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在中虚气逆证胃食管反流病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2013-09-10 07:13元国芬邱菊萍温岭市中医院浙江温岭317500
江苏中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计分情志反流

元国芬 邱菊萍 江 君(温岭市中医院,浙江温岭317500)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烧心、胸痛、反酸等症状及并发症的一种疾病,是临床消化科的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久治难愈,容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在应用专科诊疗方案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护理干预GERD患者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0例GERD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8~54岁,平均年龄(41.8±12.7)岁;病程4.00~14.20月,平均病程(7.95±4.22)月。对照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29~56岁,平均年龄(42.2±11.3)岁;病程3.50~13.50月,平均病程(8.20±4.18)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1]中GERD的诊断标准制定,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2]中相关标准,辨证属中虚气逆证,临床表现有:反酸,反胃,嗳气,胃脘痞胀,食欲不振,神疲乏力,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中虚气逆证型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症状总积分≥12分,并知情同意的患者,纳入临床试验。

1.4 排除标准

合并消化性溃疡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及可致胃肠道症状的其他全身性疾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严重心功能障碍者;精神病患者;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2 护理干预方法

2.1 对照组

按消化内科GERD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中医辨证护理干预。护理遵循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的原则。(1)情志调摄: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物质利益的严重分化等,皆可使人的情志变化超越正常限度。国内外研究表明,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社会、心理因素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起关键作用[3]。患者往往表现为情志抑郁、烦躁不安、多愁善感、患得患失,护士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用劝说开导、以情胜情的五情相胜法实施情志护理,耐心劝慰患者,勿急勿躁。教会患者情绪不稳、焦虑郁怒时,按揉合谷穴、太冲穴、膻中穴、百会穴、太阳穴,同时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引导家属积极配合、参与,给患者营造一个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养生观。(2)饮食调护:注重培补元气、补气健脾。指导患者日常注意摄取以下食物:青鱼、鲫鱼、鸡蛋、瘦肉、虾、蘑菇、大枣、扁豆、莲子苡仁粥等,药膳可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煲瘦肉,山药炖排骨等,食物宜软而烂。多采用煮、炖、熬、蒸等方法烹调,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不食隔夜食物,进食八分饱。忌食山楂、荷叶、橙子、菊花、绿茶和生冷辛辣油腻之物,避免酒、烟、咖啡等刺激性食物。(3)耳穴埋豆:为激发患者兴趣,每人配用一个规格13cm的耳穴模型。予以耳穴压豆治疗,取肝、胃、贲门、神门、交感穴。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 3~5次,每次按压3~5min,至耳廓灼热为度。5d后换药1次,双耳交替使用。(4)养生起居干预:指导患者顺应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规律,起居有常,房事有节,每餐后散步或采取直立位,睡前不进食。利用晨晚间护理督促患者自行点按中脘、关元、足三里(双侧),每穴每次按摩36次。每日下午在医院后花园练习宁神调息养生术,每次40min。

2组患者均按脾胃病重点专科诊疗方案进行治疗8周。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指标

治疗前后均填写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症状评分标准:(1)按发作频率计分:按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和反食4种症状统计,无症状为0分,症状出现频度分为<1d/周、1d/周、2~3d/周、4~5d/周以及6~7d/周5个级别,分别记为1、2、3、4、5分。(2)按症状程度计分:统计上述4种症状,症状不明显,在调查者提醒下发现为1分;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偶尔服药为3分;症状非常明显,影响日常生活,需长期服药治疗为5分。症状介于1分和3分之间为2分,介于3分和5分之间为4分。(3)发作频率计分和症状程度计分两者相加。每种症状积分为每种症状发作频率计分+每种症状程度计分,每种症状积分最高为10分;每个患者症状总积分:为上述4种症状计分相加的分数,症状总积分最高为40分。

3.2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前后分值差/治疗前分值≥2/3;有效:1/3≤治疗前后分值差/治疗前分值<2/3;无效:治疗前后分值差/治疗前分值<1/3[4]。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3.4.1 2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s) 分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s)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60 23.93±2.102.88±0.76*对照组 4.37±0.91*60 23.53±2.05

3.4.2 2组总体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 例

3.4.3 2组复发情况比较 2组显效及有效患者中除观察组有4例,对照组有2例继续治疗外,其余于停药24周后,观察2组复发情况,见表3。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停药24周后复发情况比较 例

4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病还是一种心身疾病,严重影响了现代人的生活质量[5],成为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病因为饮食失调、寒邪犯胃、情志内伤、脾胃虚弱等,病机的关键为胃气上逆。本研究患者脾胃虚弱、胃气上逆为主要病理环节,脾胃虚弱是发病之本,胃气上逆是基本病机。表2显示,观察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表明中医辨证护理较之常规护理配合专科诊疗方案治疗GERD有较明显的优势。中医学对情志致病的认识非常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情志不遂导致肝失调达,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升降失常,日久脾胃虚弱,气血精津生成不足,气机郁结不行,从而扰乱脏腑组织机能。平素或郁闷时按揉合谷穴、太冲穴、膻中穴、百会穴、太阳穴以调和心神,放松身心。太冲为肝经原穴,主肝经总体气血,按压之可疏解心胸不适;合谷为大肠经原穴,有疏肝理气、补气固脱、益气回阳之功效。合谷、太冲相配伍,一气一血、一阳一阴、一升一降,相互为用。饮食不节也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孙思邈曾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见于上述之理,根据“食药同源”和“食药同治”的理论进行食疗,指导患者日常摄取益气补虚、健脾养胃之食物。同时辅以耳穴埋豆按压,耳穴与神经、体液、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均有相应的联系,刺激相应耳穴能调整机体的脾胃功能,达到升清降浊健脾之功效。配合练习宁神调息养生术,宁神调息养生术是胡晓飞教授在中国传统养生术的宁神、调息、采气、行气等理论与方法基础上创编而成的,以意念活动、呼吸练习和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练习过程中的自我调控可诱导情绪的改善,使生理状态得到调整,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得以解除,宁神调息养生术也能改善胃食管连部的抗胃食管反流屏障作用,并能改善食管远端清除功能,从而发挥治疗作用;指导患者早晚按摩中脘、关元、足三里穴,临床研究表明能明显改善气虚体质[6],且操作简单、取穴方便,易于被患者接受,按摩日久患者中虚体质改善显著。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表3显示,2组停药24周后复发情况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观察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这可能与患者接受8周中医护理干预后形成养生习惯,出院后仍坚持长期按摩中脘、关元、足三里穴位及锻炼宁神调息养生术有关。综上可知,在脾胃病专科诊疗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情志、饮食、起居、调息养生、按摩等方面的中医辨证护理干预,改变了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改善了患者的中虚体质,脾胃的升降功能得以恢复正常,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1] 袁耀宗.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中华内科杂志,

2007,46(2):170

[2]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74

[3] 孙红梅,王颖,袁淑青.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5):429

[4] 郑昱,谢建群,薛筠,等.三子养亲汤加味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30例疗效观察.辽宁中医杂志,2007,34(7):913

[5] 陈贞羽.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研究进展.江苏中医药,2009,41(11):76

[6] 周俊亮,潘奔前,刘友章.穴位按摩改善气虚体质的临床研究.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2):130

猜你喜欢
计分情志反流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带定性判断的计分投票制及其公理刻画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高级教师评审倾力一线教师
基于单片机的中国式摔跤比赛计分器开发设计
计分考核表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