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4例

2013-09-26 02:35蔡洁武林哲聪林高翔郑武定
中医研究 2013年8期
关键词:石楠痛风性高尿酸

蔡洁武,林哲聪,林高翔,郑武定

(揭阳市人民医院,广东揭阳522000)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发的急性关节炎、痛风、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该病常用西药有秋水仙碱、别嘌呤醇、吲哚美辛、苯溴马龙和ACTH及强的松等[1],但剥脱性皮炎、骨髓抑制等严重副作用发生率较高[1],使得临床运用受到一定限制。2005年8月—2012年10月,笔者采用加味石楠汤联合西医基础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4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门诊就诊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其中男61例,女3例;年龄30~63岁,平均(43.22±2.73)岁;病程 2 ~12 a,平均(4.78 ±1.73)a;初次发作10 例,2 次发作25 例,多次发作29例;发作时部位于第一跖趾关节28例,踝关节12例,膝关节4例,指关节3例,多关节17例;有家族史12例;有诱发因素48例。对照组64例,其中男60例,女4例;年龄29~64岁,平均(42.60±3.12)岁;病程1 ~11 a,平均(4.37 ±1.35)a;初次发作12例,2次发作27例,多次发作25例;发作时部位于第一跖趾关节30例,踝关节13例,膝关节5例,腕关节2例,多关节14例;有家族史10例;有诱发因素5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按照《内科学》[2]中痛风的诊断标准。①男性和绝经后女性血尿酸>420 μmol/L,绝经前女性>350 μmol/L,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②中老年男性出现特征性关节炎表现、尿路结石或肾绞痛发作,伴有高尿酸血症,考虑痛风。③关节液穿刺或痛风石活检证实为尿酸盐结晶,可作出诊断。④结合X线片、CT或磁共振扫描检查,可明确诊断。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25~70岁,急骤起病,关节红、肿、热、痛者,可纳入试验病例。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病例标准者;②有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③晚期关节重度畸形、僵硬、丧失劳动能力者;④血液病、淋巴系统增生性疾病、骨髓瘤、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噻嗪类利尿药等原因所致的继发性痛风患者;⑤并发严重脑血管、心血管、肝及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⑥对试验用药过敏及过敏体质者。

4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取一般治疗:嘱患者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控制总热量摄入,低嘌呤饮食,禁止饮酒;多饮水,每日2 000 mL以上。

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片(由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7.5 mg,每日1次,饭后服;碳酸氢钠片(由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日3~6 g,每日3~4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石楠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石楠叶10 g,薏苡仁20 g,牵牛子5 g,槟榔5 g,续断10 g,赤芍 10 g,赤小豆20 g,陈皮10 g,当归10 g,麻黄10 g,杏仁10 g,五加皮10 g,川牛膝10 g,木瓜20 g,独活10 g,萆薢 15 g,杜仲 10 g,黄柏 10 g,苍术 10 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禁用其他止痛及影响尿酸的药物。

5 观测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观测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等。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x)±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 Wallis H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7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标准。近期治愈:关节红、肿、热、痛消失,血尿酸恢复正常。显效:关节红、肿、热、痛消失,血尿酸接近正常。有效:关节红、肿、热、痛明显减轻,血尿酸明显下降。无效:关节红、肿、热、痛稍有改善,血尿酸下降幅度较小或无变化。

8 结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治愈率对比,经Kruskal Wallis H非参数检验,H=6.43,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8.2 两组治疗前后ESR、UA和CRP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ESR、UA和CRP对比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ESR、UA和CRP对比 ±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组 别 例数 时间 ESR/(mm·h-1) UA/(μmol·L-1) CRP/(μg·L-1)治疗组 64 治疗前55.34 ±3.57 551.23 ±18.37 23.71 ±7.58治疗后 39.91 ±0.97**## 415.73 ±16.38**## 12.43 ±4.03**对照组 64 治疗前 54.61±3.64 566.21±15.35 21.51±6.61治疗后 52.89±1.27** 561.96±17.61 13.23 ±3.57**

9 讨论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及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往往以进食酒、肉、海鲜等高嘌呤食物为诱因发病。现代医学常采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及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进行治疗,但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中枢神经障碍、剥脱性皮炎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影响了临床运用。中医药在临床治疗痛风时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具有较大优势。

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病”范畴。该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嗜食酒醴肥甘厚味,导致肺、脾、肾功能失调,升清降浊失司,湿浊内生,蕴久化热,聚痰留瘀,引起湿热痰瘀,痹阻经络[4]。由此可见,痛风的病机关键在于湿邪,故治疗应以化湿为重点,辅以清热化痰、祛瘀通络之法。石楠汤加减方中五加皮、续断、杜仲、石楠叶益肾除湿;苍术健脾燥湿;薏苡仁健脾渗湿;麻黄、杏仁宣利肺气,因肺为水之上源,气化则湿也化;薏苡仁、牵牛子、槟榔、萆薢、赤小豆利水渗湿,取元代朱震亨《平治会粹》中“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意;当归、川牛膝、赤芍活血祛瘀止痛;槟榔、陈皮配合其他化湿药品能行气解郁燥湿;独活苦辛,透关节而导流其湿;木瓜祛湿疏筋;黄柏清热化湿,主入下焦。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低剂量和高剂量的黄柏均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抑制小鼠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5];萆薢总皂苷和牛膝总皂苷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其中萆薢总皂苷可能主要是通过促进尿酸排泄而降低血尿酸水平的[6]。诸药合用,开上、畅中、渗下,既能通治上、中、下三焦湿热以治标,又能健脾益肾以治本,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良方。本研究结果表明:石楠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痛风可以较好地控制临床症状,明显降低UA和ESR,是治疗痛风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

[1]贾占国,唐福林.凯利风湿病学[M].8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1589 -1594.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30 -83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79.

[4]任延明,文绍敦,洒玉萍,等.痛风中医证型病因病机调查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7): 872.

[5]杨澄,朱继孝,王颖,等.盐制对黄柏抗痛风作用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145.

[6]陈光亮,刘海鹏,韩茹,等.萆薢总皂苷合用牛膝总皂苷降血尿酸和抗炎作用的组方合理性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23(11):1467 -1471.

猜你喜欢
石楠痛风性高尿酸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花香不太美好的石楠
琵琶扣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四黄散外敷联合平衡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尿酸高易导致全身受损
美好时光里,石楠犹自开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石楠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