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火急求救援

2013-09-22 03:58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高继宗
城市与减灾 2013年1期
关键词:震灾灾情救灾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高继宗

突发巨灾,省长告急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甘肃省海原县(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突发8.5级地震(宏观震中在海原县干盐池乡、震中烈度Ⅻ度),甘肃、陕西20余县受灾,23万余人死亡,海原、固原、靖远、隆德、通渭、会宁、静宁等7县死亡人数均超过1万,其中海原县死人最多,达7.3万余人,占全县人口的59%。

大震波及省城兰州,内外城城墙垮塌18处,城垛、兵房倒塌数百处,震亡40人。甘肃省内没有地震观测台站,省政府不知道震中在哪里,加之通信、交通中断,也不清楚哪些地方受灾,灾区范围有多大,灾情轻重如何,省政府只能派人分路四处调查各地灾情。在初步了解了一些地方的灾情后,甘肃省省长兼督军张广建(1864—1938,字勋伯,安徽合肥人)于12月19日向北京政府大总统和国务总理电陈灾情,恳请拨款救灾。10天后,还没见北京政府的答复,12月28日,张广建再次向大总统和国务总理及内务部、财政部发出“十万火急”电报。电报全文如下:

“十万火急!大总统、国务总理钧鉴,内务部、财政部钧鉴,窃甘省十二月十六日晚七钟地震成灾情形已于效日电陈。连日据天水、通渭、会宁、靖远、武山、狄道、导河、榆中、定西、静宁等县先后报称:此次地震非常剧烈,或十余分钟至二十余分钟,城堡圮落,房屋倒塌,死伤不可胜计。天水县城楼倒下,压毙人民二百余名,城外马跑泉、天水井等地几于荡平,且有山崩地裂,涌出黑水之处。会宁县全城倾塌,压毙人民约十分之四。静宁县山飞川溶,村庄坐下,人民死伤过半。通渭、靖远,房屋倒塌殆尽,死伤无算,靖远竟有一处成河,可以行筏。甘省多山,其交通要路,如辛道岭、清凉山、齐家山等处,均因崩坍阻塞,电杆亦毁,交通断绝,实为自来未有之奇灾。又据报称,回教首领马元章居隆德县西积滩地方,临变祈祷,因山崩,全家六十余口尽被湮殁,邻近教徒死者五六百人,其余回汉人民死伤数万。镇戎县之同心城地方,夷为平地。海原县城半城塌陷。各县村镇全行毁失者甚多,官吏间有伤亡,其尤重者,至无署办公,百务停止。现正派员分路切查,容俟查明,另案呈报请卹。至道远路塞各县未据报告者,尚未知情形何如。平凉、宁夏因电阻亦未得信,正在探问。

约计灾情,省城以西较轻,东路及东、南、北毗连各县最重。且连日各地仍震动,不但人心惶恐,几如世界末日将至,所遗灾民无衣、无食、无住,流离惨状,目不忍见,耳不忍闻。甘人多倚火炕取暖,衣被素薄,一旦失此,复值严寒大风,忍冻忍饥,瑟缩露宿,匍匐扶伤,哭声遍野,不为饿殍,亦将僵毙。牲畜伤亡散隅,狼、狗亦群出噬人。实较本年北五省灾情为重。

广建尸位负职,值此巨灾,与官吏绅民相对惨泣、旁皇。现已于本署设立筹赈公所,倡捐集资;并提公款,急办无衣,分发仓粮;饬被灾较重各县截留应解款项,立办急赈;一面电令各镇、道集款分发。惟钱荒力绌,拯救难周。我大总统轸念民生已溺已饥,不遗在远,伏恳立赐,颁发帑银,以救穷黎,并祈俯念此次奇灾,亘古未有,迥殊水旱偏灾,所颁帑银,务恳特予从优;并准将甘省邮电因赈加费及所扣官吏二成俸费加增一成统捐、各捐尽数扣留,藉资分布。又事缘巨变,非寻常可比,仍拟请准于盐款及烟酒印花项下,暂行指拨若干,以供急用。统乞训示、祗遵,至为特盼。再,此电因电阻,未能即发,并另由快邮分呈,合并陈明。张广建叩。勘。”

甘肃省长张广建给大总统的《十万火急》电报文稿[效为韵目代日的19日,勘为28日。狄道今属临洮,导河今为临夏,镇戎今为同心。镇为民国早期的军队编制单位,道为民国早期在省与县中间设置的行政区划。北五省为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五省皆连年大旱。]

这封电报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1)海原等重灾县的概略灾情;(2)甘肃省府已经采取的一些应对举措;(3)恳请大总统从优发银救灾,并准许省府采取一些特殊的救灾措施。

从“十万火急”电文可以看出,张广建已经认识到地震灾情十分严重,光靠本省的财力、物力是不能应对的,必须请求北京政府给予大力救助;张广建对灾民的悲惨处境非常同情,心情很是沉痛;省府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如设立筹赈公所、倡捐集资、提取公款急购御寒衣被、分发仓粮、准许重灾各县截留应缴款项立办急赈、电令各镇、道集款分发等等也都是适宜的。

“十万火急”电文也暴露了省府救灾存在的突出问题:大震后十余天,一些地方的通信与交通仍未恢复,灾情尚且不明;省府要员无一人亲临极重灾区视察,指导救灾,更没有派出军人与医务人员救灾;灾民急需的救灾物资严重匮乏,致使灾民无衣、无食、无住、无医,面临着被饿死、冻死,或病死,甚至为狼、狗所吞噬。

张广建未等北京政府答复,于次日(29日)又与省议会正、副议长暨全体官吏、绅民联名给北京政府各部、院、署、各省督军、省长、议会、商会、报馆发出通电,通电内容除最后一段呼吁全国官民“尽恤邻之谊,发起义赈”之外,与“十万火急”电报的内容基本相同。

社会各界积极响应

北京政府各部门并没有快速回应“十万火急”电报和通电,既没派主管官员到灾区视察灾情,协助救灾;也没有派出军人与医疗人员救援灾区;内务部直到1921年1月6日才将通电电文译出;内务部督办赈务处直到3月上旬才同意将甘肃省震灾与北五省旱灾并列,从优颁帑银6万元给甘肃,但到了5月底仍未见拨交分文;4月20日,督办赈务处才电复甘肃省准许将一成税捐、二成扣俸截留,并免应摊公债;5月下旬,督办赈务处才允许从交通赈灾捐款中拨出2万元给甘肃;7月初,督办赈务处才商准甘肃省烟酒局代拨赈款1万多元。

与北京政府各部门的反应迟缓不同,通电得到了国内社会各界的快速响应。1920年底,以前总统黎元洪为首的84位各界名人(包括张謇、张作霖、曹锟、阎锡山、吴佩孚、熊希龄、梁士诒、胡适、陈垣等)在北京发起成立了“甘肃震灾救济会”,会址设在宣武门外大街165号。甘肃震灾救济会还制订了组织章程、办事规则。组织章程共6章11条,第一章第一条明确规定“本会以筹赈甘肃地震灾民为宗旨”;办事规则规定“本会设文书、会计、交际、调查、庶务五股分理事务”;本会设“干事长一人、副干事长一人”,“各股设主任各一人,副主任一人或二人,各股职员无定额。”甘肃震灾救济会职员共55人,由柴春霖任干事长,苏源泉任副干事长。

柴春霖(1888—1952),字东生,甘肃兰州柴家台人,清华学校毕业后留学美国威斯康逊大学,获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政法大学教授;1921年初弃教离职,专事甘肃震灾救济事务。

1921年3月上旬,柴春霖陪同北京国际统一救灾会的外籍员工约瑟夫·W·霍尔与约翰·D·黑斯,进入甘肃地震灾区,调查各地灾情。柴春霖到达兰州后,又多方联络当地的中外人士,组成了“甘肃震灾华洋救济会”,主持招募民夫,“以工代赈”疏通灾区被壅塞的河道。霍尔与黑斯于5月下旬回到北京。几天后,他们便向公众展示了拍摄的震灾照片,并在广场放映了震灾记录影片。震灾照片和影片证实了“十万火急”电报的内容,加深了民众对甘肃震灾的了解,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救灾热情并纷纷捐款。这次活动所得捐款收入全部被送往甘肃灾区。

与此同时,旅京陇右公赈会、驻京甘肃赈款经理处、北京华北救灾协会、旅沪甘肃震灾救济会、上海公赈会、上海甘肃震灾奖券局、汉口慈善会、吉林义赈会、日本东京同乡会等民间救灾组织相继成立,共同为甘肃灾区募集捐款。

据主持甘肃震灾筹赈处的刘尔炘(1865-1931)《辛壬振灾记》记载:上海甘肃震灾奖券局募集捐银74493两,驻京甘肃赈款经理处募集捐银62453两,甘肃震灾救济会募集捐银25057两,旅京陇右公赈会募集捐款23869两,北京华北救灾协会募集捐银7100两,吉林义赈会募集捐银2130两,甘肃省商会募集捐银1038两,汉口慈善会募集捐银712两,日本东京同乡会募集捐银699两,旅沪甘肃震灾救济会募集捐银99两。新疆、浙江、广西、黑龙江、四川等省府也募集了不少捐款,其中以新疆捐银最多,为33000两。

外省及省内一些政府官员也慷慨解囊:徐世昌大总统捐银7100两,滨江道尹董佑岑捐银1531两,甘肃前省长张广建(1921年初被免职、离开甘肃)捐银1079两,察绥王巡阅使、安徽张都军与聂省长、广西谭都军各捐银710两,新疆财政厅长潘震捐银396两,杭州卢督军和浙江沈省长捐银356两,山西代县知事郭吉人捐银213两;宁夏都统马福祥捐银2130两,陇东镇守使陆洪涛捐银596两,安肃道尹杨思捐银462两,肃州镇守使张永桂捐银334两,甘肃教育厅长阎士璘捐银213两,甘肃政务厅长洪延祺捐银208两,永昌县长恩纶、碾伯县长周嵩寿各捐银347两,宁定县长李承绂捐银267两,大通县长邓毓桢、临潭县长黎之彦、武威县长孙耀章、环县县长欧阳震各捐银208两,驻陕征收局长张景星、凉州征收局长孙世铨、湟源县长陈泽藩、镇原县长张诒、玉门县长袁泰各捐银139两……此外,不足百两的捐银者还有很多。

许多中外新闻媒体,如《中国民报》、《时报》、《申报》、《晨报》、《锡报》、《新无锡》、《民国日报》、《顺天时报》、《盛京时报》、《西京日报》、《南京日报》、《大陆报》(英文)、《字林西报》(英文)等,都连续不断地报道了甘肃地震灾情和社会各界捐款救灾信息,其中尤以《中国民报》报道内容最早、最多。中外新闻媒体的积极参与,广泛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各界对甘肃地震灾区的救助。

1920年7月,直皖战争以皖系军阀败北而结束,皖系军阀段祺瑞被迫辞去国务总理职务。因张广建也是皖系(安徽合肥)人,甘肃省内的一些回族将领和士绅便乘机提出“甘人治甘”的主张,掀起了易督风潮。段祺瑞辞职后,北京政府完全由直奉军阀掌控,虽然没有接受“甘人治甘”的主张,却顺应了易督风潮,于1921年元月中同时免去了张广建的督军与省长两职,任命陇东镇守使陆洪涛(1866-1927,江苏铜山县人)为甘肃督军,任命兰山道尹陈誾为甘肃省长。这种临阵易帅的错误做法,极大地妨碍了省府救灾举措的实施,成为灾区灾情进一步加重的一个主要因素。

海原8.5级地震震中碑

猜你喜欢
震灾灾情救灾
航母救灾
2022年6月全球灾情
2021年12月全球灾情
长庆油田:灾情就是命令
海地“无法喘息”
防汛救灾 应急先锋冲在前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灾情再显城市短板
古代震灾及政府应对措施——以西汉关中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