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和非手术方法治疗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对比

2013-09-21 12:59李江龙刘继波兴义市人民医院骨科贵州兴义5624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非手术脊髓骨折

陈 春 李江龙 刘继波 (兴义市人民医院骨科,贵州 兴义 562400)

为了探讨合适的临床治疗措施,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分别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种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63~80〔平均(75.22±4.58)〕岁;受伤至就诊时间3~20 d;其中过伸性损伤26例,受伤机制不详8例,颈椎屈曲性损伤8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0例,跌倒致伤14例,推拿按摩致伤2例,重物砸伤6例。患者在入选时均有四肢及躯干不同程度的疼痛、麻木、感觉障碍、四肢肌力减退、括约肌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按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SIA)标准均为不全损伤,B级18例,C级24例。

1.2 方法 对于22例伤后8 h内就诊者无论未来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均使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滴注进行冲击疗法〔1〕。即第1小时冲击剂量为30 mg/kg,15 min内滴完,继而以 5.4 mg·kg-1·h-1静脉滴注,连续 23 h,再以 500 mg/d,维持3~5 d。(1)非手术治疗组(16例):采用颌枕带牵引10例,颅骨牵引6例。使用脱水剂,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同时辅以神经营养药物和高压氧治疗。牵引3~5 w后,给予颈托或围领保护 。(2)手术治疗(26例):手术前均给予颈部制动,脱水剂和激素治疗。前路8例,行椎间盘摘除或椎体次全切除、植骨、钛质钢板内固定;后路15例,行颈后路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前后路联合手术3例,先经后路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再一期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3,4〕。术后给予颈部围领保护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颈脊髓功能评定标准(JOAl7分法)作为疗效评定标准〔5〕;(2)运动、感觉评分:术后1、4 w按ASIA标准评定运动、感觉情况〔6〕。

1.4 统计学处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值变量资料以±s表示,分类变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两均数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6、12个月的JOA评分均较受伤时明显改善,但是手术组在治疗后6、12个月的JOA评分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t=4.53、4.67,P<0.05),手术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50 A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50 A评分比较(±s,分)

与本组受伤时比较:1)P<0.05;与非手术组比较:2)P<0.05

组别 n 受伤时 治疗后6个月 治疗后12个月非手术组 16 4.32±0.25 8.26±0.231) 9.36±0.361)手术组 26 3.11±0.34 11.42±0.241)2) 13.19±0.251)2)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1、4 w运动、感觉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4 w ASIA运动、感觉评分均较治疗后1 w明显提高(t=10.83、7.67、8.45、7.82,P< 0.05)。但是两组间同期的 ASIA运动、感觉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1、4 w运动、感觉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1、4 w运动、感觉评分比较(±s,分)

与本组治疗后1 w比较:1)P<0.05

组别 n 运动评分 感觉评分非手术组治疗后1 w 16 31.28±23.12 12.02±23.10治疗后4 w 66.32±20.921) 36.45±21.921)手术组治疗后1 w 26 42.08±24.35 13.02±21.23治疗后4 w 56.32±19.871) 29.05±18.451)

3 讨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FD)又称无放射影像异常颈脊髓损伤,是指颈椎无骨折及脱位、无放射影像学异常,而患者却出现明显的颈脊髓损伤的症状和体征,但临床实践发现,该命名未能准确反映该损伤的全部病理特征,随着CT、MRI的普遍应用,这种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7,8〕。对此病的确切病因仍不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组。两组患者在治疗4 w ASIA运动、感觉评分均较治疗后1 w明显提高,但是两组间同期的ASIA运动、感觉评分比较则无明显差异。这主要是由于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经一段时间保守治疗,脊髓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脊髓受压未得到有效的减压,或者颈椎节段不稳,反复刺激引起脊髓慢性病变,不利脊髓功能的恢复〔9〕。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根据影像学表现选择合理的术式,正确规范的手术操作,无论前路或后路减压,均能获得较理想疗效。手术减压与稳定能减轻脊髓水肿,降低脊髓内部压力,消除脊髓慢性刺激,改善血供,避免或减轻脊髓的继发损害;并且现在内固定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内固定可以使颈椎获得即刻的刚度和稳定,为脊髓功能的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利于脊髓功能恢复及患者早期活动,且远期疗效较好〔10〕。

1 覃运泽,韦谋宽,雷剑飞,等.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29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9-40.

2 肖文德,陈建庭,高 辉,等.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23例手术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8):3615-6.

3 倪文飞,徐华梓,林 焱,等.老年上颈椎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J〕.中华创伤杂志,2009;25(5):395-8.

4 童 杰,刘晓岚,刘社庭,等.扩大半椎板减压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J〕.脊柱外科杂志,2009;7(2):82-4.

5 张思胜,赵红卫,肖运祥,等.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J〕. 实用骨科杂志,2012;18(2):150-2.

6 李化伟,赵怀志,曾现英,等.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分型的探讨〔J〕.山东医药,2012;52(10):32-3.

7 戴润茂,李国燕,林天杰,等.手术治疗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0;16(4):449-51.

8 买尔旦·买买提,陈浩贤,盛伟斌,等.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0;26(2):148-50.

9 孙邦建,何 磊,段泽敏.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分析〔J〕.河北医药,2010;32(10):1273-4.

10 张成亮,盛威忠,谭诗平,等.扩大半椎板减压治疗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J〕.实用骨科杂志,2011;17(4):345-6.

猜你喜欢
非手术脊髓骨折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与CT的诊断对照研究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治疗分析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