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应对城市雪灾的经验

2013-09-22 03:58辽宁省凌海市工商局徐艳文
城市与减灾 2013年1期
关键词:雪灾雪车积雪

辽宁省凌海市工商局 徐艳文

每年到了冬季,雪灾成了危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最大敌人。然而,如何应对这种自然灾害、减少雪灾给城市带来的损失,各国从防灾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

俄罗斯:三招儿除积雪

俄罗斯冬季寒冷而多雪,一场大雪常使路面积雪达到1尺多厚。在摄氏零下20多度的低温下,积雪仅靠喷洒融雪剂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每当大雪降临,俄罗斯有关部门就出动多台四轮推雪车,将主干道上的积雪向路两侧推。被推雪车推过的道路上仍会留下残雪,接下来他们就往路面上撒融雪剂,最后再撒一层黄沙。待路面上的残雪化尽、沙子被晒干后,由专人扫起来堆在路边,以备下次再用。对除雪的范围和区域,以及违规的处理办法,俄罗斯都有明确规定。

美国:提前作准备

美国应对雪灾的普遍做法是提前做好准备。暴风雪来临前,当地政府会建议居民将车辆停放在远离主干道的场所,以方便扫雪人员清理主要路面。如果把车辆停靠在主要街道阻碍政府、卫生和商业部门交通,司机将面临250美元罚款的处罚,同时还得自掏腰包支付拖车费用。政府还规定环卫工人要坚守岗位。波士顿等东部主要城市,会为需要者提供栖身之地。费城市政府敦促当地居民查看近邻的老年人,确保其温饱,且生活不受暴风雪的影响。

加拿大:社会总动员

加拿大冬季漫长,各省市都设有专门的清雪机构,并与私人清雪公司协作防灾。清雪基本靠机械化作业,每个城市都配有铲雪车、撒盐车、融雪车、扬雪机、运雪车和除冰车等设备。加拿大清雪有轻重缓急之分,优先清理的道路是高速路和城市主干道,其次是高速路辅路、公交路线和有坡路段,最后才是其他街道。专门人员每年12月到次年3月密切注视天气预报,并在所辖范围内24小时巡逻,实时监控路况,一遇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为把暴风雪的影响降到最低,加拿大注重调动全社会力量。环境部网站每天分时段公布各地市详细的天气预报,还提供未来一周的每日天气预报,及时发布暴风雪等极端天气警报。同时,各省市都设有免费实时路况信息热线,电台和电视台一般是每隔半小时播报一次当地天气和路况情况,各省市也都把清雪的预算、作业程序和标准以及投诉电话等公布到官方网站上,以供公众监督。

加拿大居民也有清雪的习惯,他们有专用的工具,如塑料做的雪锹,面积较普通板锹宽而短,专门对付厚而轻的积雪。加拿大的法律规定,居民必须把自家门口人行道上的积雪铲净。一旦有人告到政府,除雪专员会张贴通知提醒。如在规定时间内未清除,便会出动清雪队清理,费用由业主承担。根据法律,私宅门前人行道若有路人摔伤,也要由业主负责。

瑞士:监测水平高

瑞士是世界著名滑雪胜地,也是雪崩频发的地方。为此,瑞士境内不少滑雪场都设立了防护、监控及警报系统。位于达沃斯的瑞士联邦冰雪和雪崩研究所,是世界上仅有的两家专门研究所之一。这个研究所在阿尔卑斯山地区设立了多个远程自动观测站,站内配备测量风速、积雪厚度和温度的仪器。观测站收集到的数字传送到达沃斯后,研究所人员进行分析,每天两次向公众发布雪崩预警报告。

瑞士一家体育公司向滑雪爱好者推出一款名为“生命包”的气囊式滑雪服,类似救生衣。遇到雪崩时,使用者只要拉下充气装置的拉绳,气囊就开始充气,确保使用者头部不会受到猛烈撞击(据统计,雪崩遇难者约有20%的人死于撞击造成的昏迷)。这套气囊式滑雪服重3000克,颜色鲜艳,便于救援人员搜寻。另外,使用者一旦被埋雪中,气囊中储存的150升空气可作氧气补给,延长人的存活时间。

瑞典:法规保安全

瑞典的冬季有时一周有四五场降雪,但交通从未因下雪出过问题。每次下雪后,凌晨3到6时,市政部门会派专门的扫雪车清扫路面,保证交通畅通。每年的11月1日到第二年的4月1日,政府规定每辆汽车都使用表面布有铁钉的轮胎,这种轮胎在雪地上可以轻松爬坡。在规定时间不使用这种轮胎的汽车,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不予理赔。在铁路方面,国家规定一旦下雪,铁路沿途省市,负责各自区域的积雪清扫工作。

德国:科普助减灾

德国的灾害预防机制由多个担负不同任务的机构组成。救灾所需的经费,主要由保险公司、红十字会、教会和慈善机构承担,联邦政府承担的部分相当有限,但德国也相当重视普及、加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在中小学经常开展灾害预防教育。同时,德国还重视环境管理与生态保护工作。

法国:保险唱主角

法国经常遭遇雪灾,在救灾过程中强调公众知情的重要性。灾害发生后,政府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法国气象部门建有气象预警机制,并发布全国“气象安全图”。他们将天气情况划分为四个安全等级,每天至少更新两次。除通过互联网外,气象部门还通过电话应答和电子查询系统自动播出危险警告,并向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提供气象信息,发出警报。

法国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由三部分构成:一是风险预防,由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部负责规划的制定。二是公众安全,由国家紧急事务办公室负责灾后救援。三是灾害损失补偿,由财政部和商业部负责。值得一提的是,法国有发达而成熟的自然灾害保险制度,居民可以对自己的不动产等进行保险。这样灾害来临时,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减轻了国家在自然灾害中的责任。

英国:预警是重点

英国应急防灾机制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建立。一旦发生大风、暴雨、暴雪、浓雾和大面积冰霜等自然灾害,政府会调动所有应急机制提供急救和支援。英国气象局将“全国恶劣天气预警服务”作为工作重点,该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因特网、电台和电视台向全国13个区域提供极端天气信息。

日本:自救有良方

相比台风、海啸、地震,雪灾在日本人眼里只是小灾,在北海道和北陆等东北部地区雪灾比较常见。日本北方人的汽车后备厢里,少不了轮胎防滑链,而当地政府在雪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定时出动推雪车,保证交通干道畅通。在日本北方,房顶都造得瘦削,以避免积雪压塌房顶。

而在日本南部,降雪也会造成问题。因为雪下到地面即化,于是路面积水,继而可能结冰,这是日本冬季交通的大敌。不幸的是,日本地势崎岖,颇多坡路桥梁,使这种危害越发严重。日本人为此研制出了一种除冰车,但更实用的方法却在路边:他们在公路多坡、桥的地方,放置一个个黄色的塑料箱,造型像救生艇,标有“自由取用”字样。每年一到下雪天,当地人就带着塑料桶,用铁锹从箱子里取出一些白色晶体。这些晶体是化冰剂,主要成分是盐。原来,这是由于日本住宅拥挤,许多小路极为狭窄,政府清除冰雪的车辆难以到达。免费把化冰剂交给居民自己去撒,使政府实际节省了扫雪的人工费。

猜你喜欢
雪灾雪车积雪
青海海西地区近41年雪灾时空分布特征
基于雪车启动能力的车撬赛道分级研究
冬奥会项目介绍:钢架雪车
雪地里的一叶小舟—雪车
我们
大粮积雪 谁解老将廉颇心
积雪
2000~2014年西藏高原积雪覆盖时空变化
历史时期以来山西省雪灾特征与气候变化
机场除雪利器——OSHKOSH P系重型除雪车模型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