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引领朝阳产业

2013-09-19 14:59王国起
地球 2013年7期
关键词:国情信息产业测绘

本刊记者 王国起

地理信息引领朝阳产业

本刊记者 王国起

如今,地理信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便利。电子地图、卫星导航、遥感影像等地理信息产业链上的新生事物正在创造奇迹。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近几年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得到了跨越式发展,预计2020将达到万亿元规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闵宜仁说。

“地理信息产业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数以亿计的手机、平板、汽车等智能终端每天将采集大量地理信息,这些数据的挖掘和运营将迎来一片新蓝海和新商业,并有望在未来十年诞生百亿元级别的企业。”3sNews创始人兼总裁刘玉璋说。

“通过城市发展、精准农业、智能化交通等领域的带动,新的地理信息产业链将会形成。它将发展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说。

显然,已经启动的首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依托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撑,也将大大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

年产值近千亿元

早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前,我国就已提出转换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后来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快了这种转换和调整的步伐。这种转换和调整要求中国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促进制造业的改造和提升。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纲要。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有其科学的依据,其中包括市场需求前景明朗,经济技术条件成熟,能带动一批关联产业兴起,从而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地理信息技术与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一样,正在成为引领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地理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年地理信息产业规模要达到5000亿元,未来年均增长20%。《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要研制导航与位置服务应用系统,开展公众、行业及区域应用示范,为政府、企业、公众用户随时提供所需内容丰富的位置信息服务。《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也提出,到2015年,要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和信息化测绘体系。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有较大提升,初步形成规范的公共服务产品体系,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方式向在线服务的转变。

本世纪以来的十多年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非常迅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这个产业年产值接近1000亿元,相关企事业单位2万多家,从业人员已经超过40万人,他们分布在测绘、国土、建设、水电等二十多个部门和经济社会的众多领域,行业呈现出专业精细化、产业分流化的理性态势。

“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近二十多年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一些技术和产业已达到或接近当前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丛远东表示,近年来我国企业围绕制约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积极开展自主科技创新,产生了一大批先进国产软硬件装备,有效推动了地理信息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国产率方面,目前地理信息软件系统已达70%以上,数字摄影测量处理软件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无人飞机航摄系统、地理国情监测车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地理信息获取能力。

受益地理国情普查

“我国的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以及正在开展的首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将大大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专家指出,地理国情监测促使地理信息服务在技术应用方面由主要依靠3S技术向测绘技术、地理信息处理技术、空间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多学科融合发展;在服务方式方面由原来的静态服务转向动态服务;在服务对象方面由特定机构的专业人员使用向便捷的大众化应用方向发展。随着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开展,其将对相关行业的生产经营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刺激和引导社会对地理信息的广泛需求,涌现出一批新型GIS企业,培育出一个巨大的地理信息服务市场,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效益和便利。

在今年5月15日召开的2013年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有关负责人指出,随着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成熟、“智慧城市”的发展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测绘信息与其他行业融合正在加剧,地理信息产业内涵和外延将进一步拓展,这既是地理信息行业面临的新挑战,更是产业发展千载难逢的黄金机遇。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进一步加快制定产业发展政策,统筹规划产业发展,积极完善资质管理、地理信息使用、地图审核等制度,创造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和环境。

专家预测,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产业关联度大于1:10,将带动庞大的产业群发展。在上游带动和融合了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技术、测绘装备和各种系统在工具软件产业的发展,在中游带动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和技术服务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市场发展,在下游带动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对加快培育地理信息新型服务业态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次地理国情普查的成果不仅用于政府和专业机构,普通老百姓也能从中得到巨大的实惠。李德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没有走向大众化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依然停留在满足政府和专业应用的层面上,对民用领域的挖掘和开发力度不够,如果不能真正满足大众化需求,产业很难做大。

实际上,现在的卫星导航、电子地图等都是地理信息产业对大众的服务。李德仁认为,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商业模式创新。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创新技术、市场开拓、资本、管理这四大要素缺一不可。最终,实现政产学研用联动发展,政府要引导,产业是主力,学研作技术支持、人才支持,用户要用得起来。

猜你喜欢
国情信息产业测绘
7524亿元
悠悠游子心 深深家国情——一个普通海外留学生的成长
家国情 诗词魂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推广生物乙醇汽油:迫切且合乎国情
四川省信息产业发展研究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