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乌兰柴达木绒山羊流产原因调查

2013-09-23 03:45张长英许显庆
中国兽医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布鲁菌柴达木绒山羊

张长英,许显庆

(青海省乌兰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 乌兰817100)

近年来,乌兰县柴达木绒山羊怀孕母羊流产现象普遍,流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牧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掌握我县柴达木绒山羊流产情况,分析研究流产原因,科学制定防制措施,我们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对全县3个牧业镇11个牧业村部分怀孕母山羊进行了流产情况调查,找出了我县柴达木绒山羊流产的主要原因,制定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乌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柴达木盆地东北部,隶属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县,县辖4镇38个行政村,牧业村11个,农牧村27个,全县草场总面积约770318.3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约474770.6公顷。乌兰县属于高寒大陆性气候,平均海拔2 960m,年平均气温3.5℃,平均降水量159.3mm~197.6mm,无霜期90~97d。长期以来,由于羊绒价格居高不下,农牧民群众对饲养绒山羊情有独钟。2011年全县饲养各类草食畜52.8万头(只),其中柴达木绒山羊14.6万只,占27.7%,产羔7.4万只,羔羊存活率达89.2%。乌兰县是柴达木绒山羊的主要育成地和主产县之一。目前,本县柴达木绒山羊生产性能较好,产绒量成年公羊350~470 g、母羊300~370g,体重成年公羊25~40kg、母羊20~25kg。由于品质优良,绒价较高,柴达木绒山羊是我县牧民群众主要的经济来源。

2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随机选择乌兰县柯柯镇、铜普镇、茶卡镇3个牧业镇11个牧业村自然放牧的柴达木怀孕绒山羊2 691只,其中柯柯镇1 098只,铜普镇921只,茶卡镇672只。在2010年10月~2011年3月期间进行流产情况调查。

2.2 调查方法 采用实地跟踪调查、与牧民座谈、查阅县镇兽医站门诊资料和实验室血清学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怀孕母山羊流产情况调查。对调查结果按地区、月份归类统计,分别计算出流产率。根据调查结果和流产率的不同,结合当地气候、草场、饲养管理等实际情况分析研究流产原因。随机选择流产母山羊300只,流产后空腹颈静脉采血,待血清析出收集后经-20℃冷冻,送海西州兽医站实验室进行布鲁菌病(试管凝集反应)和衣原体病(间接血凝试验)抗体检测,检测出这两种病的阳性率,分析判断对柴达木绒山羊流产的影响。

3 结果

3.1 本次共调查柴达木怀孕母山羊2 691只,其中流产母羊有518只,流产率为19.25%。调查结果显示,我县3个牧业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怀孕母山羊流产,其中铜普镇流产率最高,达到26.06%,茶卡镇次之为22.62%,柯柯镇最低为11.48%。各镇具体流产情况见表1。

表1 各地区绒山羊流产情况

3.2 据对2010年10月~2011年3月期间各月份怀孕母山羊流产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柴达木绒山羊在10月至翌年3月均会发生流产,但在12月、1月、2月流产率较高,尤其是1月份流产率最高,达到27.49%。各月份具体流产情况见表2。

表2 10月~翌年3月各月份流产情况

3.3 在300只流产母山羊中布鲁菌病和衣原体病血清阳性数有35只,阳性率为11.67%。检测结果显示,衣原体病血清呈阳性的占流产母羊的22.67%,布鲁菌病血清呈阳性的占流产母羊的0.67%。

4 流产原因分析

4.1 从各镇怀孕母山羊流产情况看,铜普镇怀孕母羊流产率较茶卡镇和柯柯镇分别高出3.44和14.58个百分点,茶卡镇较柯柯镇高出11.14个百分点。铜普镇和茶卡镇的怀孕母山羊流产率要明显高于柯柯镇。这主要是各地区间因气候差异较大而造成的。我县铜普镇牧区属于脑山地区,海拔高,冬春季降雪频繁,霜冻早,气候寒冷,怀孕母羊经常在冰天雪地里采食牧草,受冰雪寒冷刺激而导致流产率较高。茶卡镇处于风口地带,气温较低(较全县平均气温低2.3℃),常年冷风不断,尤其是山羊怀孕的冬春季节寒风刺骨,由于受寒风侵袭而导致流产率较高。而柯柯镇位于浅山地区,无霜期长,下雪天少,气候温暖,草场面积大,放牧环境好,在气候、草场、草质、营养等方面要明显好于铜普镇和茶卡镇,怀孕母羊流产率相对较低。

4.2 从10月~翌年3月各月份流产情况看,怀孕母羊流产主要集中在12月份、1月份和2月份,尤其是1月份更为突出。这主要与气候和营养两方面有关。从气候方面分析,12月~翌年2月是乌兰县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冰雪天气多,气候寒冷多变,昼夜温差大,而且一月份为最低温月,月均温为零下12.4℃,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27.7℃。采食冰雪牧草、低温寒冷引起的应激反应是怀孕母羊流产的主要原因。从营养角度分析,本县母山羊在8~10月份为配种期,在1~3月份为产羔期,12月~翌年2月期间大多数怀孕母羊怀孕期达到3.5~4.5个月,正是胎儿快速发育需要营养的高峰期,而且这一时期正逢枯草季节,青黄不接,草质差,营养成份缺乏,造成机体入不敷出,胎儿发育不良,引起怀孕母羊流产。另外,近年来本县草食畜存栏总数达到50多万头(只),根据产草量测定和以草定畜标准,本县草场理论载畜量为28万~30万只羊单位,草食畜超载率达到80%以上。由于牲畜超载、草场退化、产草量低、牧草紧张、营养不足和羊只争食导致困乏、消瘦和体力下降,也是引起母山羊流产的一个重要方面。

4.3 本次从流产母羊中布鲁菌病和衣原体病检测情况看,衣原体病感染率较高,达到22.67%,布鲁菌病阳性率为0.67%,在稳定控制区标准内。布鲁菌病曾经是引起怀孕母羊流产的主要疾病。本次检测结果说明,本县布鲁菌病经过连续多年的检疫、监测、淘汰等措施,防制效果明显。目前衣原体病是引起我县怀孕母山羊流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关部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将衣原体病摆上与布鲁菌病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防制。

4.4 在与牧民座谈时经牧民反映,因饲养密度过大、进出圈挤撞、吃饱饮水后奔跑、公母羊混群公羊爬垮、放牧跌倒等饲养管理不当而导致母羊流产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次调查虽未对其进行统计,但这也是引起怀孕母羊流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5 防制措施

综上所述,乌兰县柴达木绒山羊流产的主要因素有气候应激、营养缺乏、疫病感染、管理不当等。根据调查结果和当地实际,只要采取因地制宜、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防制流产的发生。一是强化保暖措施。充分利用已建的畜用暖棚设施,提高畜用暖棚利用率,发挥暖棚养殖效益。在冬春天气寒冷、骤变、下雪时,将怀孕母羊放在暖棚中饲喂,同时做好通风、防寒、卫生、消毒等管理措施。二是加大补饲力度。在冬春枯草季节,对怀孕母羊补喂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饲料。留足用好围栏草场,将怀孕母羊适时放在围栏草场中放牧,以提供充足的草料。三是加强疫病检测。严格执行兽医卫生制度,认真做好动物卫生检疫工作,定期对布鲁菌病、衣原体病、弓形体病等引起绒山羊流产的传染性疾病进行血清学检测,检出阳性的及时淘汰,全面做好染病种公羊和生产母羊的净化工作。四是核减超载牲畜。按照生态畜牧业建设要求,结合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加大牲畜出栏和流通力度,核减超载牲畜,使草原放牧牲畜控制在理论载畜量以内,在保证怀孕母羊采食量的同时,提供良好的放牧环境。五是加强放牧管理。公母羊分群放牧和圈养,在平时放牧时,对怀孕母羊进行重点保护,防止挤压、碰撞、外伤、奔跑等情况发生。

猜你喜欢
布鲁菌柴达木绒山羊
江西省布鲁菌分离株的鉴定及分子特征分析*
新华指数 新增岢岚绒山羊
我国绒山羊种质资源、产绒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布鲁菌基因缺失株ΔVceA的感染特征研究
辽宁绒山羊春季放牧植物中毒防治
柴达木映画
柴达木映画
柴达木映画
广西羊种布鲁菌病菌株种型鉴定及评价
辽宁绒山羊养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