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素结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2013-08-28 04:27鲁占彪王美梅陈丽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4期
关键词:黄连素三联螺杆菌

鲁占彪 王美梅 陈丽梅

研究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及慢性活动性胃炎的最重要的因素[1],因此有效根除Hp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观察比较了黄连素联合三联疗法与单纯三联疗法对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寻找理想的Hp根除方案,指导临床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前7 d内经胃镜胃黏膜活检证实有Hp感染,活检胃黏膜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检查均阳性者;入选前15 d内未服过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及抗生素;无严重的心、肝、肺、肾疾病者及孕妇,检测血谷丙转氨酶、肌酐、尿素氮、尿常规均正常;无药物过敏史;愿意接受随机治疗和随访;符合条件入选患者共162例,男90例,女72例;年龄18~70岁,平均(40.87±14.64)岁。根据是否应用黄连素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84例,对照组78例,2组间性别、年龄、疾病分布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给药方法 对照组给予MaastrichtⅢ共识推荐的根治Hp标准三联疗法,即雷贝拉唑(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次/d,10 mg/次,疗程1周,均餐前口服;阿莫西林(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次/d,1000 mg/次,克拉霉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次/d,500 mg/次,观察组除给予上述三联疗法外,加用复方黄连素片(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次/d,4片/次,疗程1周,餐后口服。治疗前记录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治疗后定期随访,直至停药后1月,记录患者症状的变化以及有无药物的不良反应,服药后1周复查肝肾功能。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Hp检查消化性溃疡停药4周后经胃镜取胃黏膜作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组织学检查(WS染色或Giemsa染色),两项均为阳性者诊断为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停药4周后作13碳尿素呼气试验(13CUBT),阴性者为Hp根除。

1.3.1 溃疡愈合评价 愈合:溃疡病灶消失或仅留瘢痕;好转:溃疡缩小>50%;无效:溃疡缩小<50%。

1.3.2 胃肠道症状评价 症状程度分为无症状;轻度:感觉有症状,但可耐受;中度:明显不适,干扰正常生活;重度:不能从事正常活动。

1.3.3 症状频度分为 偶发:每次持续数分钟即缓解,不是每天都有不适;常发:每天、都会发作。每次发作数分钟缓解;频发:每日反复发作数次,每次持续数小时。

1.3.4 药物不良反应服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按有关、可能有关、无关、可能无关及无法评定五个等级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Hp根除率为89.29%,与对照组71.7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92 P<0.05)。观察组患者PU愈合45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96.36%(53/55),对照组痊愈33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93.33%(42/4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6,P>0.05)。本次治疗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主要有味觉异常、呕吐、恶心、腹泻、腹胀、纳差等。对照组59例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64%,观察组47例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4.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不良反应

3 讨论

根除Hp可改善胃炎的症状,明显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防止癌变。研究已证实Hp对抗生素耐药是导致Hp根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抗Hp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大量联合应用可破坏肠道正常微生态平衡,出现一系列消化道症状,还可引起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甚至发生伪膜性肠炎[2]。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则会使胃酸度降低,致病菌易于在上消化道繁殖,肠道正常菌群进一步破坏。另外,长期服用铋剂会在体内蓄积,引发相关毒性。因而,抗Hp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易使患者抵触,是Hp根除治疗失败的另一主要原因。研究显示,黄连可能的作用机制有:抑制Hp;调节细胞内游离钙水平,起到黏膜保护作用[3];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参与调节细胞因子,起到抗黏膜炎症作用;抗脂质过氧化、阻遏自由基产生和清除自由基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黄连素结合三联疗法根除Hp感染具有根除率高、副作用少且价格较低廉,耐受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普遍推广使用。

[1]朱振华.幽门螺杆菌耐药的研究进展.江西医药,2007,42(4):359-361.

[2]陈云华,汪春莲,谢云.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及益生菌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25):2690-2697.

[3]王绪霖,缴稳玲,吕宗舜,等.抑制幽门螺杆菌中药的初步筛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9):534-536.

猜你喜欢
黄连素三联螺杆菌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陈旧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伴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黄连素非中药 儿童应慎用
一药多用黄连素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