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6000生化分析系统检测肌酸激酶的可报告范围评价

2013-09-18 03:31颜绵生梁鉴波王松子蒙积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测量范围灵敏度标本

颜绵生 梁鉴波 王松子 蒙积丽

分析测量范围(AMR)和临床可报告范围(CRR)是反映分析方法及检测系统分析性能的重要指标。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ISO 15189)和中国《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均要求,实验室必须对引进或改变的检测系统或方法的主要分析性能进行验证或评价,证实其能够达到临床检测所要求的标准后方可用于临床检测[1]。尽管各大试剂厂家提供了相应的参数,但此类参数在不同条件的实验室是否适用仍需要验证。

肌酸激酶(CK)是一种人体组织的细胞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故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肌肉疾病与脑血管意外等疾病中CK显著升高。当CK浓度超过分析测量的线性范围时需要对样本进行稀释,但由于检测系统多种条件的限制,超出线性范围的检验结果是否准确、是否能够为临床提供有效准确的信息。所以,为了验证这个问题及满足临床的需要,本文通过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化室2012年6月份至11月份符合试验要求的标本进行肌酸激酶(CK)分析测量,评价CK的临床可报告范围。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仪器与试剂 仪器:雅培Architect 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雅培制药有限公司,美国);试剂:肌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批号:YZB/JAP 4091-2008,日本 SEKISUI MEDICAL CO);质控品:多项目生化校准品(批号:161452,德国罗氏公司)。

1.1.2 标本收集与保存 均取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日常工作中血清CK活性高值和低值的临床标本,标本放<-18℃保存(<1个月)。高值的标本均超出或接近此项目的最高线性范围,低值的样本均在此项目的最低线性范围附近。

1.2 试验方案

1.2.1 最大允许稀释度试验[2,3]选取CK浓度超出或接近检测范围高限的临床混合血清标本1(2444.0 U/L)和混合血清标本2(3367.5 U/L)两份标本,用生理盐水对所选取的两份样本分别进行 2,4,8,16,32,64,128 倍稀释。各样本分别测定3次,取均值,计算稀释回收率,稀释回收率=(测量值均值/预期值均值)×100%,以重复性CV值<5%、回收率在90% ~110%以内为可接受,确定最大稀释倍数。

1.2.2 分析灵敏度试验[3,4]选取CK浓度低于检测范围低限的标本,也就是低值混合血清标本(19.0 U/L),用生理盐水对样本分别进行 1:2、1:3、1:4、1:5、1:6、1:7、1:8、1:9 不同倍数稀释,使其最低浓度接近0。在仪器上分别对不同倍数稀释样本连续测定10次,计算其均数、标准差及变异系数(CV%),样本的变异系数最接近20%所对应的浓度即为功能灵敏度。

1.2.3 分析测量范围试验[5,6]本实验参考EP6-A文件,采用高值标本H与低值标本L按6L,5L+1H,4L+2H,3L+3H,2L+4H,1L+5H,6H的比例配制成系列活性浓度样品,充分混匀,各样品重复3次检测,收集处理数据。以X表示预期值,Y表示测量值,将所测结果作散点图,对数据进行回归统计。

1.2.4 临床可报告范围试验 结合功能灵敏度、最大稀释度以及分析测量范围确定临床可报告范围。其下限为功能灵敏度,上限为分析测量范围上限乘以最大稀释度。

1.2.5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分析均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le 2003软件统计。

2 结果

2.1 最大允许稀释度试验结果 混合血清标本1和混合血清标本2按上述方法测定,结果见表1。根据实验室检测能力,CK回收率在90% ~110%为可接受,故本次试验的最大允许稀释度为1:16。

表1 CK稀释回收率测定结果

2.2 分析灵敏度试验结果 低值混合血清标本(19.0U/L)按上述方法测定,记录测定值,结果见表2。功能灵敏度(Functional Sensitivity,FS)以天间重复CV%为20%时,对应检测限样品具有的平均浓度即为检测系统或方法可定量报告分析物的功能灵敏度[4]。由表2数据可知本实验室雅培Architect 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检测CK的功能灵敏度为2.0U/L。

表2 CK功能灵敏度结果

2.3 分析测量范围试验结果 取高值混合血清标本H(3365.0 U/L)和低值混合血清标本L(19.0 U/L),按上述方法测定。预测值为X,测量值为Y,在Microsoft Excel 2003上作直线回归,预期值与测量值的散点图如图1。从下述直线回归结果得知,R2=0.9994,说明组成回归线的所有数据点紧紧贴近回归线,预期值与测量值之间相关性极好;b为1.0014接近于1,且a与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判断血清CK的AMR在6~2500 U/L之间呈良好线性,与厂家声明基本一致。

2.4 临床可报告范围试验结果 分析测量范围上限乘以最大稀释度为临床可报告范围上限,本实验中其结果为:2500×16=40000,结合功能灵敏度为2.0 U/L。本检测系统测定CK的临床可报告范围为2.0~40000 U/L。

图1 分析测量范围线性结果

3讨论

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CAP认证标准以及CLIA'88都对医学实验室在引进或改变检测系统时需要进行性能评价作出了要求。可报告范围是检测系统的重要分析性能之一,而可报告范围的评价应当包括方法的可报告范围,即分析测量范围(AMR)和临床可报告范围(CRR)[7]。但是由于各个实验室的实验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有必要定期对包括精密度、准确度、分析测量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及参考区间在内的检测系统性能进行评价或验证。

当前,各实验室均采用室内质控、室间比对等手段对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评估和监控。但分析测量范围和临床可报告范围两项指标的评价和验证容易受到忽视。AMR指对没有进行任何预处理(稀释或浓缩)的样本,分析方法能够直接测定出的浓度范围,也就是系统最终的输出值(活性或浓度)与被分析物的活性或浓度成线性比例的范围,它反映整个系统的输出特性。CRR是检测系统的重要分析性能之一,是指分析方法中可采用标本的稀释、浓缩或其他预处理用于延长直接的分析测量范围下的分析物值的范围,生化定量检测中的酶学指标常常有高于AMR的,因此验证CRR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建立与功能灵敏度、最大允许稀释度以及分析测量范围密切相关。验证分析测量范围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该方法的最高和最低检出限附近的测定值之间是否呈线性关系。而对于很多超出线性范围的检测值,实验室可通过验证项目的最大稀释度结合功能灵敏度和AMR上限来计算该项目的临床可报告范围。但在确定临床可报告范围时,一定要结合实际临床可能出现的浓度,以避免一些荒诞值报告给临床。

AMR必须至少每6个月重新验证一次,以及在主要系统配件上发生改变或主要分析试剂批号改变时也应重新验证[8]。如果验证未通过,应采用新鲜或备用验证材料重复AMR验证。重复验证失败,有可能表明检测系统不稳定,应努力排查解决问题,可采取维护、再次校准和进行校准验证等措施。重复检测AMR验证材料上限值均告失败,有可能存在线性损失,可能需要降低AMR上限。反之,如果是下限值失败,有可能存在低值精密度损失,应通过定量极限研究予以查证核实。

EP6-A指南采用多项式回归分析,弥补了EP6-P方案在统计学上存在的明显缺陷,多项式回归分析方法经过CAP的多年实践,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被认为是目前为止分析测量范围评价中最好的统计学方法,因而得到大量的应用。EP6-A指南推荐用高值和低值浓度的样本按比例精确配成等间距的不同浓度样本,但等间距不是必需的,只要各样本间的关系已知,配成特殊浓度的样本也可以接受分析用于验证的材料。

实验程序设计的几个考虑因素:实验顺序为最大稀释度试验、功能灵敏度试验、线性试验,因为只有通过最大稀释度试验了解该检测系统对标本的最大允许稀释倍数,才能在设计功能灵敏度和线性试验时确定检测限样品的系列稀释倍数[3]。因此根据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此次实验基于雅培Architect c16000全自动生化系统对CK检测的结果为回收率在90%~110%为可接受的最大允许稀释度(1∶16),变异系数最接近20%所对应的浓度即功能灵敏度(2.0 U/L),分析测量范围在6~2500 U/L之间呈良好线性,与厂家声明基本一致,从而建立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该检测系统的临床可报告范围为2.0~40000 U/L。同时建议临床实验室在编写标准化操作程序时,有必要规范样本稀释程序,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1] 严海忠,王伟佳,张秀明,等.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BNP的分析测量范围和临床可报告范围研究.现代检验医学,2011,26(2):40-45.

[2] 姚少羽,孙艳虹,高玲,等.Vitros950生化检测系统最大稀释度测定.中国实用医药,2008,3(34):31-34.

[3] 毕波,吕元.定量检测方法学性能验证的系统设计.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2):143-145.

[4] 冯仁丰.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技术基础.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115.

[5]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EP6-A Evaluation of the Linearity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Procedures(S),NCCLS,Wayne Pennsylvania,2003.

[6] Jhang JS,Chang CC,Fink DJ,et al.Evaluation of linearity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Arch Pathol Lab Med,2004,128(1):44-48.

[7] 李俊立,彭长华,王昌富,等.BACKMANLX 20生化检测系统ALT可报告范围的评价.现代检验医学杂,2010,25(6):71-73.

[8] 潘超,王文龙.定量检测分析测量范围(AMR)验证.论文汇编(第五届全国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2009:258-259.

猜你喜欢
测量范围灵敏度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沥青针入度试验仪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等电位测试仪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OTDR在有线电视网络施工中的应用
水中动态爆点纯方位定位有效测量距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