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改善急救护理质量中的综合效果观察

2013-10-09 03:02张思丽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8期
关键词:护患纠纷情况

张思丽

(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云南 牟定 675500)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进行急救的82例患者给予临床分析,采用不同的急救护理措施,从而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改善急救护理质量中的综合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急救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提供可靠依据,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共有急救患者82例,其中男性患者为46例、女性患者为36例,患者年龄在18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6±1.31岁,损伤程度:患者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即ISS)结果可知,17至25分患者为43例、26至39分患者为23例、39分以上患者为6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患者为39例、坠落伤患者为11例、打架斗殴伤患者为17例、其他伤患者为15例,损伤性质:开放性损伤患者为61例、闭合性损伤患者为21例,损伤部位包括颅脑损伤、胸部创伤、脊柱损伤、腹腔内部脏器损伤、骨折等。按照时间段将其分为2011组32例急救患者以及2012组50例急救患者。2011组与201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损伤性质、损伤严重程度评分、致伤原因、损伤部位、教育背景以及社会经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且P>0.0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2011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临床急救模式进行急救;2012组患者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实施急救。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死亡情况、生活能力评分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2.1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出诊后于现场首先对患者进行简单处理,包括建立静脉通道给药维持体内水分、电解质、酸碱度平衡,维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必要时进行吸氧,对伤口进行清理止血包扎,并快速送往医院进行急救。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对其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给予预见性判断,之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一体化救治护理方案,成立急救小组,由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高年资护理人员指挥调动相关护士,开启绿色通道,积极与各科室、病房及手术室取得联系,并告知各部门患者具体情况。选派一名护士对急救医生进行协助,如气管插管、吸氧、吸痰等;一名护士负责建立多个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药物支持,采集所需标本送检,若患者需手术治疗应及时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选派一名护士全面监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内容包括血压、脉搏、呼吸、尿量、意识状态以及出血情况等,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采取适当具有针对性的抢救措施。

1.2.2 常规急救护理模式:急救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常规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开放静脉通道,给予具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送入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或送入病房。

1.2.3 护理效果判断:

①记录患者经急救护理后死亡情况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②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1]。使患者对本次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效果、服务态度、护理内容等进行评价,分数越高则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越高;③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评级(ADL),采用Barthel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情况进行评分[2],满分为100分,所得分数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情况呈正比,即分数越高则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情况越好。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1组与2012组急救患者经不同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两组患者死亡情况、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情况、护患纠纷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对比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表2。

表1 2011组与2012组患者死亡情况、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对比分析

由表2可知,2012组患者经急救护理后死亡率为8.00%、护患纠纷发生率为8.00%,均明显低于2011组患者经急救护理后死亡率为12.50%、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1.88%,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2011组与201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及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情况对比分析

由表二可知,2012组患者经急救护理后,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2011组患者,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救护理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综合性护理学科,其护理对象主要包括急性病患者、慢性病急性发作患者、急性创伤患者、急性中毒患者等[3]。急救护理特点为时间紧迫,患者大多病情较重,护理人员需承担较大的任务量,精神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因此要求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及临床经验。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是指信息化、整体化相结合的综合性急救新型模式,其内容包括信息网络告知、院前现场急救、院内急诊抢救、手术治疗措施、ICU监护措施以及专科治疗等[4]。在急救工作中开展一体化护理,能够对急救患者所掌握的急救知识及实践进行全面强化,使急救人员对患者进行急救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均起到一定重视,对以往传统只运不救的思想进行彻底改变,使病情急重患者在救护车到达现场时即可得到有效救治护理措施,从而有效减少发病至施救间隔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需要多部门配合完成[5]:医院应制定专门的信息系统,接诊患者后应将其实际资料快速准确的送达病房、手术室以及各个科室;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及临床急救护理经验,日常工作中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医院应保证药品供应充足,医疗器材维护准备得当等。

综上所述,我院2012年开展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以来,较之前显著减少急救患者死亡率,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能力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沈伟蜂,江观玉,干建新.创伤急救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2(2):115-117

[2]何苗,徐叶华.急救一体化管理对提高伤员救治成功率的调查与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5):225-226

[3]蔡爱敏,朱燕.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0):143-147

[4]徐芳.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8,4(07):64-66

[5]王爱丽,张贺真,赵正平,等.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改善急救护理质量中的综合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1):454-456

猜你喜欢
护患纠纷情况
署名先后引纠纷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