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七氟醚吸入用于新生儿麻醉诱导的临床观察

2013-08-28 04:27王倩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4期
关键词:七氟醚高浓度插管

王倩琳

本文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之间收录的70例新生儿腹部手术患者给予高浓度七氟醚吸入麻醉,并且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具体的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之间收录的70例新生儿腹部手术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患儿,男20例,女15例,年龄14~28 d,平均年龄为(20.1±2.4)d,体重为2.3~4.6 kg,平均体重(3.2±0.6)kg。ASA分级:Ⅱ级患儿18例,Ⅲ级患儿17例。对照组35例患儿,男19例,女16例,患儿的年龄12~28 d,平均年龄为(20.7±2.2)d,体重为2.2~4.8 kg,平均体重(3.4±0.5)kg。ASA分级:Ⅱ级患儿19例,Ⅲ级患儿16例。两组的患儿基本资料和ASA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的患儿均在术前30 min进行肌内注射0.01 mg/kg东莨若碱,并密切的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同时给予5.0%的葡萄糖+5~20 mL/(kg·h)的乳酸林格液(1:1)[1]。观察组的患儿在开始诱导前吸氧去氮处理,然后给予8.0%的七氟醚吸入,避过在患儿进入麻醉后,并辅助其通气,同时进行有效的调整吸入七氟醚的浓度,将其维持在5.0%,而氧流量控制在2L/min,并静脉注射0.1 mg/kg进行诱导维持。并在患儿手术后停止[2];而对照组患儿在诱导前给予0.5%的七氟醚吸入,并依据患儿每呼吸3次进行增加1.0%,直到控制在5.0%。而氧流量控制在2L/min,并静脉注射0.1 mg/kg进行诱导维持,并在患儿手术后停止吸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患儿在麻醉前、插管后和麻醉期间以及拔管前与拔管后的SBP、DBP及HR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患儿疼痛消失的时间和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与插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3]。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8.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s)表示,并采取t进行检验,而组间的数据比较采取χ2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与心率比较 两组患儿在麻醉前,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儿在插管后和麻醉期间以及拔管前与拔管后的SBP、DBP及HR变化明显的轻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患儿各个观察点的SBP、DBP及HR变化(±s)

表1 两组的患儿各个观察点的SBP、DBP及HR变化(±s)

指标 DBP(mm Hg)SBP(mm Hg)HR(次/min)观察组(35例) 对照组(35例) 观察组(35例) 对照组(35例) 观察组(35例) 对照组(35例)±9.8 99.7±9.7插管后 60.8±6.7 66.7±6.8* 97.6±7.6 121.5±9.3* 104.7±9.7 94.7±9.7*麻醉期间 58.8±6.8 64.6±7.6* 97.5±6.9 105.3±9.1* 93.1±9.2 110.5±14.1*拔管前 62.3±6.0 72.5±7.6* 104.3±8.6 120.1±9.9* 97.6±8.8 120.6±15.6*拔管后 61.2±6.8 72.2±5.8* 102.3±7.8 121.7±9.9* 98.2±7.8 123.7±14.6麻醉前 61.2±7.3 62.4±7.0 110.8±8.5 109.8±8.8 101.4*

2.2 术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患儿疼痛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插管时间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术后观察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术后观察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疼痛消失时间(s) 睫毛反射消失时间(s) 插管时间(s)对照组<0.05 <0.05 <0.05 35 220.6±22.8 165.7±12.6 277.7±21.3观察组 35 133.4±13.5 47.8±8.9 170.8±22.4 t值 - 23.4588 25.7082 34.1278 P值-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在整个麻醉中未出现任何的不良反应,而对照组2例误吸和5例明显体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两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七氟醚是临床中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药物,该麻醉药物具有效果显著,深度可控,起效与恢复较快等优点,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通过本次的研究分析,临床上采取高浓度七氟醚吸入诱导对新生儿的影响较小,效果显著。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的患儿在插管后和麻醉期间以及拔管前与拔管后的SBP、DBP及HR变化明显的小于对照组的情况,由此说明,高浓度七氟醚诱导对患儿的血压和心率影响不大,能够有效维持稳定。另外,观察组的患儿疼痛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插管时间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情况。由此说明,高浓度麻醉诱导能够有效的缩短诱导的时间,便于整个麻醉的管理,同时,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4]。

总之,高浓度七氟醚吸入诱导在新生儿手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中应用。

[1]尹述洲,余奇劲,黄维勤,等.高浓度七氟醚吸入在婴幼儿先天性非发绀型心脏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医药导报,2007,25(12):855-857.

[2]贾英萍.高浓度七氟醚吸入用于新生儿麻醉诱导的临床观察.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10,05(03):577-578.

[3]徐守昱.小儿吸入高浓度七氟醚诱导麻醉的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08,22(16):566-568.

[4]吴震,孔明健,乐伟,等.七氟醚在小儿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江苏医药,2009,15(10):64-65.

猜你喜欢
七氟醚高浓度插管
细粒级尾砂高浓度胶结充填试验研究与工业应用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高浓度农药废水的治理方法
铁炭微电解预处理高浓度酵母废水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