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临床效果分析

2013-08-28 04:27徐艳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4期
关键词:抑酸食管炎流性

徐艳花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disease,GERD)是指过多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烧心、反流和吞咽困难等症状[1]。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只有当反流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才被称为GERD,是多种因素促成的消化道功能障碍性疾病,其患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第一位,并且虽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的概率就越大[2]。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抑酸及促进胃排空,然而本病病程长,且停药后复发率高。我院近2年来采用莫沙比利联合奥美拉唑,同时口服中药汤剂治疗CERD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医院治疗的15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均符合GERD诊断标准,其中男88例,女68例;年龄21~73岁。156例患者均有典型的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恶心和上腹痛等症状,常规心电图、血电解质和肾功能检查以排除消化性溃疡患者、胃肠道手术患者、心绞痛患者,且近期未服用抑酸制剂及胃动力药,对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不过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病患在治疗期间均戒烟酒,不可暴饮暴食以及食用生冷酸辣物质。对照组采用口服奥美拉唑2次/d,20 mg/次,香砂养胃丸8丸/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口服3次/d,5 mg/次。治疗8周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再用同一胃镜医师作胃镜复查,采用询问结合体格检查的方法观察记录。

1.3 疗效评价痊愈 全部临床症状消失,内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病变消失已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反流、烧心、胸痛、吞咽困难等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表现基本消失,生活工作恢复正常,内镜检查发现病变显著改善;有效:上述症状减轻,偶有反复,但能耐受,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内镜检查发现病变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不能耐受,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内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病变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文中统计及检测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5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u检验,计数资料用例(n)、率(%)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78例患者中总有效75例(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58例(总有效率74.36%),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3 讨论

GERD是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反酸症状或组织损害,诊断主要依椐典型症状、24 h食管pH监测及内镜检查。GERD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增强的结果,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抗反流屏障功能减低,主要是胃、十二指肠排空延迟(或障碍)所致胃底膨胀或胃扩张,通过迷走神经介导的非胆碱能神经抑制反射而诱发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频发和持续较长时间的短暂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是RE发生的主要机制[3]。②食管清除能力降低,食管存在对反流物的清除与中和机制,主要通过食管的蠕动、唾液的中和以及食管黏膜的上皮前因素、上皮因素、上皮后因素等,共同完成对反流的清除功能。③食管黏膜的屏障功能破坏,其损害因素主要是胃酸和胃蛋白酶,其次是十二指肠液、胆汁和胰液。反流物中对食管黏膜损害最强的是胃酸和胃蛋白酶,因此,抑酸、保护并修复黏膜、促动力药应用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关键。

相关研究认为胃食管反流病除一般治疗外,药物治疗中以质子泵抑制剂结合促动力药治疗疗效较为明显,在抑酸剂中,质子泵抑制剂抑酸作用较 H2受体拮抗剂更强大、持久[4]。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对胃壁细胞泌酸小管中的H+-K+-ATP酶具有直接抑制作用,而本酶是酸分泌的最后共同通路,并且由于本酶的半衰期长,约30~48 h,其抑酸作用可持续18~24 h以上,应用该药食管pH测定显示酸反流几乎完全停止,从而使得胃、食管免受胃酸损害,保护胃食管表面细胞,促进其愈合。目前关于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学研究也表明,GERD也是一种动力障碍性疾病,也存在明显食管胃运动功能的异常。单纯抑酸不能改善食管与胃的动力,不能从根本上阻止反流,此外强力抑酸还可延缓胃的排空。莫沙比利是一种具有苯甲酰胺结构的促胃肠动力药物,通过作用于分布全胃肠道肌间神经丛的5-HT受体,主要是对5-HT3受体的拮抗及对5-HT4受体的激动产生间接胆碱能样作用,刺激乙酰胆碱释放,增强食道蠕动和下食道括约肌张力,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道,并改善食道的清除率,增加胃和十二指肠收缩性与胃窦-十二指肠的协调性,减少十二指肠-胃反流,还可直接刺激肠肌神经丛,增加乙酰胆碱释放,增强食管收缩振幅,促进胃排空,从而减轻胃食管反流,但不影响胃酸分泌。

祖国医学中把GERD归属于“吐酸”、“噎证”、“胸痹”的范畴。其病位在食道,与脾胃肝相关,其发病机制为饮食不节、情志不畅,久病体虚等因素而引起脾胃气机失调,胃失和降而致[5]。香砂养胃丸主要成分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制)、香附(醋制)、枳实(炒)、豆蔻(去壳)、厚朴(姜制)、广藿香、甘草、生姜、大枣。温中和胃,主要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本研究应用莫沙比利联合奥美拉唑,同时服用香砂养胃丸治疗GERD效果较好,在抑酸结合促胃动力药同时加上中药调理,明显提高了GERD疗效。

[1]黄宝根.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临床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0):62-62.

[2]陈雄捷,容健伟.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76-77.

[3]邢燕丽.综合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90例疗效观察.中国卫生产业,2010,8(5):52.

[4]任永会.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5例临床分析.中国医院指南,2012,10(12):197-198.

[5]王吉耀.内科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20-424.

猜你喜欢
抑酸食管炎流性
“拉唑”和“替丁”,治疗胃酸哪家强
妊娠期使用抑酸药物与儿童哮喘相关性的Meta分析〔1〕
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抑酸治疗对声带白斑术后相关症状的影响分析
使用抑酸药物增加医院感染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
体质指数与反流性食管炎之间关系的研究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