斯地区2005-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年龄性别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在不同怀孕年龄组中头3个月的唐氏综合征联合检验效能:筛查方针调整吗?
2005年与2010年黑龙江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