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地区警犬蜱流行病学调查

2013-09-23 03:45王望宝刘占斌包喜军刘文春叶俊华
中国兽医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贝斯警犬感染率

王望宝,刘占斌,包喜军,刘文春,叶俊华

(1.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330045;2.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江西 南昌330100)

蜱(Ticks)是依赖吸取动物血液为生的节肢动物,目前被认为除蚊子之外最为重要的人及动物疾病传播媒介,此外,蜱也是动物病原的携带和传播者[1]。通过蜱叮咬吸血,能够使人及动物感染多种病原,包括细菌、蠕虫、原虫、病毒等[2],引起人和动物莱姆病、斑点热、Q热、森林脑炎、出血热、巴贝斯虫病和边虫病等一系列疾病[3]。此外,蜱寄生于动物皮肤,能吸食大量的血液,刺激叮咬部位发炎、过敏,有时候宿主还会因为神经毒素而呈现运动功能麻痹性瘫痪[3-5]。蜱科分为3个科:软蜱科(Argasidae)、硬蜱科(Ixodidae)、纳蜱科(Nuttalliellidae),其中在中国分布有软蜱科和硬蜱科[6]。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为硬蜱科,其次为软蜱科。不同硬蜱种有着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此外,不同的蜱媒疾病的传播需要不同的蜱种[7]。因此了解不同地区警犬蜱种分布和蜱携病原对保证警犬健康极为重要。

近年来,有关警犬感染硬蜱的情况有些报道[8-10],但是调查都是集中在某些地区,调查的区域比较狭窄;对蜱携带巴贝斯虫的研究也比较少。为更全面了解警犬感染蜱和蜱携带巴贝斯虫的情况,笔者对2007年~2011年间全国20个省、4个自治区、2个直辖市的32个警犬技术工作单位的警犬进行了流行病学初步调查,并将调查材料进行了整理。此外,为有效地防治蜱病及蜱媒疾病提供参考依据,采集了21个单位的犬蜱进行了蜱种鉴定;对所采集的20个单位的犬蜱运用巢式PCR方法检测巴贝斯虫。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范围 全国20个省、4个自治区、2个直辖市的32个警犬技术工作单位的全部警犬。

1.2 调查方法 以问卷调查方式及实地调查方式对32个警犬技术工作单位感染蜱情况进行初步调查。

1.3 调查内容 调查的32个单位中,以各单位为独立调查对象。对各单位所在地理位置,近5年来警犬感染蜱存续的月份,每年感染最严重月份,以及每年感染最严重月份的感染率和带蜱指数进行流行病学初步调查。其中,以警犬体表发现蜱为感染阳性;感染率=各单位感染蜱警犬总数/各单位警犬总数,带蜱指数=各单位警犬感染蜱总数/各单位感染蜱警犬总数;每月感染严重情况以每月感染率和带蜱指数为评定标准。调查问卷中,感染率分为0%、0%~50%、50%~100%3个范围,分别用A、B、C表示;带蜱指数分为0、0~30、30~100、100以上,分别用a、b、c、d表示。

1.4 蜱种采集、保存和鉴定 2011年3~9月间选取了有蜱感染的21个警犬单位,每个单位随机挑选8头警犬及相应的犬舍,每头警犬或相应犬舍采集蜱数不少于20只,各单位采集1次,采集到的蜱放于75%酒精中,带回实验室进行蜱种鉴定。采集到的蜱在显微镜下,参照陈泽等[6]、邓国藩等[7]蜱属、种检索表从形态学上进行鉴定。

1.5 巴贝斯虫检测 2011年3~9月间选取12个省份有蜱感染的20个警犬单位,各单位采集蜱虫1次,每个单位采集饱血雌蜱30只。采集的饱血雌蜱,运用试剂盒提取DNA,针对巴贝斯虫属18SrDNA,参照文献[11]合成引物,首轮引物:Bab5(5′-AATTACCCAATCCTGACACAGG-3′)和 Bab8(5′-TTTCGCAGTAGTTCGTCTTTAAACA -3′),次 轮 引 物:Bab6(5′-GACACAGGGAGGTAGTGACAAGA -3′)和 Bab7(5′-CCCAACTGCTCCTATTAACCATTAC -3′)。运用巢式PCR扩增,PCR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测序,并将测序结果在NCBI上进行序列比对,确定巴贝斯虫种。

2 结果

2.1 感染蜱单位概况 于2007年~2011年间,调查的32个警犬单位中只有3个单位的警犬没有蜱感染史,所在地理位置为: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辽宁省沈阳市黄河北大街白山路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珠江路。其他29个单位的警犬都有不同程度感染。其所在地理位置为:海南省海口市南渡江畔、三亚市迎宾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深圳市罗湖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厦门市后溪新村、泉州市丰泽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赣州市章贡区,湖南省长沙市经济开发区,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安徽省合肥市肥西路,湖北省武穴市栖贤路,重庆市江北区,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江苏省南京市安德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大道,陕西省西安市学士路,宁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东路,山西省太原市五一路,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市寺家庄镇,山东省济南市区马鞍山路,北京市东城区,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黑龙江省伊春市乌马河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炉院街。2007年~2011年间29个单位警犬感染蜱的单位数为8~11个不等,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32个警犬技术工作单位2007年~2011年蜱感染情况调查结果统计

2.2 感染蜱存续的月份及每月感染单位数 2007年~2011年间,在有感染史的29个单位中,蜱最早在3月份出现蜱,最迟在11月份才消失;其中感染单位数较多的月份集中在5~10月。具体各月份感染蜱的单位数见图1。

2.3 五年间各单位感染最严重月份分布及感染最严重月份的感染率和带蜱指数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感染最为严重月份从5月份到10月份都有分布,其中5、6、7、8、9、10月份为感染最为严重月份的单位数分别为5、7、14、13、5、3个,由此可知蜱在夏季和秋季感染最为严重。此外,各年份最为严重月份的感染率、带蜱指数大部分在0%~50%、0~30和50%~100%、30~100范围内。各年份及各年份中蜱感染最为严重月份具体情况见表1。

2.4 蜱种鉴定 从21个单位采集到的蜱进行了蜱种鉴定,分为3个种,分别为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sanguineus)、铃头血蜱(Haemaphyszliscampanulata)和草原血蜱(Haemsphysalisverticalis)。各蜱种地理分布如下,血红扇头蜱: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四川省成都市、重庆市、湖南省长沙市、山西省太原市、河南省郑州市、江西省南昌市、海南省三亚市、万宁市、乐东县、琼中县、海口市、白沙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铃头血蜱:江苏省南京市、河北省石家庄市、江西省南昌市;草原血蜱:江西南昌市。不同蜱种低倍显微镜下的形态如图2所示。

图1 2007年~2011年间每月感染单位数

图2 三蜱种在低倍显微镜下的形态图 (40×)

2.5 巴贝斯虫感染情况 以巴贝斯虫属18SrDNA为目的片段序列进行比对,巴贝斯虫检测结果表明,20个单位采集的饱血雌蜱中,有8个单位的蜱虫携带巴贝斯虫,经基因比对确定巴贝斯虫均为韦氏巴贝斯虫。这8个单位所在地理位置及检出率为:海南省3.33%、广东省3.33%、广西壮族自治区13.3%、浙江省6.67%、重庆市26.67%。从河北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苏省、山西省、福建省和江西省的12个单位采集到的蜱虫中未检测到巴贝斯虫。

3 分析与讨论

从感染单位数、各单位警犬感染率和带蜱指数来看,所调查的32个单位在2007年~2011年间警犬感染蜱虫已相当严重。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所调查的有感染蜱史的29个单位都采取了手抓蜱、犬身杀虫剂浸泡、犬舍及犬身杀虫剂喷雾等方法相结合进行灭蜱。其中有21个单位警犬蜱得到有效的控制,8个单位蜱控制效果一般,不能彻底的杀灭蜱虫,在停药后容易再次暴发。这可能跟用药剂量、用药频率和蜱耐药株产生有关,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全国21个省、4个自治区、2个直辖市的32个警犬技术工作单位中,18个省、4个自治区、2个直辖市的29个单位的警犬近5年来有蜱虫感染史,说明蜱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蜱能适应不同气候,在不同地区生存,这同时也说明了蜱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因此为更好的控制蜱,对蜱自然条件下的生活习性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蜱类的生活史受多种生态因子的影响,其中温度和湿度对发育和生殖的影响研究较多。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可以提高蜱的代谢速度,增强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温度降低使代谢率下降,发育缓慢;湿度是影响蜱类发育的又一因子,适宜的湿度对于蜱类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12]。而本次调查发现,感染次数较多的月份集中在5~10月;感染最为严重的季节为夏季和秋季,这可能是因为夏季和秋季温度较高,湿度较大,促进了蜱的发育和生殖,从而使得警犬在夏季和秋季暴发蜱虫感染流行。

国内外蜱分类方法主要有形态学分类、细胞学分类、遗传杂交试验、生物化学分类、化学分类和分子生物学分类等方法[13],用形态学分类方法基本上可以把蜱种鉴定出来。但在运用形态学分类硬蜱属时,应该采用最新的陈泽等[6]的蜱属检索表,而邓国藩等[7]描述的蜱种检索表可以借鉴。所以本次试验中采用陈泽等[6]的蜱属检索表和邓国藩等[7]的蜱种检索表相结合用于蜱种鉴定。

从21个有感染史的警犬单位中,采集到3种蜱,分别为血红扇头蜱、铃头血蜱和草原血蜱。其中不同地区的17个单位的优势蜱种为血红扇头蜱,这也进一步证明了血红扇头蜱是一种全球分布的喜好犬为宿主的硬蜱[14]。血红扇头蜱也是一种喜好室内环境生存的蜱[15],所以在感染血红扇头蜱的单位应该着重进行犬舍的灭蜱工作。此外,在其他4个单位中3个单位采集到铃头血蜱,另一单位采集到草原血蜱,说明犬是多种蜱种的宿主。由于工作量较大,人员有限,所以此次我们只采集了21个单位的蜱进行鉴定,其他的警犬单位的蜱种有待研究。

从12个省份20个单位采集到的蜱虫体内检测巴贝斯虫,有8个单位的蜱虫检测到巴贝斯虫,12个单位的蜱虫体内未检测到,说明警犬感染巴贝斯虫的风险比较大。8个单位采集蜱虫体内检测到的巴贝斯虫均为韦氏巴贝斯虫,表明韦氏巴贝斯虫为优势虫种。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浙江省、广东省、海南省的8个单位蜱虫检测到巴贝斯虫,因此这些单位的警犬应加强灭蜱,防止巴贝斯虫在警犬中扩散;同时应对已感染巴贝斯虫的警犬做到早隔离,早治疗。

[1] Coddingtonja J A,Colwell R K,Arachnida.In:Levin SA(ed)Encyclopedia of biodiversity[M].Academic Press,New York,2001:199-218.

[2] Jongejan F,Uilenberg G.The global importance of ticks[M].Parasitology 2004:129(Suppl 1):53-514.

[3] 谭善杰.硬蜱的危害及防治[J].山东畜牧兽医,2011(4):39.

[4] 孔繁瑶.家畜寄生虫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240.

[5] 包喜军,叶俊华.蜱感染致犬麻痹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兽医杂志,2011,47(5):64.

[6] 陈泽,李思思,刘敬泽.蜱总科新分类系统的科、属检索表[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1,29(4):302-305.

[7] 邓国藩,姜在阶.中国经济昆虫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5-350.

[8] 叶俊华,刘文春,马长书,等.某警犬场犬蜱的调查与综合防制报告[J].中国养犬杂志,1997,8(4):19-20.

[9] 马玉海,杜卫东,佟卫东,等.华南军警犬体表寄生虫蜱调查及防治[J].中国兽医科技,1998(8):34.

[10]朱鸣.上海地区警犬蜱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技术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11]Wei Q,T suji M,Zamoto A,etal.Human babesiosis in Japan:isolation ofBabesiamicroti-like parasites from an asymptomatic transfusion donor and from a rodent from an area where babesiosis is endmic[J].J Clin Microbiol,2001,39(6):2178.

[12]郑洪远.长角血蜱的野外生态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13]范雄林,朱朝君.蜱分类研究进展[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8,9(5):385-387.

[14]Elen Anatriello,JoséM C Ribeiro,etal.An insight into the sialotranscriptome of the brown dog tick,Rhipicephalus sanguineus[J].BMC Genomics,2010,11:450-467.

[15]Filipe Dantas-Torres.Biology and ecology of the brown dog tick,Rhipicephalus sanguineus[J].Parssites&Vectors,2010,3:26-37.

猜你喜欢
贝斯警犬感染率
警犬是怎样“炼”成的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牛卵形巴贝斯虫吉林株HSP70基因的扩增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犬韦氏巴贝斯虫病的流行与诊断
警犬戈尔吉
警犬集体过生日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在男男性行为者不同解剖部位感染率的系统分析和Meta分析
《麦克贝斯》的悲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