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中药对鸡白痢沙门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

2013-09-23 03:45张德显陈耀楠南汇珠杜婷婷付喜爱刘明春
中国兽医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沙门乌梅白痢

张德显,陈耀楠,南汇珠,杜婷婷,付喜爱,刘明春

(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辽宁 沈阳110866)

沙门菌(Salmonella)属于肠杆菌科沙门菌属,是人和动物肠道中形态、培养特性、反应和抗原结构相似的革兰阴性菌。沙门菌中某些特定的血清型能够引起鸡的沙门菌病,对养鸡生产及食品卫生具有较大危害。常常采用抗生素治疗鸡的沙门菌病,但是耐药性的产生已经使许多抗生素降低或失去治疗作用,因此迫使研究者寻找新的药物对耐药菌引起的疾病进行治疗。中药以其残毒低、能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而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本试验对10种中药对分离鸡沙门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检测和筛选,为临床合理用药、有效防治鸡沙门菌病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中草药 大青叶、鱼腥草、黄芩、黄连、穿心莲、黄柏、乌梅、大黄、金银花和连翘,均购自沈阳南塔大药房;氧氟沙星,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1.1.2 培养基 MH肉汤和 MH琼脂培养基,均购自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按说明书配制。

1.1.3 菌株 鸡白痢沙门菌分离自沈阳郊区各鸡场,由本实验室分离鉴定并保存。

1.2 方法

1.2.1 菌液制备 将已鉴定、保存的沙门菌活化后,接种于3mL MH培养基,37℃恒温培养18h,用麦氏比浊法调整菌液浓度为105~106CFU/mL。

1.2.2 中药煎煮液的制备 采用水提法,10种中药各取50g加蒸馏水500mL室温浸泡30min后煮沸,煮沸后文火煎煮1h,8层纱布过滤,滤渣加水250mL煮沸30min,合并2次滤液,在水浴锅内70℃浓缩至50mL,即得浓度为1g/mL的药液。药液装入盐水瓶中,流通蒸汽灭菌30min,放入4℃冰箱保存备用。

1.2.3 体外抑菌试验

1.2.3.1 药敏纸片的制备 将用打孔器打好的直径为6mm的小滤纸圆片装入青霉素小瓶内,每100片为一瓶高压灭菌,在无菌操作台内取1mL药液浸泡青霉素小瓶内的纸片,充分浸泡,在超净台内放置24h,晾干置4℃冰箱内保存备用。

1.2.3.2 抑菌试验 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国家标准(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具体方法见参考文献[1]。

1.2.3.3 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的测定 根据单味中药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选取对沙门菌具有较好抑菌效果的单味中药,并测定其MIC值。将制备好的乌梅醇提物按比例加入50℃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最终培养基含有水提物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0、5.5、5.0、4.5 、4.0、3.、3.0、2.5、1.25mg/mL,倒平板,以不添加乌梅醇提物的平板作对照。将菌种涂布于各平板,37℃培养18h,进行菌落计数。同对照比较,添加有醇提物的平板的菌落数比对照平板菌落数减少90%即为MIC[2]。

1.2.3.4 pH值对不同中药抑菌效果的影响选取抑菌效果较好的几种中药,用酸、碱溶液调节中药提取液的pH值,制成pH 值分别为4、5、6、7、8、9的溶液,参照1.2.3.2方法,测定不同中药的抑菌圈直径。

1.2.4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味中药对沙门菌的抑菌效果 10种中药对沙门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10味中药对沙门菌的抑菌效果各不相同,其中,黄连和乌梅对沙门菌抑菌效果最明显,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78±2.63mm和14.58±3.45mm,黄芩、鱼腥草和金银花对鸡白痢沙门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75±1.34、8.37±1.79mm、和8.18±2.64mm;大青叶、穿心莲、黄柏、大黄和连翘中药对沙门菌抑菌效果不明显。

2.2 pH值对中药抑菌效果的影响 pH值对中药抑菌效果的影响如图1所示。在pH值为4和9时,乌梅对鸡白痢沙门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37±3.46mm和8.75±2.01mm。表明随pH值的升高,乌梅对鸡白痢沙门菌的抑菌效果降低;黄连的抑菌效果随pH值的升高而稍有增加,pH值对黄芩的抑菌效果几乎无影响。

表1 10种中药对沙门菌抑菌效果测定

3 讨论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的各种年龄鸡都可能发生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鸡白痢的发病率一般为20%~30%,死亡率高。中草药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且能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及不易产生残留等特点,在鸡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逐渐得到应用[3]。侯丽丽等使用中药制剂“地榆散”对鸡白痢沙门菌人工感染鸡进行治疗,结果表明“地榆散”的治愈率为90%,治疗效果接近氧氟沙星粉对照组[4]。刘立新等采用中药抑制剂对耐药鸡白痢沙门菌人工感染鸡进行治疗,中药抑制剂的治愈率达到70%[5]。这提示中药是治疗鸡白痢沙门菌病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防止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试验通过测定10种中药对鸡白痢沙门菌的抑菌效果,发现黄连、乌梅对鸡白痢沙门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乌梅对鸡白痢沙门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耿飞等研究发现,乌梅提取液对李斯特菌的抗菌活性较强(MIC值为0.625mg/mL),其作用机理为乌梅提取物能够作用于李斯特菌的细胞膜系统和遗传物质而抑制李斯特菌的生长繁殖[6]。本试验中,乌梅水提液对鸡白痢沙门菌的MIC值为1.83 mg/mL,与耿飞等的结果相比,抑菌效果略差,可能是由于细菌菌株不同的结果。刘梦茵等对乙醇提取物在不同pH值之条件下对蜡状芽孢杆菌等的抑菌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乌梅醇提物的最佳pH值为5~6[7]。本试验对乌梅抑菌效果的最佳pH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梅提取液在pH值5时产生最佳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为15.58±4.14mm,与刘梦茵等报道的结果一致。

本试验中,黄连和乌梅对临床分离株鸡白痢沙门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因此深入研究这两种药物对鸡白痢沙门菌的抑菌作用,对控制耐药菌的感染与蔓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另外,中药的抑菌成分复杂,受外界因素影响比较多,本试验发现,pH值对乌梅的抑菌效果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在研究中药的抗菌活性时,应考虑溶液pH值的影响。

[1] 郭积燕.微生物检验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2-69.

[2] 冯仁丰.食品实用医学检验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5-93.

[3] 张克家.中药用于防治动物传染病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兽医杂志,2007,43(5):38-39.

[4] 侯丽丽,程建国,宁炳渭,等.中药“地榆散”防治鸡白痢病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动物保健,2011,6:16-19.

[5] 刘立新,刘芳萍,李睿,等.鸡白痢沙门氏菌耐药性中药抑制剂的临床治疗效果[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1:89-91.

[6] 耿飞,王伟,周涛.乌梅提取液对李斯特菌的抑菌机理[J].食品科学,2011,32(15):88-93.

[7] 刘梦茵,刘芳,周涛,等.乌梅乙醇提取物抑菌作用及其抑菌成分分析[J].食品科学,2011,32(17):190-193.

猜你喜欢
沙门乌梅白痢
Efficacy of Wumei Baijiang prescription (乌梅败酱方) on regulatory T cells/ helper T cells Immune balance in mice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鸡白痢对鸡生产性能影响的调查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乌梅水泡脚治足跟痛
华东地区沙门菌流行病学及耐药性分析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
饮食和服务行业健康人群携带沙门菌调查
老拉肚子,喝乌梅茶
腹泻患儿沙门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