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口蹄疫风险评估方法的建立

2013-09-23 03:45刘光辉闫若潜方先珍赵雪丽吴志明
中国兽医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口蹄疫一致性猪场

刘光辉,张 健,闫若潜,方先珍,赵雪丽,吴志明

(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郑州450008)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为人畜共患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随着我国规模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口蹄疫传播的风险越来越大,加之流行毒株血清型的不断改变,使得口蹄疫控制难度不断加大。笔者通过对影响疫病传播的环境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合临床经验和流行病学调查,建立了规模猪场口蹄疫风险评估方法,规定了影响规模猪场口蹄疫发生的可能风险因子及其分值,通过对这些影响因子分值的分析评估预警规模猪场口蹄疫发生风险度,从而积极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进一步提高口蹄疫综合防控能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口蹄疫发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全面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是保证评估结果科学准确的前提。本文通过搜集、整理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采取现场调查、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及现有对口蹄疫发生风险指标的研究,确定口蹄疫发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1.2 口蹄疫发生风险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总评价目标(口蹄疫发生风险)进行连续性分解以得到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在同一层,依据各个评价目标对总评价目标作用价值的大小,采用两两比较和层次分析法,分别给各评价目标赋予一定的权数,分别计算各项风险因子的组合权重系数。

1.2.1 目标层的建立及赋值 对目标树使用1~9比率标度法,自上而下分层次一一打分,建立成对比较判断优选矩阵,评分标准见表1。

以目标层中第1层子目标分层为例,评价目标成对比较优选矩阵见表2、表3。

以此类推,列出所有二层子目标的成对比较优选矩阵。

1.2.2 组合权重系数的计算

表1 目标树图各层次评分标准

表2 第一层风险因素成对比较判断优选矩阵

表3 第二层风险因素成对比较判断优选矩阵

1.2.2.3 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系数(Ci)

组合权重系数(Ci)=每一层子目标的权重值×该子目标上一层目标的权重值。

1.2.3 权重系数的可接受性检验

1.2.3.1 一致性指数 在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归一化权重系数后,应检验所计算得的权重系数是否符合逻辑,即检验各指标的相对优先顺序有无逻辑混乱,通常用一致性指数(CI)检验所计算得的权重系数。一般认为,当CI<0.10时,可能无逻辑混乱,

即计算得的各项权重可以接受。一致性指数的计算

1.2.3.2 随机一致性比率 为了度量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还需进行随机一致性比率检验。表4是1~9阶判断矩阵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数RI的理论值(已知的)。

表4 1~9阶随机一致性指数RI的取值

对于1,2阶判断矩阵,RI只是形式上的,因为1,2阶判断矩阵总具有完全一致性。当阶数大于2时,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数CI与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数RI之比称为随机一致性比率,记为CR;公式为:

通常,当随机一致性比率CR小于0.10时,即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就需要调整判断矩阵,并使之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1.3 综合评分指数的确定 根据各种不同的风险因子在口蹄疫发生过程中所起作用的重要程度即组合权重值,再结合各项指标在实际生产中操作与执行的严谨程度(按百分率计算),按综合评分指数GI的公式计算出综合评分指数,即风险评估值,根据风险评估值的大小,确定该猪场发生口蹄疫的风险性大小。GI的公式:

2 结果与分析

2.1 确定了口蹄疫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通过收集和整理现场调查、问卷调查、专家咨询以及上网所获得的信息和资料,根据口蹄疫发生、发展和流行的实际情况,结合专家及相关人员的建议,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措施3方面,确定了口蹄疫发生的各类风险因子。初步确定将影响口蹄疫发生的风险因子分为关键因子和普通因子两大类,其中关键因子有3项,普通因子有8项一层因子、34项二层因子。

2.2 确定了口蹄疫风险评估各项指标权重系数采用两两比较和层次分析法,分别给各项指标赋予一定的权数并计算各项风险因子的组合权重系数,通过一致性指数和随机一致性比率检验,本研究初次选定的指标以及各指标权重系数是合理的,是可接受的。

2.3 建立口蹄疫风险评估方法,确定了口蹄疫风险评估标准

2.3.1 关键因子 (1)健康带毒即口蹄疫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阳性。(2)未免疫口蹄疫。(3)猪场所在地及周边当前存在口蹄疫疫情。

2.3.2 普通因子

2.3.2.1 场址、布局与设施设备 (1)场址:养殖场与屠宰厂/畜产品加工厂及其他养殖场的距离是否在2 000m以上;与主干道或居民区的距离是否在1 000m以上;上风向3 000m以内是否有屠宰场、养猪场。(2)布局:养殖场周围是否有符合防疫要求的围墙或防疫沟;围墙外是否建立绿化隔离带;场区入口处是否设明显的警示标志;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是否严格分开且界限分明;配种舍、妊娠舍、产房、带仔母畜舍、保育舍、育成舍是否依次沿着顺风向建设;道路是否硬化,场内净道和污道是否分开且无交叉;展示厅和装畜台是否建在生产区边缘并设有专用出口。(3)设施设备:养殖场及隔离舍的出、入口处是否设有符合要求的消毒池、消毒通道、更衣室;是否有废弃物(粪便、污水、垫料等)无害化处理设施;是否有防鼠、防风、防盗设施;是否有存放饲草、饲料的专用场所;是否有场内专用运输车辆。

2.3.2.2 饲养管理 养殖场是否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如需引种,引入后是否对其采取符合规范要求的消毒、隔离、观察、检测等措施;饲料是否符合营养要求;牲畜的营养状况是否良好;饲养密度是否合适;与其他畜禽是否混养;垫草、垫料是否符合要求。

2.3.2.3 隔离消毒 养殖场是否设有用于动物采样和处理的场地;是否选用口蹄疫病毒敏感的碱性或酸性消毒药进行消毒,并且定期交替更换不同的消毒药;是否对外围环境坚持1周消毒1次,舍内的走廊、过道等是否坚持1周消毒两次,产房、保育舍等是否保持1周3次的带畜消毒;每次消毒是否彻底;消毒方式是否正确;发现疑似口蹄疫感染或死亡的动物,是否及时将其与其他动物进行隔离;对患病动物停留过的地方和污染的器具是否进行消毒;动物入场运输所使用的车辆、饲料、垫料、排泄物及其他被污染物料等在动物运抵饲养场后,是否进行彻底消毒。

2.3.2.4 免疫 养殖场是否制定有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是否按免疫程序及时免疫;是否选择与流行毒株相同血清型的口蹄疫疫苗用于预防接种;疫苗的储存是否符合要求;疫苗的接种方法、剂量是否符合要求;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是否合格;其他主要动物疫病疫苗免疫抗体水平是否在有效保护范围内。

2.3.2.5 监测与净化 养殖场是否制定有科学的监测方案;是否定期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是否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疑似疫情是否及时上报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并按有关规范处置;是否对其他主要动物疫病进行净化。

2.3.2.6 无害化处理 养殖场对病死牲畜、扑杀牲畜及其产品、排泄物以及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垫料、饲料和其他物品是否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清洗所产生的污水、污物是否进行无害化处理。

2.3.2.7 疫病流行状况 养殖场3年内是否发生过口蹄疫;养殖场目前是否有其他动物疫病流行;养殖场周边地区3年内是否发生过口蹄疫;养殖场周边地区目前是否有其他动物疫病流行;是否处于口蹄疫发生的季节和周期内。

2.3.2.8 传播媒介(途径) 是否存在野生动物迁徙的影响;养殖场周围1km范围内是否有易感动物及其产品的运输、交易发生;是否存在养殖场间相互联系的影响;是否存在风媒传播的风险。

2.4 口蹄疫风险评估结果的判定 依据口蹄疫发生的特点,确定本次评估只做定性分析,不做定量分析但评估的结果仍然依据现场实际得分,基本原则是高分高风险即评估所得分值越高其发生口蹄疫的风险就越大。最后对该病的发生风险等级分为四级,即较高风险、中等风险、较低风险和无风险。所列关键因子不计权重值,为优先评估因子,存在任一项,在综合评定风险级别上就定为高度风险。普通因子综合评估指数在70以上者,评估为口蹄疫发生风险度较高;综合评估指数在40~70之间者,评估为口蹄疫发生风险度中等;综合评估指数在40以下者,评估为口蹄疫发生风险度较低;综合评估指数为0者,评估为无口蹄疫发生风险。

3 讨论

风险评估是以科学为基础,对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或结果进行逻辑判断的过程。通过对影响疫病传播的环境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历史临床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判断是否有疾病暴发的可能,及时地发出警告,而在规模养殖场传染病控制方面尚未见相关报道。本文以多指标综合评定法作为主要评估方法,具体采取层次分析法和两两比较法,成功的建立了规模猪场口蹄疫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科学、合理、易于实施操作,可对规模猪场口蹄疫发生的风险度进行科学评价,促进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控制口蹄疫的发生。

通过大量临床试验及应用证明,该方法可对规模化猪场口蹄疫的发生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预警预报,帮助规模化猪场及时对影响口蹄疫发生的各项风险因素进行改进,并及时采取其他相关防控措施,如通过规范饲养管理,完善生产记录、建立健全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筛选并优化了免疫程序、对疫病监测工作开展不到位的养殖场帮助其制定并完善监测方案并实施监测等措施,实施结果不仅大大提高了实施群体的口蹄疫抗体合格率,改善了口蹄疫免疫保护效果,显著降低了口蹄疫的发生率,同时也有效降低了其他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率,提高了畜群整体生产性能。

[1] 李伟.口蹄疫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及防控措施[J].甘肃科技,2009,25(2):152-154.

[2] 冯俊吾,潘志荣.口蹄疫流行现状的分析及防控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08(3):100-101.

[3] 黄双辉.猪口蹄疫病的综合防治[J].广东饲料,2008(4):43-45.

[4] 吴志明,张志凌,王功民,等.口蹄疫综合防控与环境控制问题[J].动物医学进展,2009,30(06):102-104.

[5] 白玉坤,韩庆安,王增利,等.规模猪场口蹄疫风险评估[J].中国动物检疫,2009,26(03):15-17.

[6] 王功民.规模养殖场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口蹄疫一致性猪场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对历史课堂教、学、评一体化(一致性)的几点探讨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口蹄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