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以下年轻乳腺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析及预后

2013-09-14 08:47张卓昵陈文林刘德权程思俊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浸润性内分泌体重

张卓昵 陈文林 刘德权 程思俊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乳腺科,云南昆明 650118

乳腺癌是乳腺组织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其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它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有关,以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年轻患者仅占乳腺癌患者的小部分,但是有关这一群体的研究资料非常少,大多数为小样本研究,而且对于年轻的定义存在分歧,不同的作者把30、35、40、45岁甚至50岁定义为年轻[1]。本文研究的是30周岁以下的年轻乳腺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云南省肿瘤医院2005年6月~2010年6月30周岁以下,病理确诊并采用常规免疫组化法检测的女性乳腺癌患者64例。分析其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免疫组化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并随访 2 年,观察其预后。

1.2 病例特征

患者均为确诊乳腺癌且年龄为30周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平均年龄28.2岁,平均身高1.58 m,平均体重54.4 kg,平均体重指数21.66 kg/m2。

表1 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n=64)

1.3 免疫组化判定标准

阳性结果呈棕黄色或棕褐色,C-erbB-2 蛋白阳性物质主要定位于细胞膜,ER、PR 阳性物质主要定位于细胞核,根据切片中阳性细胞的比例将其分为[2]:阳性细胞数<5%为阴性(-),阳性细胞数 6%~25%为阳性(+),阳性细胞数 26%~75%为(++),阳性细胞数>75%为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应用多元相关分析及生存分析计算指标间相关系数以及预后。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组织类型结果

64例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53例,占82.8%;导管内癌5例,占7.81%;黏液腺癌2例,占3.12%;大汗腺癌2例,占3.12%;导管内乳头状癌1例,占1.56%;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例,占1.56%。

2.2 淋巴结转移数结果

64例患者中无淋巴结转移33例,占51.6%;1~3个淋巴结转移 16例,占 25%;4~9个淋巴结转移 7例,占10.9%;10个以上淋巴结转移8例,占12.5%

2.3 ER 结果

64例患者中ER表达+15例,占23.4%;表达++13例,占20.3%;表达+++8例,占12.5%;表达-28例,占43.8%。

2.4 PR 结果

64例患者中PR表达+24例,占37.5%;表达++6例,占9.4%;表达+++6例,占9.4%;表达-28例,占43.8%。

2.5 C-erbB-2 结果

64例患者中,C-erbB-2表达+25例,占39.1%;表达++26例,占 40.6%;表达+++4例,占 6.3%;表达-9例,占14.1%。

2.6 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发病年龄与ER、PR、C-erbB-2、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ER 与身高有负相关性(P<0.05);淋巴结转移数与ER 及C-erbB-2 正相关,与体重负相关(均P<0.05);ER、PR、C-erbB-2 互为正相关性(均 P<0.05)。见表1。

2.7 生存曲线结果

随访2年,64例患者均存活。其中,4例复发及重要器官发生转移。

图1 生存分析曲线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包括:非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癌;浸润性特殊癌;浸润性非特殊癌,其中以浸润性导管癌最为常见。ER 即雌激素受体,PR 即孕激素受体。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内存在ER、PR。当细胞发生癌变时,ER 和PR 出现部分和全部缺失。如果细胞仍保留ER 和(或)PR,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仍然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如果ER 和(或)PR 缺失,则该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不再受内分泌的调控,称为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C-erbB-2:C-erbB-2定位于染色体17q21,编码分子量为185 Kda的跨膜蛋白,亦称HER2/neu 或p185,其结构类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erbB-2 过度表达与乳腺癌预后有关,即阳性者复发率高而生存期短。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可增高,其表达与乳腺癌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可能也就越差。体重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年轻乳腺癌患者与年老者相比其ER、PR 阳性表达率低,C-erbB-2 阳性表达率高,预后差[3]。国内资料表明,年轻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4.5%~18.9%,因此成为当前研究焦点[4-8]。本文研究显示年轻乳腺癌患者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在本文所研究的年龄、身高、体重、ER、PR、C-erbB-2、淋巴结转移数、体重指数之间是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本研究患者均为确诊年龄为30周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平均年龄28.2岁,平均身高1.58 m,平均体重54.4 kg,平均体重指数21.66 kg/m2。本文结果显示,患者ER 与身高负相关(P<0.05),可能是患者身高越高,雌激素平均作用于全身密度越稀疏,故ER 越少,具体可进行下一步研究探讨。本文显示淋巴结转移数与体重正相关(P<0.05),脂肪细胞中的芳香化酶能够让人体内的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肥胖者由于脂肪组织多,雌激素产生较多,雌激素是乳腺癌发病诱因,并且肥胖患者体内高胰岛素水平可直接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或间接通过刺激肿瘤血管生成加快肿瘤生长和转移[9],因此本文研究显示体重越重,转移数越多,也可能患者越肥胖,腋窝脂肪越多,不容易发现淋巴结转移,从而掩盖了病情。ER、PR、C-erbB-2 互呈相关性(P<0.05),淋巴结转移与ER、PR 正相关(P<0.05)。本文乳腺癌患者2年随访预后可与乳腺癌规范化治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随访时间尚短也与此相关,延长随访时间可进一步探讨年轻乳腺癌预后。

ER、PR、C-erbB-2是免疫组化常规检测的指标[10],作为临床具有指导内分泌治疗及判断预后的作用,本文三者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通过进一步检测HER-2[11-14],把乳腺癌分成 luminalA 型[ER(+)或 PR(+)且 HER-2(-)]、luminalB 型[ER(+)或 PR(+)且 HER-2(+)]、HER-2 过表达型[ER(-)、PR(-)且 HER-2(+)和 basal-like型[ER(-)、PR(-)且 HER-2(-)]。Luminal A 型:是乳腺癌最常见的分子亚型,预后最好,内分泌治疗效果最佳,常采用内分泌治疗(±化疗);Luminal B型:内分泌治疗仍有效,预后较好,Luminal B型乳腺癌由于HER2表达阳性,对他莫昔芬的反应性低于luminal A型,但改用其他作用机制的内分泌治疗仍有效,治疗常采用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Her-2过表达型:内分泌无效,化疗效果较好,并且是HER2 靶向治疗药赫塞汀治疗的适应病例,该型虽然对化疗较为敏感,临床预后较差,常采用化疗+靶向治疗;Basal-like型:内分泌无效,化疗效果好,预后最差,虽然对术前新辅助化疗敏感,病理缓解率高,但在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中,其预后仍最差。本文ER、PR、C-erbB-2 三者之间互呈正相关性(P<0.05),即三者同为阳性或同为阴性为多,即luminalB或basal-like型为多,可用于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本研究此也证明年轻乳腺癌预后相对较差。

综上所述,对于年轻乳腺癌因其生理特殊性影响其预后,需早发现早诊断、规范化治疗及定期复查随访。

[1]姚舒洋,徐兵河.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策略[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0,8(6):35-40.

[2]马力,刘月平,王小玲,等.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fascin的表达及预后意义[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9,16(5):365-367.

[3]呼群,张嘉玲,苏乌云,等.年轻与中老年女性乳腺癌病理特征对照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3):294-297.

[4]刘胜春,吴凯南.青年乳腺癌282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5,34(12):1789-1790.

[5]李勇生,杨文东,彭伟强,等.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5):464-465.

[6]陶苹,龙启明,胡锐,等.86例青年乳腺癌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8,29(4):399-401.

[7]孟洁,张瑾.年轻女性乳腺癌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06,33(22):1316-1320.

[8]王聆宇,汪静.年轻女性乳腺癌200例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8):8-11.

[9]高艳,曹水,任秀宝,等.肥胖对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影响[J].肿瘤,2010,30(11):960-964.

[10]陈应果,张俊,李起.ER、PR 和CerbB-2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190-192.

[11]Radovic S,Babic M,Doric M,et al.Correlation of the HER-2 protein expression and other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 of ductal infiltrative breast cancer[J].Bosn J Basic Med Sci,2005,5(1):3-7.

[12]Dowsett M,Procter M,McCaskill SW,et al.Disease-free survival according to degree of HER2 amplification for patients treated with 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or without 1 year of trastu-zumab:the HERA Tria[J].J Clin Oncol 2009,27(18):2962-2969.

[13]Harris L,Fritsche H,Mennel R,et al.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7 update of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tumor markers in breast cancer [J].J Clin Oncol,2007,25(33):5287-5312.

[14]Dent R,Trudeau M,Pritchard KI,et al.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clinical features and patterns of recurrence [J].Clin Cancer Res,2007,13(15):4429-4434.

猜你喜欢
浸润性内分泌体重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称体重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你的体重超标吗
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系
稳住内分泌
我为体重烦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