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软膏联合微波治疗在Ⅰ、Ⅱ期压疮中的应用

2013-10-10 06:42冀梅竹潘秋景刘立国李金水杨秋玲
河北医药 2013年13期
关键词:期压贴膜红霉素

冀梅竹 潘秋景 刘立国 李金水 杨秋玲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的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好发于骶尾部、髋部、足跟部,一旦发生压疮,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治疗护理难度。我院针对Ⅰ、Ⅱ期压疮使用红霉素软膏联合微波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4年5月至2012年5月上报的Ⅰ、Ⅱ期压疮60例,均为入院时带入,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51~83岁;骶尾部30例,髋部26例,膝关节2例,足跟部2例,压疮面积2 cm×3 cm~10 cm×15 cm。压疮创面按《护理学基础》压疮标准评定[1],确定其分期,Ⅰ期44例,Ⅱ期16例,有水泡未破溃。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压疮部位、分期、疼痛程度及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针对压疮的危险因素加强基础护理:应用医用气垫,定时翻身,2 h一次,避免皮肤继续受压;留置尿管,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加强营养,服用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加强肢体被动及主动锻炼。

创面处理前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压疮部位待干,碘伏消毒水泡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保持表皮完整。观察组用无菌棉签将红霉素软膏(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涂抹于压疮处0.3 cm左右,面积大于创面2 cm,4次/d,联合使用微波治疗仪(天津市兰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LD-W-99D),上、下午各照射1次,每次30 min,距离创面2~3 cm,输出功率20~30 W,以患者感觉微热为宜;对照组使用透明贴膜外敷,2~3 d更换1次。观察7 d,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情况。

1.3 观察指标 疼痛评价方法[2]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疼痛数字分级法,护士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疼痛评分标尺来进行自我评估,以保证疼痛评价的准确性。要求患者在0~10分的疼痛评分标尺上指出最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数字,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在治疗前及治疗2、3、5 d后分别记录疼痛评分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

1.4 疗效评价标准[3]治愈:溃疡愈合,痂皮脱落;显效:创面干燥无分泌物,溃疡缩小,有肉芽组织生长;好转:创面渗出物减少,溃疡面无扩大;无效:创面渗出物未减少,溃疡面无变化或扩大。治愈+显效视为总有效。

1.5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经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疼痛减轻情况比较 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3、5 d后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治疗2 d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对照组治疗5 d后疼痛程度才明显减轻(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疼痛减轻情况比较n=30,分,±s

表1 2组患者疼痛减轻情况比较n=30,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2 d后 治疗3 d后 治疗5 d后观察组 5.9±5.1 2.9±1.7*2.4±2.0 1.0±0.3对照组 5.8±1.3 5.4±1.1 5.0±1.0 2.4±1.2*

2.2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疗效比较 n=30,例(%)

3 讨论

压疮分为Ⅰ期瘀血红润期、Ⅱ期炎性浸润期、Ⅲ期浅度溃疡期、Ⅳ期坏死溃疡期。护理Ⅰ期压疮的重点为减少皮肤受压,促进血液循环;Ⅱ期压疮护理的重点保护皮肤,防止表皮破损,减少创面渗出,促进创面愈合。受压部位外敷透明贴膜时,由于出汗、渗出液增多等因素,透明贴膜易卷曲、松脱;水泡部位更换透明贴膜时,由于粘附过紧易将表皮撕脱。

红霉素软膏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主要成分为红霉素,辅料是液体石蜡、地蜡、黄凡士林,能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对大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及部分革兰阴性菌均有抗菌活性,而且红霉素软膏为油性制剂,对创面起保护屏障作用,可抵制外来细菌的侵入[4];其对皮肤刺激性小、吸收快、促进创面愈合。

微波治疗仪利用生物组织的热效应,使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局部血流加速,血管壁渗透性增高,增强代谢,改善营养,促使组织再生和渗出液吸收等作用,同时微波还有镇痛、解痉、消炎作用[5],达到治疗压疮的作用。

红霉素软膏联合微波治疗Ⅰ、Ⅱ期压疮,充分发挥了杀菌和加快组织细胞再生的能力,起到防止感染的目的。治疗2 d后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7 d后的治愈率为100%,且使用此方法换药,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小,简单方便,安全,值得推广。

1 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1-86.

2 刘淑红.使用0~10数字疼痛评分表的9个常见问题.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228-229.

3 高学萍,余凤莲,丁秀琴.两种外用药对压疮创面应用的效果比较.中国社区医师,2011,13:181.

4 李凤萍,锁安云,郑莹莹.贝复剂联合红霉素软膏治疗深度Ⅱ压疮的疗效观察.中国护理研究,2010,24:3034.

5 雷小平,叶志明,李荣.微波治疗原理简介.生物科学进展,2002,33:286.

猜你喜欢
期压贴膜红霉素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某贴膜机设计
红霉素联合顺铂对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生皮散对大鼠Ⅲ期压疮创面的保护作用
蒙药嘎木朱尔和美皮康联合治疗老年患者Ⅱ、Ⅲ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超薄晶圆的贴膜研究
复方桐叶烧伤油联合术优康治疗Ⅱ、Ⅲ期压疮疗效观察
贴膜暴利:批发2元零售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