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清毒丸”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5例临床研究

2013-09-10 03:22王小红李文静
江苏中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败酱草比夫养肝

陈 静 王小红 李文静

(迁安市中医医院,河北迁安064400)

近年来,我们采用养肝清毒丸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1)血清 HBsAg阳性;(2)血清 HBV-DNA 阳性;(3)血清抗HBc-IgM阳性。具有以上任何一项指标阳性,且病程超过半年者可诊断。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胁痛辨证分型原则属于肝肾阴虚者:证见肋痛隐隐,形体消瘦,口干咽燥,易怒,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两目干涩,食少神疲,舌红少苔,脉细数。

1.2 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及严重并发症;其他非病毒性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病等;近6个月接受抗病毒、微循环改善剂、免疫调节剂治疗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目前有明显的非本病之临床症状和体征而影响病名确定者;因精神、语言等因素而影响资料收集者。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门诊或住院患者;不具备排除标准中任一项者;能配合医生调研者。

1.4 一般资料

将纳入的2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5例。治疗组男79例,女26例;年龄16~55岁,平均年龄30.5岁。对照组男75例,女30例;年龄18~53岁,平均年龄32.5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口服中药丸剂养肝清毒丸(本院制剂,冀药制字z20051645,由地黄、北沙参、五味子、枸杞子、女贞子、川楝子、连翘、败酱草组成,剂量比为5∶4.5∶4.75∶4∶1.5∶2∶1.5∶0.25),3g/d, 分 3 次服用,同时口服替比夫定(素比伏,北京诺华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28)600mg/次,1 次/d。

2.2 对照组

服用替比夫定片(同治疗组)600mg/次,1次/d。

2组疗程均为48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项目

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治疗前后进行乙肝病毒指标(HBsAg、HBeAg、HBVDNA)及血清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检测。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3.3 治疗结果

3.3.1 症状改善情况 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比较

3.3.2 肝功能改善情况 见表2。2组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较前明显好转,且治疗组肝功能指标好转更为显著。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3.3 血清病毒学指标变化情况 见表3。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乙肝标志物变化情况(复常数/总例数) 例(%)

4 讨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发病率高,病程长,难治愈,易反复的常见病。本病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及其并发症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3]。替比夫定可迅速有效降低血清HBV-DNA水平,同时对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及生活质量有改善,但其不能清除肝细胞HBV的共价闭环DNA(即cccDNA),故应长期用药,又有持续应答率不满意、耐药突变和停药后复发等问题。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中医学将其归属于“黄疸”“胁痛”“癥积”等范畴,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肝、脾、肾亏虚为本,气滞、湿浊、瘀血为标。故治宜益气养阴、活血理气、清热利湿。养肝清毒丸方中以地黄为主,滋阴养血以补肝肾;辅以北沙参、五味子、女贞子、枸杞子益阴柔肝,合主药以滋阴养血生津;更配以少量川楝子、连翘、败酱草,性虽苦燥,但配以大量甘寒养阴药,为佐使药,川楝子能疏泄肝气,而连翘、败酱草有清余邪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地黄、连翘、枸杞子、五味子、败酱草均有保肝降酶,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女贞子、北沙参能升高外周血白细胞,增强体液免疫。诸药合用,使肝阴得养,肝气条达,祛邪而不伤正。扶正与祛邪兼顾,抑制乙肝病毒与调节机体免疫并重,与替比夫定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3

[3] Lai CL, Lim SG, Brown NA, et al.A dose-finding study of once-daily oral telbivudine in HBeAg-positiv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Hepatology,2004,40(3):719

猜你喜欢
败酱草比夫养肝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认知语用分析
——以《推销员之死》对话选段为例
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对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基于数据挖掘含败酱草中成药组方规律研究
治疗热毒疮痈的良药——败酱草
地五养肝胶囊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斑马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地五养肝胶囊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7种成分测定
春季养肝好时节
白花败酱草总皂苷提取纯化工艺的优化
每天嘘一嘘轻松保护肝
败酱草治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