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中国——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解振华

2013-09-19 14:59段雯娟
地球 2013年7期
关键词:解振华宣传周建筑

本刊记者 段雯娟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中国
——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解振华

本刊记者 段雯娟

刚刚过去的6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宣传节能低碳,在全社会树立和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今年6月17日被确定为首个全国低碳日。

今年宣传周和低碳日的主题是“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相关活动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4个部门联合主办。本刊记者围绕“全国低碳日”、“全国节能宣传周”以及节能减排等问题,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解振华。

《地球》:我国首个低碳日是在怎样的大背景下设立的?首个低碳日的设立对建设“美丽中国”有何积极意义?

解振华:为提高全社会节能低碳发展意识,去年9月,国务院决定自2013年起,将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设为全国低碳日。这是国务院着眼我国低碳发展大局作出的重要决定,体现了国家对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的支持和重视。为做好节能宣传周和首个全国低碳日宣传工作,我委等14家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201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安排的通知》,围绕“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的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全国各地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对于普及气候变化科学知识、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将产生积极作用。推进低碳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通过在低碳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公众宣传教育活动,一方面向社会宣传节能低碳发展的理念和政策,向公众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另一方面带动公众亲身践行节能低碳生活,将节能低碳要求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营造全社会共同实现节能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

“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开采、燃烧煤炭等化石能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急剧增加,导致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威胁全球经济社会和生态安全。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经过20余年的谈判,国际社会就控制全球温升不超过2℃的长期目标达成了共识。因此,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进低碳发展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论是建设“美丽中国”还是实现“中国梦”都是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都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的具体目标。“低碳”生活和发展一方面从消费的层面提倡减少能耗、减少碳排放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从生产的层面提倡节能减排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当前我国发展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低碳”生活和发展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然选择。

《地球》: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促进低碳发展、实现低碳生活已成为世界共同的呼声。在中央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背景下,您认为城乡居民的低碳生活应该是怎么的?政府部门又如何践行低碳理念?

解振华:“低碳生活”是指人们在衣食住行中尽量减少能源消耗、资源损耗和碳排放的一种生活方式。主要通过提倡节俭和废弃物回收利用来改变生活方式,从而减少碳排放。低碳生活,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生活态度,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城乡居民践行低碳生活,首先应该提高个人节能低碳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其次是要从点滴做起,主动改变自己的衣食住行中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发布了《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这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这也与“低碳”生活的理念不谋而合。实践表明,政府部门在消费中起表率带头作用,反对铺张浪费、践行节能低碳生活理念,可以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共鸣,有效带动社会各界掀起自发开展“低碳”行动的热潮,有利于营造“低碳”生活的良好氛围。

《地球》: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建设“低碳中国”做了哪些工作?

解振华:为扩大消费需求,提高能源效率,促进产业升级,我委、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对家电、照明产品、电机、汽车等高效节能产品进行财政补贴推广。截至目前,共推广节能家电1.4亿台/套,节能灯6.8亿只,节能汽车720万辆,高效电机2000万千瓦,财政累计补贴超过480亿元,拉动消费1.2万亿元。通过“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实施,节能家电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取得了拉动消费需求、促进节能减排、推动产品升级、惠及千家万户的政策效应。

日常生活中的节能看似量小,其实潜力巨大。以节能灯为例,11W的节能灯可替换40w的白炽灯,一只灯一年可以减少用电34度,可为百姓减少电费支出近17元。据统计,目前我国照明用电约占全社会用电量13%左右,全社会在用的白炽灯仍有14亿只左右,如果全部替换成节能灯,可以实现年节电480亿度,节能潜力很大。因此,我委会同商务部等6部门,于2011年发布了《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决定从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

近几年,我委机关带头响应节约资源、节能低碳号召,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包括办公室空调设置不低于26度,推广使用节能、节水设备,鼓励少乘电梯、打印纸双面使用,开展能源紧缺体验活动等。要通过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普及节能低碳知识,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节能减排,倡导勤俭节约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努力建设美丽家园。

《地球》: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速阶段。中国最近几十年来的碳排放的提高确实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紧密相连,这对能源环境、生态保护也提出了巨大挑战。您认为政府应如何把城市发展引上绿色低碳之路?

解振华:建筑能耗具有能耗“锁定”效应,一座绿色节能的建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反之则是一个大量消耗能源资源的黑洞。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存量建筑有400多亿平方米,每年新建建筑约有20亿平方米,建筑建造和运行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

建筑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按照节能减排总体工作部署,从规划、法规、技术、标准、设计等方面全面推进建筑节能,持续提高建筑能效水平,建筑节能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大幅度提高,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进一步明确了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目前,我们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在抓紧制定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部门分工方案,同时要求各地加强对绿色建筑工作的指导,组织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设立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对达到评价要求的授予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截止2012年底,全国共有742个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7543万平方米。

能效标准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空调、照明等终端用能产品种类不断增加、其能耗在建筑能耗中所占比重持续加大,针对这些产品能效限额标准的制、修订成为建筑节能的迫切需求。2012年,我们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启动实施“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拟在两年内制修订100项包括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在内的重要节能标准。截止目前,我国已发布高耗能行业强制性能耗标准和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共109项,其中有54项出自“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除节能标准外,我国已发布了5项终端用水产品的强制性水效标准,基本涵盖了建筑中常用的生活用水器具,对建筑节水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地球》: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如何理解我国倡导低碳生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解振华:从能源消费结构和总量来看,我国当前能源消费约占世界总量的20%,且以较快趋势增长。2012年我国煤炭产量达36.5亿吨,煤炭消费量占世界45%,石油进口依存度达57.8%;天然气进口比例为29.5%,煤炭净进口2.7亿吨,成为世界最大的煤炭进口国,能源安全保障面临新的挑战。虽然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已付出巨大努力,也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增长快的趋势短期仍难以改变。

从国际形势来看,各国同意在2015年在公约下达成一项所有国家参加的进一步加大减排力度的全球协议,2020年起实施,同时也将促进各国2020年前加强减排力度的行动安排。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速快,国际社会对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要求和期待不断上升,使我国不可避免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此外,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共识和世界潮流。低碳产业和技术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领域。如不加快向低碳发展转型,将在产业和科技竞争中面临落后的危险。

同时,低碳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日益强化的资源和环境制约,我国清醒认识到当前高碳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只有加快低碳发展,才能缓解国内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严峻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解振华宣传周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临沭县启动2021年食品安全宣传周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十四部委启动全国节能宣传周
解振华副主任出席2013年中国低碳发展战略高级别研讨会暨第四届地坛论坛
解振华副主任出席“基础四国”部长新闻发布会
2013年灵川县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异彩纷呈
气候部长解振华的喜与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