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2013-09-21 12:59何金奎魏学前刘淑芬高庆华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唐山063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性病唐山市年龄组

高 雯 何金奎 魏学前 刘淑芬 高庆华 (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 唐山 063000)

性传播疾病(性病),是由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接触感染的一组传染性疾病,其中的梅毒、淋病和艾滋病均属于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性病好发于性活跃期的青壮年,但在性病专科门诊中却不时见到老年患者,这一现象应引起社会的重视。为了解唐山市老年人性病的感染现状与流行特点,本文将近7年来经临床确诊并在网络直报上报告的590例老年性病病例进行综合临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病例数据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疫情报告系统中2005~2011年唐山市各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直报的资料和数据;病例类型为实验室诊断和临床诊断病例,不包括疑似病例。人口数据来源于唐山市统计局。本组病例涉及的病种包括艾滋病、淋病、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

1.2 数据统计与方法 对唐山市2005~2011年590例老年性病病例按病种、季节、地区、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等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以SPSS11.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发病趋势 唐山市2005~2011年性传播疾病共报告7 320例,年均发病率为 14.3/10万,死亡27例,病死率为0.37%。其中20~59岁青壮年组发病数最多,为6 334例,占总发病数的86.53%;其次是60岁以上老年组 590例,占8.06%;0~19岁青少年组发病数最少,396例,占 5.41%。2005~2011年唐山市老年性病的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报告13例;2006年报告28例;2007年报告39例;2008年报告62例;2009年报告109例;2010年报告122例,死亡3例;2011年报告217例,死亡2例。7年间唐山市老年性病的发病数增长了近17倍。

2.2 病种分布 590例老年性病患者中,病例数最多的为梅毒510例,占总病例数的86.44%;其中隐性梅毒发病数最多,405例,占梅毒发病总数的 79.41%,Ⅰ期梅毒 68例,占13.33%,Ⅱ期梅毒33例,Ⅲ期梅毒4例。其次为淋病(33例)和尖锐湿疣(29例),分别占总发病数的5.59%和4.92%;艾滋病12例,死亡5例;非淋菌性尿道炎4例;生殖器疱疹2例。其中梅毒的上升速度最快,2005~2011年上升了28倍。见表1。

2.3 时间分布 1月份报告39例,2月份报告39例,3月份报告58例,4月份报告53例,5月份报告58例,6月份报告41例,7月份报告42例,8月份报告61例,9月份报告38例,10月份报告48例,11月份报告67例,12月份报告46例。本病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出现,无明显的季节性。

表1 唐山市2005~2011年老年性传播疾病的病种分布(n)

2.4 地区分布 2005~2011年唐山市各县(市)区均有发病,年均发病率前三位的县(市)区依次为路北区27.78/10万、路南区16.31/10万和开平区16.10/10万。发病率最高的路北区与全市其他县(市)区平均发病率(7.87/10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P<0.05)。城区共发病342例(57.97%);农村发病248例(42.03%),城市高于农村(χ2=5.12,P<0.05)。

2.5 人群分布

2.5.1 性别分布 590例老年性病患者中,男性432例,占73.22%;女性158例,占 26.78%;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119.46,P<0.05);且每个病种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见表2。

表2 590例老年男、女性病患者的病种分布(n)

2.5.2 年龄分布 60岁以上的老年性病患者中,年龄最大的97岁,以60~岁年龄组为主,报告发病数为312例,占总发病数52.88%;其次是70~岁年龄组168例(28.48%);80~岁年龄组100例(16.95%);90~岁年龄组10例(1.69%)。见表3。

2.5.3 职业分布 在590例老年性病患者中,离退人员发病数最多,为213例,占总发病数的36.10%;其次是农民(192例)和家务及待业者(81例),分别占32.54%和13.73%;工人69例(11.69%);干部职员23例(3.90%);其他占2.04%,分别为教师5例;民工3例;医务人员3例;商业服务1例。

表3 唐山市590例老年性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职业分布(n)

2.5.4 文化程度 590例患者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87例,占14.75%;高中70例,占11.86%;初中231例,占39.15%;小学及以下202例,占34.24%。可见老年性病患者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73.39%。

2.5.5 感染途径 主要是不洁性交史396例,占67.12%,其中非婚性行为者294例,因其配偶传染者102例;间接传染者23例,占3.90%;原因不详者171例,占28.98%。

3 讨论

以往性病主要好发于青壮年,老年人较少见。然而,唐山市近年来监测的数据表明,老年人性病的发病数呈不断上升趋势,7年间唐山市老年性病的发病数增长了近17倍。老年人性病发病数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因为现在绝大部分的性病相关防控项目主要针对年轻人,而老年人通常在这些项目中被定性为性不活跃的人群〔1〕。其实老年人更容易被感染,随着人们性观念的改变,老年人对性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而且因为缺乏性知识和不存在意外怀孕的危险,他们不太可能坚持使用避孕套〔2〕,这是老年性病发病率日趋增高的原因之一。同时,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细胞免疫力和体液免疫力日趋下降,对各种病菌的抵抗力减弱〔3〕;加之老年人皮肤及黏膜的弹性差,容易破裂,更易感染性病病原体〔4〕。

590 例老年性病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且集中在60~69岁年龄组的男性;并且市区(路南区和路北区)老年性病发病率高于农村。其原因可能是此年龄组的男性生理年龄在老年人当中相对比较年轻,性功能相对比较活跃;而且市区居住的男性社交范围广,涉足娱乐场所的机会多,导致非婚性接触感染机会增加,从而感染性病的危险机会增大。而女性患者多为夫传妻感染。

老年性病的职业构成主要和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有关。身体健康、文化程度偏低、经济收入中等以上、丧偶或离异的老年男性更容易成为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5〕。本组病例以离退人员、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这部分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自我约束能力差,很容易发生不洁性行为而感染发病。还有3.90%的性病患者为非性接触传染,其原因可能是常在公共澡堂洗澡、出差等使用过患病者污染的物品或使用被污染的公厕坐便马桶而感染。

本组老年性病患者中以梅毒发病数最多,其中隐性梅毒最多。梅毒的上升速度最快,除因梅毒的潜伏期长、临床治愈率相对较低外,也可能与近年来抗生素滥用,导致隐性感染病例增加、传染源长期存在有关 。而且我国在解放前梅毒比较流行,解放后由于性防工作的开展,一段时间内梅毒基本消失,所以这符合80岁以上老人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偏高,但他们不是现症梅毒病人。在590例患者中发现4例Ⅲ期梅毒,预示随着时间的推移,Ⅲ期梅毒将逐渐在老年性病患者中增多。

总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也不断提高,他们性生活能力可持续到70~90岁〔7〕,并且在性活动中,常不采用避孕套等防护措施,增加了性病感染的机会。因此,应加强老年人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倡安全性行为,是控制性病蔓延的有效措施。同时也要关心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为老年人建立保健机构和文化体育活动中心,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从而降低老年性病的发病率。与此同时,老年人也应多参加社会活动,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充实起来,修心养性,洁身自爱,培养良好的性伦理道德观念,杜绝性病的发生,保持晚年的幸福安康。

1 Mahar F,Sherrard J.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after the menopause〔J〕.J Br Menopause SOC,2003;9(4):173-4.

2 Jaleel H,Allan S,Wade AAH.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in the elderly〔J〕.Sex Transm Inf,1999;75:449.

3 Moore LW.Amburgey LB.Older adults and HIV〔J〕.Assoc Oper Room Nuns J,2000;71(4):873-6.

4 唐华菊,陈顺珍.老年性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0):5037-8.

5 崔绍山.老年性病57例分析〔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7(增刊):78.

6 段晓玲,宋 辉,刘秀红,等.1996~2001年平顶山市性病防治中心门诊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3;3(3):413-4.

7 窦 颖,谢廷军.336例老年性传播疾病临床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20(16):591.

猜你喜欢
性病唐山市年龄组
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中心支行
唐山市
唐山市还乡河水污染综合治理
唐山市
医疗机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求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鄂尔多斯地区2005-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年龄性别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在不同怀孕年龄组中头3个月的唐氏综合征联合检验效能:筛查方针调整吗?
2005年与2010年黑龙江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性病传播谈论多 专家探讨正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