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

2013-11-15 23:14
图书与情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图书馆用户服务

魏 滨

(大连图书馆 辽宁大连 116012)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迅猛发展和以Ipad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的大量应用,提供移动服务已成为现代图书馆的一大延伸服务途径,且由于移动服务打破了传统的图书馆阵地服务模式,是现代图书馆向社会发展需求的兼具知识、科技双重内涵的现代化服务的发展方向,因此受到了国内图书馆界的积极应用,也得到了图书馆学术界的深入探讨。本文主要梳理了国内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相关研究主题分布,并分析了移动服务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1 我国图书馆界移动服务研究的概况

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分别以“移动图书馆”和“图书馆”&“移动服务”作为主题检索词,对我国历年发表的学术文献进行文献检索,去重整理后得到286篇文献(检索日期:2013年8月26日)。从研究成果的分布和数量来看,最早的研究文献是广州财政学校的沈向若发表于《现代情报》2004年第三期的“多媒体短信技术实现图书馆移动服务”一文,但主要研究成果产生于2008年及以后,2011年达到了高峰,共计有28篇相关研究成果,由此可看出在经过了本世纪初的研究探索后,我国移动图书馆及图书馆移动服务开始大量投入实践,研究的热潮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从成果发布的期刊分布来看,这些成果主要分布在图情类期刊上,也分布在《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等多种非图情类期刊上,说明移动图书馆及图书馆的移动服务既得到了业内的重视,也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认可,是我国近年来的一大学术研究主题;从研究的主题演变来看,在研究初期,大多成果以移动图书馆与移动服务的服务形式、服务实现及服务终端实践介绍为主,如对图书馆短信服务的介绍、移动图书馆的功能与设计实现等。但随着越来越多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开展,相关的研究也发展到了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改进、中外对比等层面,如对中美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对比、移动图书馆建设的经验等。并随着对移动图书馆及移动服务的研究深入,我国业界学者也开始注意到了移动服务的用户需求、信息行为等方面。可以说,移动图书馆及移动服务的研究主题在我国经历了一个认识、引进、应用、改进的发展历程,目前这一研究已完成了对其的引进认识、实践总结、经验交流阶段,已向深层次的用户研究方向发展。

2 我国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研究主题分布现状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图书馆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发生了变革。图书馆界对移动服务的研究主题也分布在多个方面:

(1)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内容研究。对移动图书馆和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研究主题中,对服务内容的研究占据了最大比例,不少学者在初期研究短信服务、书目检索、新闻通告等基础上,还对可以实现资源检索与获取、互动服务的图书检索与借阅、参考咨询、信息推送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如,郑满生从短信服务的发展和特点入手,对手机短信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之中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朱雯晶与夏翠娟以上海市各联盟图书馆的移动终端进行二维码或其它条码识别,以获取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各成员馆基本信息为例,介绍了移动服务中的二维码应用。

(2)移动服务的实现手段研究。对移动服务的实现手段研究,目前主要是对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和Ipad等移动设备以及各种平台系统如何应用移动图书馆的研究。如,卢向华基于短信和WAP网站方式的手机图书馆的不足之处,结合手机客户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的图书馆手机服务模式;孙萍根据图书馆实现移动服务的短信、WAP及J2EE等三种技术方案的优缺点,分析了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

(3)移动服务的用户体验研究。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服务体验是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建设宗旨,因此,我国图书馆界学者也开展了相关的移动服务用户体验研究。如王茜、张成昱以清华大学图书馆自主开发的移动图书馆所进行的用户体验调研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图书馆移动服务的用户对系统现有功能设置和各项指标的满意程度,并对TWIMS系统的后续开发与完善以及下一阶段的用户体验问卷调查提出了意见与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徐婷等人提出了虚拟图书馆的优势及情境体验式的设计理念,同时在对移动图书馆WAP网站的发展与实现技术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图书馆网站的建设进行了设计。

(4)移动服务的用户信息行为研究。如何更好地了解和理解用户的需求,进而构建、改进能提高用户服务体验的移动服务模式,优化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是图书馆移动服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研究主题。如,周怡等对复旦大学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用户需求及体验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朱多刚对影响图书馆移动服务用户行为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成本、使用态度、使用行为意向五个变量及其关系进行了假设与研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用户行为影响因素概念模型。

(5)其它方面的研究。除上述研究角度外,我国图书馆界学者还对图书馆移动服务的系统建设、信息存贮平台、著作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进行了研究,如,对移动计算时代的图书馆移动服务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如服务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服务内容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操作界面向友好化方向发展等;还有学者对云环境下的移动服务平台构建进行了研究,对云环境下的图书馆移动云服务模式、云平台构架进行了构建;也有学者对现有版权管理模式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设置基于提供复制与传播机会的法定报酬请求权,以著作权补偿金为模式,依靠集体管理组织来组织实施;等等。

3 图书馆移动服务研究述评与发展态势

3.1 图书馆移动服务研究述评

从上述研究主题分布可以看出,我国图书馆界对移动服务的研究随着移动图书馆、掌上图书馆等移动服务模式的产生而发展,并随着对移动服务的研究深入,现已发展到了对其可持续发展、系统架构改进、云环境资源存储等较高层面,这些研究也为我国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开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使图书馆的移动服务从概念走向了现实。但仔细分析研究主题的分布,还可以看出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发展空间,主要有:①资源建设的研究视野不够。尽管对移动服务的资源存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如在云环境下的资源存储,但对移动服务的资源整合、数据挖掘等研究不足,移动服务所依赖的支撑资源还主要是图书馆已有的自建数据、购买的商业数据库、馆藏目录、网络资源、门户网站资源等,对资源的深层开发不够,明显制约了移动服务的深入发展;②对移动服务研究的系统性不足。对已有的对移动服务研究文献分析可以看出,图书馆对移动服务的研究没有突破概念的束缚,并没有将移动服务纳入到当前的服务体系之中,这种理论研究上的不足,也在实践中限制着移动服务未能作为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③对移动知识服务的研究尚待加强。主要从网站、短信等形式发展而来的图书馆移动服务,使其服务优势性能主要体现在移动性、便捷性等方面,但随着知识服务、嵌入式服务及学科服务的深入发展并逐渐成为图书馆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加强对移动服务的研究,使其服务向知识服务方向转移无疑是发展方向之一,而目前对移动服务的知识化服务方向的研究尚属空白。

3.2 图书馆移动服务研究的未来发展态势

在对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研究与实践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探索、总结与发展后,寻求未来的发展,无疑更需要理论的先行探究,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为未来移动服务的发展态势有:①移动服务的服务研究空间有限,研究重心向资源开发方向发展。随着移动服务的成功实践,对其服务方式、内容、模式的研究将会随着社会技术的产生而变化,但可以预料到研究的空间相对较小,因而转向目前属于薄弱环节的资源建设无疑是必然的,如上文提到移动服务资源整合、数据挖掘、语义开发等都可能为未来的资源开发研究重点;②从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角度去研究移动服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逐渐成熟,驱动着图书馆必须去建立一套服务覆盖、资源节约、方式多样的服务体系,将移动服务纳入到服务体系的语境下研究也将是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③提升对移动服务的知识化水平研究。知识服务的进一步发展,也促使着图书馆进一步向向用户提供知识服务转移,图书馆如OCLC、谷歌等建立一站式的知识服务检索站点,已是大势所趋且已在实践,因此,如何提高这种发展环境下的移动服务知识化水平无疑也是未来的一大研究趋势。

4 结语

从我国对移动服务的研究发展与现状可明显感受到移动服务的发展之快与带给图书馆的机遇,对其研究现状的分析也能让我们看出研究与实践的不足,对其发展态势的分析更能帮助我们对未来移动服务的发展做出预判,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积极、主动的提升对移动服务的研究水平与服务水平,推动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更好地向前发展。

[1]郑满生.论手机短信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0):65-67.

[2]朱雯晶,夏翠娟.二维码在图书馆移动服务中的应用——以上海图书馆为例 [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2,(Z1):120-125.

[3]卢向华.基于Android平台的图书馆移动服务系统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5-68,87.

[4]孙萍.图书馆实现移动服务技术方案的比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0):61-63.

[5]王茜,张成昱.清华大学无线移动数字图书馆用户体验调研[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5):38-45.

[6]徐婷.基于情景体验式的虚拟图书馆建设模式探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7):81-82.

[7]徐婷,汪志莉,徐来.基于用户体验的手机图书馆WAP网站开发[J].图书馆学刊,2012,(3):116-118.

[8]周怡,张敏,李莹.复旦大学移动图书馆用户需求及体验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2,(2):32-38.

[9]朱多刚.高校学生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行为意向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2,(4):77-82.

[10]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30-35.

[17]李文文,陈雅.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模式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1):92-94.

[18]范爱红,邵敏.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57-61.

猜你喜欢
图书馆用户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2021少儿出版用户触达能力指数
图书馆
信用卡资深用户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去图书馆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