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坛“一党独大”及政治右倾化——第23届参议院选举后的日本政局走向

2013-11-16 11:37吕耀东
当代世界 2013年8期
关键词:公明党议席修宪

■ 姜 红 吕耀东/文

(第一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第二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日本第23届参议院选举尘埃落定,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获得大胜,最大在野党民主党惨败,而代表其他社会各阶层的政党得票锐减,日本政坛呈现自民党“一党独大”的局面。自民、公明两党成功打破“扭曲国会”困局,从而为执政党自如地开展国会运营工作扫除障碍。尤其是,日本维新会、大家党和民主党大有认同自民党关于修改和平宪法等政治右倾化的倾向,引起亚洲国家及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自民党“一党独大”促进日本政治右倾化

在日本第23届参议院选举中,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分别夺得65和11个议席,加上非改选的59个议席,执政党在参议院有135个议席,获得了能主导参议院审议的稳定多数(129个议席)地位,长达六年的“扭曲国会”现象宣告终结。日本政坛摆脱了朝野政党分控众参两院的困局,联合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进一步强化了其在众参两院的优势地位。

作为1955年立党的日本老牌保守政党,自民党有着长期执政的历史经验,也有落选下台的深刻教训。经过几起几落的政治沉浮,在2012年底日本第46届国会众议院选举中,在野的自民党取得压倒性胜利,单独赢得众议院480个议席中的294个席位。为了彻底摆脱“扭曲国会”困局,自民党乘胜追击,力求取得第23届参议院选举的全面胜利。为此,自民党积极营造稳定的政治局面,安倍致力于灾后重建、经济复苏、改善外交关系,在自民党执政的半年内使得日本经济出现明显的好转迹象。

安倍政权最大的胜因在于参议院选举时维持着较高的支持率。安倍认识到民主党三年执政乏善可陈的严重后果,在自民党重夺政权的半年时间里,成功运作“安倍经济学”,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等政策,促进日本股价和企业的经营状况持续回暖,唤起了日本民众对“安倍经济学”后续效应抱有更大期待。尤其是本次选举打破了日本未有党首能够连续赢得众参两院选举的魔咒,安倍还消除了“扭曲国会”这个困扰其保守主义政策出台及落实的障碍。

不过,“安倍经济学”的后劲到底如何,是否真能普遍惠及日本民众,带动日本经济回暖,将迎来现实考验。特别是核电政策、TPP谈判、消费税、社会保障和安全保障等问题成为自民党政权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参议院选举过后,面对包括2014年4月开始的提高消费税率、调整社会保障、恢复核电在内的难题,预计自民党党内对改革的抵触会逐步加强。针对这种情况,安倍在参议院胜选后警示说“要从今日起,创造一个崭新的自民党。如果我们放弃改革,走回头路的话,那就会失去国民的信赖,就会重温四年前下野的噩梦”。安倍所谓改革和重塑自民党就是要强化该党的保守主义政治理念,即维护自由经济体制,修改宪法,坚持日美安保体制,增强自主防卫力量。在对外政策方面强调以日美关系为基轴,积极参与构筑冷战后的国际新秩序。为此,安倍或许重拾选举前的“修宪”和钓鱼岛问题适用日美安保体制等政治右倾化等议题,出台一系列保守主义政策,完成日本成为“正常国家”的夙愿。

在安倍看来,修改“和平宪法”是日本成为“正常国家”,实现政治、军事大国的关键所在。安倍立志要制定一部“新宪法”,完成自民党尚未完成的“立党”使命。在对外关系及对华政策方面,安倍强调日本外交和安全保障的支柱是“强化日美同盟”,并表现出对中国的强硬态度。自民党一贯坚持日中两国没有领土问题的强硬立场。自民党2012年众议院选举的竞选纲领特别提出,“将强化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和稳定管理,调整日本政府对于钓鱼岛的政策,并将讨论在该岛上常驻公务人员,改善周边渔业环境等”。在安全保障领域,该纲领提出要制定《国家安全基本法》,使日本自卫队“行使集体自卫权成为可能”,设置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并修改宪法将自卫队提升为“国防军”,扩充自卫队及海上保安厅的人员预算,制定有关领海警备的相关法律。

参议院胜选后,安倍政府拟就调整所谓安全政策等议题展开讨论。自民党干事长石破茂表示,为了使该党的宪法修改草案获得国民的理解,考虑在全国各地召开对话集会。石破茂还表示,在行使集体自卫权和修宪之前,政府应当先在年末策划出计划大纲,再去磋商集体自卫权及修宪等事宜。

“和平之党”公明党作为自民党的联合执政伙伴,对于自民党的保守主义执政理念及政策,保持一定的制约力。公明党作为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政党,比起革新政党与保守政党来说,不仅可以采取“中道主义”政策的灵活性,而且还可以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游离于保守与革新政党之间。“1955年体制”崩溃后,公明党改变政治策略,取得与保守政党联合执政地位,但公明党仍然坚持自身的立党原则理念。参议院胜选后,公明党表达对自民党“修宪”的不同观点。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表示:“如果政府擅自决定修改宪法,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的话,恐会失去民众与国际社会的信赖。”

二、参议院选举后在野党谋求重组,显露认同政治右倾化意向

日本参议院选举后,民主党、日本维新会以及大家党等党派进入选举后总结及内部整合阶段。日本维新会党首桥下彻向媒体表明在野党势力重组的想法:“若在野党不面向下届众议院选举对话,拧成一股劲,就无法对国家作出贡献。”在参议院选举中落败的各在野党,纷纷向自己的选举执行机构问责。重组、改编等声音纷繁杂乱,其中也不乏政治右倾化言论。

第一,民主党因败选内讧不断,失去对执政党的牵制力。日本民主党在第23届参议院选举中遭遇建党以来最惨重的失败。在此次选举中,民主党参加改选的44个议席,最终只获得17个,创下建党以来最低纪录。可以说,民主党的败选不仅削弱了自身力量,也宣告日本“两党制”构想及实践的终结。

民主党败选后,该党干事长细野豪志宣称就参议院选举失败而引咎辞职,并向党首海江田万里提交辞呈。对此,海江田万里等人为维持现行领导体制而极力挽留。虽然,民主党内和社会舆论均认为该党失败不是细野的责任,但细野表示干事长是国会选举的具体责任者。日本媒体预测,细野的辞职或将对民主党重振之路造成重创。另外,民主党内部通过对前首相菅直人的处分,解除其民主党最高顾问的职务。由于菅直人在参议院选举中支持了已被剥夺民主党候选人资格的无党派人士,导致民主党候选人在东京都选区的竞选失败,违反了民主党党规。日本民主党举行众参两院议员总会,解除菅直人的民主党“最高顾问”的职务,并停止党员资格3个月。同时,民主党发表声明,抗议民主党前领导人鸠山由纪夫在钓鱼岛问题上多次发表与民主党及政府立场相违背的言论,严重违反了日本政府的立场,也影响了民主党在此次参议院选举中的支持率。由于鸠山已脱离党籍,民主党考虑追溯到退党前给予严厉处分,不排除开除的可能。除了处分菅直人、鸠山由纪夫等元老成员外,民主党党内也有政治右倾化的声音,认为“应该将护宪派议员清除出去,并向拥护修改宪法的维新会、大家党等党派靠拢”。可见,民主党败选后的政策理念大有认同政治右倾化的意向。

第二,右翼政党崛起推动日本政治右倾化加速。日本宪法第96条规定,提出实施修宪全民公决的议案必须在众参两院均获得三分之二以上赞成票。参议院共有242个席位,三分之二即为162席。众议院中,自民党、日本维新会、大家党三个修宪势力共占366个席位,大大超过了修宪所需的三分之二(320个)议席。日本第23届参议院选举结果表明,对修改宪法持积极态度的自民党、大家党、日本维新会赢得的议席(包括非改选议席在内)未能达到提议修宪所需的三分之二,但日本“修宪势力”距提案门槛仅差8席。

修宪党派日本维新会原计划在选举中拿下10个以上席位,但受党首桥下彻关于随军慰安妇发言的影响,最终没有能够实现既定目标,日本维新会在此次参议院选举中仅获8个议席。尽管该党内部出现对桥下的不满之声,然而该党召开国会议员团正副干事长会议,已就要求桥下彻、石原慎太郎两位共同党首留任达成共识。这说明日本右翼政党并不会在历史问题、修宪及钓鱼岛问题上止步。

回顾右翼政党“日本维新会”创立之初,该党党徽上面的日本地图赫然包括中国钓鱼岛。该党发起者桥下彻不仅主张要将钓鱼岛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解决,还在第一时间支持石原慎太郎的购岛计划,并扬言日本应该在钓鱼岛长期派驻警察。日本维新会党首石原慎太郎称日中关系恶化“责任在中国”,主张应在钓鱼岛上建设灯塔和船只避难所。在日本维新会2012年众议院选举的竞选纲领中,明显可见其对华强硬姿态。针对中国正当的海洋维权活动,主张日本要加强海上防卫能力、重新制定自卫队的武器使用标准、废除实际国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1%以下的硬性规定。关于钓鱼岛问题,其纲领主张应加强对钓鱼岛的有效控制,“敦促中国诉诸国际法院仲裁”,并提出尽快制定“国家安全保障基本法”,以便能够行使集体自卫权。该纲领延续了党首石原慎太郎的一贯主张,带有浓厚的“鹰派”色彩,与安倍晋三为首的自民党保守主义纲领有不少相同之处。

尽管“日本维新会”还不具备执政条件,但石原慎太郎和桥下彻以右翼形象示人,强化了日本政治右倾化的态势。可以说,“日本维新会”在参议院选举后,推动日本保守各党在执政理念及内外政策方面趋同,导致日本政治右倾化加速发展,日本政坛进入一个极度不确定的时期。

三、日本传统革新政党及民众对于政治右倾化的疑虑

目前,日本国会选举实行的小选区比例代表并立制进一步限制了社民党、日共和其他在野小党候选人在选区中的当选,进而限制其在议会中的议席数量,最终将国会中的革新政党限制到最低限度,从而有利于通过包含保守主义执政理念的有关法案,使之经由立法程序转变为国家意志和政策行为。

在日本第23届参议院选举中,社民党、绿之风、生活党等小党所获议席不是个位数就是全军覆没,完全失去了对于执政党的牵制力,仅有日本共产党近12年来首次获得参议院选举区议席,连同比例代表共获8个席位,创该党自2001年采用现行比例代表投票方式后的最高纪录。该党委员长志位和夫就此强调:“国民对自民党可能擅自行事怀有危机感,这是转守为攻的重要一步”。这表明日共希望和日本民众及其他在野党以阻止修改宪法、反对消费税增税及摆脱核电等为中心携手共同抗争。

本届参院选举后,日本共同社汇总出以参议院选举当选议员和非改选参议员共196人为对象的问卷调查结果,其中有142人认为“应修改”宪法,占到总数的72.4%。但对于修改宪法第96条以放宽修宪提案条件的做法,赞成和反对的意见不相上下。在日本共同社对日本参议院选举当选者的问卷调查中,各政党就是否应先行修改放宽修宪提案条件的《宪法》第96条意见不一。自民党的大部分当选者同意先行修改,但公明党的所有当选者均表示反对。在野党方面,日本维新会的当选者全数赞成先行修改;大家党大多数表示赞成;民主党大部分表示反对。值得关注的是,对改变宪法持反对立场的日本共产党及社民党全数反对先行修改。

另外,日本共同社舆论调查结果显示,第23届参议院选举后,安倍内阁支持率为56.2%,比6月调查时的68.0%大减11.8个百分点,同时不支持率达到了31.7%,较上次的16.3%几乎上升了近1倍。尤其是“没有特定的支持对象”人群中支持安倍内阁者所占比例为29.2%,比上次调查时的48.0%大幅下降。上述调查结果表明,日本民众感受不到“安倍经济学”带来的惠民效果,尤其是安倍在参议院选举前谈及要修改宪法第9条,胜选后又表示将就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展开讨论等政治右倾化的言论导致内阁支持率的下降。

总之,通过此次选举,自民党和公明党的执政联盟已在参议院拥有135个议席,超过半数,终结了长达数年的“扭曲国会”的困局,自民党在国会重新确立“一党独大”的优势。加之自民党、日本维新会、大家党等修宪势力的壮大,安倍政权坚定了推动“修宪”的决心。对此,大多数日本民众对于安倍“修宪”产生疑虑,担心日本战后以来的和平主义失去宪政依托。同时,安倍政府计划修改民主党执政时确立的《防卫计划大纲》,准备废除武器出口三原则和渲染“中国威胁论”等右倾化言行,让日本传统革新政党及多数民众担心日本走上国家主义歧途。然而,日本传统革新政党及和平主义势力的影响力日渐式微,不足以形成遏制日本政坛“总体保守化”和政治右倾化的有生力量。

猜你喜欢
公明党议席修宪
普京:修宪不会导致寡头政治
修宪公投
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鼓噪修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