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导引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

2013-09-15 03:00刘涛张昊
世界中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腰痛腰部腰椎间盘

刘涛 张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20002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表现为腰腿痛及麻木、无力等症状的一种综合征。发病年龄在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占所有腰腿痛患者的35%[1]。其中大多数患者病程长,反复发作,从而局部导致肌肉萎缩,行走无力,腰腿部功能障碍,延缓了治愈过程。因此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同时探索一种既理想、又能使患者易于接受的功能导引锻炼同时配合积极科学的康复指导十分重要[2]。魏氏(指薪)伤科在伤科导引锻炼的应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腰部疾患中尤其多见,在临床上一直有着良好的效果。我们总结了2006-2011年瑞金医院伤科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住院患者,发现在一般保守治疗的同时配合导引锻炼及整体康复护理,极大的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腰腿运动能力和ADL(日常生活能力)。

1 临床资料

共收集病例189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所有病例均有腰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痛,直腿抬高试验均<60度。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排除结核及肿瘤等其他严重疾病。如同时伴有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严重疾患的,亦不收录。其中男性102例,女87例。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4岁。病程3周至4年不等。

189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采取一般保守治疗的对照组94例,同时采用导引锻炼和整体康复指导的治疗组95例。入院后患者均采用采用贺续珊改良的Fair-bankJC“腰痛病情评分表”进行功能评定[3]。即进行日常生活状况的功能评分。共分I-V级,I级功能减退最为严重。在治疗组中,V级5例,IV级28例,III级48例,II级13例,I级1例;对照组中,V级7例,IV级29例,III级45例,II级12例,I级1例。根据统计,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功能级别上无统计学意义。腰痛评分则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法[4]。2 组患者治疗前,在 VAS 评分上无统计学意义。

2 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取一般保守治疗(常规药物口服、中药熏蒸、牵引、理疗、手法治疗等)。住院天数均为1个疗程14 d。治疗组在治疗期间加用魏氏伤科导引锻炼[5]。

2.1 导引疗法要求 导引锻炼初始时会对患者进行示范、指导,使其掌握正确的方法。开始动作以前,一定要心平气和,呼吸自然。导引锻炼时,要求全身肌肉自然放松。导引的全过程中,每一个动作在衔接上必须很好地配合,有一定的快慢节奏。导引量的轻重次数因人而异。导引锻炼必须认真对待,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2.2 导引方法 和腰导引:患者站立,两足分开与肩等宽。两手撑腰,先使腰部由左向右顺时针转动,而后再逆时针方向转动。转动时躯干放松,不要屏气,幅度由小到大。一般每次左右各转动5~10次,每天2~3次。

转腰导引:站立位,双足分开与肩宽,两手撑腰。导引时,两下肢不动,头部及上身向左右旋转,幅度以两眼能看到右足跟为度。左右交替5~10次,每天2~3次。

挤压导引:双足分开与肩宽站立,双手下垂握拳。两腿缓缓下蹲,两手缓缓伸直抬起,与肩相平。上下同时开始,密切配合。在这个姿势固定不动,自然呼吸3~5次。徐徐站立,双手同时缓慢放下。每次3~5节,每天2~3次。

胯盆导引:患者侧卧,一侧的下肢向上尽量抬起,而后慢慢放下。一侧有病,锻炼一侧;两侧有病,两侧均须锻炼。每次5~10次,每天2~3次。

撑弓导引:患者仰卧位,两膝屈曲,足膝并拢。两肘关节附于床面,两手握拳。两足与两肘作为支点同时向下用力,腹、腰、臀部逐渐向上挺起,当腹部向上挺到一定的高度不能再挺时,再使腰臀部慢慢放下落于床面。一般以呼吸3次为起落。挺起放下为1节。每次4~6节,每天3~4次。

2.3 导引锻炼期康复指导 对于首次进行导引锻炼患者,我们以最简洁的语言、配以图片和影像详细说明锻炼的方法、所需体位、注意事项、锻炼后的反应和效果,必要时可让其先观摩其他患者的锻炼情况,相互交流经验。锻炼时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的不同而选择数量和时间,以平稳缓慢不产生激烈疼痛和过度疲劳为度。在患者导引锻炼时和锻炼后都要密切观察,询问患者反应,如患者有特殊不适,及时通知医师。在导引锻炼后,仍嘱患者多卧床休息。同时给其腰部垫枕维持其腰椎生理弧度。与患者要多沟通,随时掌握患者的锻炼情况。

2.4 出院健康指导 教会出院患者正确的活动姿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腰部要保暖避风寒;睡眠时腰部垫高予以保持腰曲,卧硬板床;避免腰部过度负重,杜绝无准备的弯腰、持重物、急转、猛蹲、骤起等动作,防止再次受伤;体力劳动者、长途旅行时应戴腰围以保护腰部;避免易引起复发的因素:如受凉、咳嗽、便秘等,从而有效地降低复发率,定期到医院复查。

2.5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以改良的Fair-bankJC“腰痛病情评分表”进行侧功能评定级数的变化来作为疗效标准。治疗后功能定级凡可达Ⅴ级者或进步2级以上为显效;功能进步1级为有效;没有进步为无效。显效:功能级别提高2级以上或原有的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有效:功能级别有所提高;无效:功能级别无变化。

同时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腰痛的评分变化。

2.6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资料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VAS评分比较 2组患者不同阶段V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2 组患者不同阶段VAS评分比较(s,分)

表12 组患者不同阶段VAS评分比较(s,分)

治疗组 对照组 P(组间)7.49±1.17 7.53±1.31 >0.05治疗后14d 2.93±1.29 4.65±2.01 <0.05 P(治疗前后)治疗前<0.01 <0.05 /

由表1可见,2组患者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2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明显的腰痛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而2组之间,治疗组腰痛改善方面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上也有显著性差异。

3.2 日常生活状况的功能评分比较 2组患者功能评估状况及疗效结果比较见表2。

表22 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2组患者经过1个疗程14 d的治疗,进行评估功能级别,2组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 <0.05。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同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与人的生活行为习惯有重要关系[7]。国内外在非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功能锻炼治疗和健康教育康复指导[8]。尤其是对于住院患者,功能导引锻炼和健康教育成为治疗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此,我们制订了详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计划,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指导。

导引疗法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躯体运动和呼吸运动相结合的一种保健和治病的外治法。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和向疾病斗争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魏氏伤科历来都非常重视导引锻炼在骨伤科疾病中的运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5]。尤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腰背导引应用的更多。同时临床很多文献均有报道,腰背肌功能锻炼能极大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进程[9]。因此我们在常规腰突症的治疗中,辅以指导患者进行腰背导引锻炼,不仅可以阻止由于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而且可改善腰背部的柔韧性、平衡性,调整局部肌肉的张力,逐步形成强有力的肌肉,亦有利于增加脊柱稳定性,恢复脊柱的生理弧度。并能增加局部循环,加速肌肉代谢产物的排出,促进损伤组织修复。导引训练下脊柱正确的活动姿势又可改善脊椎小关节承受的异常压力,防止腰椎异常运动,减轻了神经根的受压情况,加强了治疗效果[10-13]。经过上述总结也确实证实了经过导引功能锻炼,患者的生活功能的改善确有很大提高。

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相对病程较长,功能不容易恢复,易复发等特点。本次研究表明魏氏导引锻炼方法配合常规保守治疗,对于腰突症的治疗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临床随访表明,该锻炼方法同时可以预防腰突症的复发,而且动作不复杂,患者易于学习接受,具有确切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1]贺爱兰,张明学.实用专科护士丛书骨科分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91.

[2]高桂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指导与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6):120.

[3]南登昆节译.腰痛病情计分表[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运动医学分册,1981,1(2):95.

[4]李世春,郭昭庆.评分系统在腰椎疾患中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15(12):758 -761.

[5]李国衡整理.魏指薪治伤手法与导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202-215.

[6]孙智玲.腰椎间盘突出症锻炼操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8):3259.

[7]孙旭.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J].世界中医药,2009,4(2):95.

[8]陈君,林岳军,李泽兵.腰痛患者发病特征分析[J].中国康复,2001,16(1):26.

[9]赖敏贞,文若兰.护理指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疗效的影响[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6):309-311.

[10]汪四花,曹文,张文捷.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0,15(6):368 -369.

[11]李丽,张俊凤,兰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7):2354.

[12]郭铁成,陈勇.患者自我干预在腰背痛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康复,2005,20(6):369 -370.

[13]郑绪国.牵引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8):153.

猜你喜欢
腰痛腰部腰椎间盘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职业腰痛早防治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中医护理干预腰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