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确诊结果分析

2013-10-27 09:39王娴默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24期
关键词:初筛艾滋病试剂

董 虹,肖 林,王娴默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湖北 荆州 434000)

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确诊结果分析

董 虹,肖 林,王娴默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湖北 荆州 434000)

目的:了解荆州市不同人群HIV抗体感染状况,探讨HIV抗体初筛、复检与确证实验的准确性,为艾滋病检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至2011年所有标本采用ELISA及快速检测试剂进行初筛,初筛阳性标本送省疾控中心用蛋白印迹(WB)法确认。结果:110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经WB法确认阳性8份,其中初筛实验两阳或两阳以上标本确认阳性率为76.2%;一阳一阴标本确认率为0%。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消除引起初筛试验假阳性结果因素,对于可疑的必须经WB法确认。

HIV抗体;初筛阳性;确认实验;结果分析

艾滋病是我国重点预防和治疗的传染性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以惊人的速度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且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1]。因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HIV抗体检测的规章和制度。我国现行艾滋病抗体检测程序是先初筛,筛查,复检,再确证。初筛是在具有检测资格的医院或实验室对患者样本进行高敏感性筛查,最大程度地发现抗体阳性者,常用的是酶联免疫方法和快速检测方法。确证则在国家规定的实验室实施确认实验,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用高特异性方法和试剂检测初筛阳性的标本,使用免疫印迹方法。现将筛查阳性与确认标本比较,从2008至2011年以来110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样品来源

2008至2011年以来110份本院住院患者术前输血前疑似艾滋病感染者以及部分普通门诊患者共110例,均抽取静脉血3ml进行抗体检测。

1.2复核试剂及方法

试验方法:酶联免疫试验(ELISA),试验在室内质控在控条件下,使用华泰酶联免疫试剂初筛检测发现HIV抗体阳性的患者,然后抽取第二份样本,使用原来的华泰酶联免疫试剂和上海科华酶联免疫试剂重复检测。结果得到阳性反应或一阴一阳,送至当地确认实验室疾病控制中心进行确认。所有方法全部严格按试剂盒说明操作。

1.3确认方法

经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采用蛋白印迹 (WB)法检测确认。剂采用HIV-1/2型免疫印迹(W-B)试剂盒,在有效期内按说明操作。结果判定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标准执行[2]。

2 结 果

2.1不同来源标本比较

2008至2011年间共收到初筛阳性标本110份,其中疾控系统送检15份 ,复检阳性率73.3%;血站送检51份,复检阳性率1.96%;医疗系统送检32份,复检阳性率15.63%;司法系统送检12份;复检阳性率58.33%。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来源标本复核及确认结果

2.2不同年份比较

2008至2011年HIV初筛阳性标本数逐年提高, HIV抗体确认阳性数也逐年提高。结果见表 2。

表2 2008至2011年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与确认阳性结果比较

2.3不同试剂复核结果比较

两种或两种以上初筛试剂均阳性的标本确认阳性率为75%,一阴一阳标本确认阳性率为0.0%。结果见表3。

表3 两种试剂复核结果与确认阳性结果比较

3 讨 论

2008至2011年收到110份初筛阳性标本,血站送的标本复检阳性符合率最低,仅为1.96%,确认阳性率为0%,与有关资料报道相符[3]。艾滋病实验室筛查复检试验后假阳性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试剂因素:厂家在研发试剂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试剂的敏感性,导致试剂本身过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降低因此引起假阳性;②方法:不遵循《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规定的流程操作,不用两种或以上的筛查试剂复核结果就上报;③检测过程:试剂的生物活性容易受到检测过程中的温度、孵育时间、洗涤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人员的技术也可以直接影响检测结果;④质量管理:部分实验室没有通过资质认证,实验室管理不规范,室内质量控制措施较差,没有使用外部质控进行质控,仪器设备没有校准。

复检阳性而确认阴性的原因:筛查试剂的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不如确认试剂,故会出现复检试验阳性,确认试验HIV抗体阴性,通常由于一些非特异性抗原引起的免疫交叉反应。

还有造成初筛阳性而确认不确定的原因如:HIV新近感染的血清转换期、肝病、自身免疫疾病、输入血制品、肾功能衰竭和血液透析、注射药物、妊娠、肿瘤、免疫接种等[4]。研究对象中对于不确定标本需要4周或以上的时间随访,并根据复查结果来最终判定是阴性还是阳性,但在实践工作中实施起来有其局限性和困难性,不确定结果在给检验人员检测工作带来难度的同时也给被检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早发现、早采取预防措施,HIV检验工作十分重要,必须严格遵守《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 》,选用合格的艾滋病抗体检测试剂[5]。在临床HIV感染的诊断中,不仅要依据实验室确证试验结果,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地方的流行病学资料、核酸检测等多种方式共同诊断,结合随访复查等综合因素加以判断。既要防止出现假阳性,也要防止出现假阴性。

[1]刘全忠,蒋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确认试验假阳性问题及其对策[J].中华皮肤科杂志 , 2004, 37(4) :245-246.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S].2004,08.

[3]姜兆金.艾滋病筛查实验室保证检测质量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6) :364.

[4]Schupbach J. SHCS and the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HIV infection-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V Western blot to virus quantification and clinically relevant Individual virus characterization [J]. Ther Umsch, 2004, 61 (10): 603-607.

[5]马义才,秦光明,郑国英,等. 6种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试剂质量评估[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1(2):77-79.

2013-03-14

董虹(1963-),男,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通讯作者:王娴默,E-mail:qingfeng5155@qq.com。

R512.91

A

1673-1409(2013)24-0090-03

[编辑] 何 勇

猜你喜欢
初筛艾滋病试剂
《 世界艾滋病日》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优化无偿献血初筛岗位检测流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