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灵感激情的共振和飞扬

2013-11-23 18:22谭仲池
文艺论坛 2013年1期
关键词:罗曼美的诗人

○ 谭仲池

非常有缘,最近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诗《东方的太阳》后记中引用了勃朗宁夫人的诗:

我爱你,以我终身的呼吸,

微笑和泪珠,假使是上帝的意旨,

那么,我死了还要更加爱你!

我就想用这几句诗来证明,我的诗也是由爱而生,所以我在文中写道:我明白自己没有诗人的基因和天赋,只是因为爱,爱我所爱,爱我所忧,爱我所恋,爱我所敬,爱我所亲,爱我所梦。而如此这般的爱我所爱,就其本质上讲是诗人的对自然之爱,生灵之爱,人性之爱。爱是人类的灵长,万物的精华,自然的温馨,不可虚拟,不可代替,不可交换,不可欺骗。其崇高过山,深极胜海。只要你自己不放弃和背叛,她会始终陪伴你,成为生命的光芒,信仰的灯塔,情感的依恋,像雨露一样滋润你的梦想和渴望。而对于诗人,这一切的真爱圣爱挚爱全在纯洁而诚实的爱之理性升华中,迸发着爱的灵感火花进而点燃爱的激情火焰,铸造成诗歌的精灵。

正如罗曼·罗兰说的:“人类有了爱,艺术也为之黯然失色。”而今天我却要对罗兰说,人类有了诗歌,会使爱放射出绚丽的生命艺术之光。

而我今天见到的荷兰诗人罗曼是一个真正懂得爱并在不断地寻找、收获爱并用爱给他的灵感和激情,铸造美丽的诗歌并捧着爱的诗篇向神圣的心灵殿堂飞奔而来。

不是吗?我们分明听见他在《模特颂》中这样倾诉:

步态翩翩

永远身着 最美的时装

纯粹的爱恋

从来只对 最心仪的君郎

容颜 燃烧着渴望

仿佛在执着地寻找

精美的宝玉

遗落在两扇玲珑之窗

如果读者不知道这些诗句来自《模特颂》,谁又能想到这些精粹、妩媚、高贵的诗句是在写模特。而我们眼前出现的意象和旋转的时空,又该是何等的幽静、典雅与热情似火呵!这就是爱在燃烧,爱的火焰在升腾,爱的翅膀在飞翔。而这些凝炼如玉,清澄如冰,沉静如月的诗句,其形其魂其韵其姿,又多么地与我国诗歌的纤细与婉约,妩媚与雅致,相似无异呵!这里,我只想说,不完全是文化的阅读,让我们诗歌的审美有趋同的感受,而是爱,真正感知了的爱,让我们在彼此的无形的诗歌音符和诗歌芬芳里,传递着美妙的心曲和色彩斑斓的花光。

让我们再听罗曼在《模特颂》中的低吟:

哦,哦,

弱不禁风的身骨

好想拥抱你

却只能用言语

莫奈 凡·高

康丁斯基

凝聚成你的美丽

造化神工

至臻至美

达尔文亦陶醉

性感双唇

仿若

朱莉娅·罗伯茨之像

她理应得到

生命港湾

坚若磐石

非我诗行

浅吟低叹

我心深疑

疑无路

人在茫茫人生的旷野奔走,沐风栉雨,在追寻自己所爱所梦所眷恋的一切,那些自然界和人生的风雨、尘埃、冷暖、苦累,还有艰险和痛苦,爱和恨,怨和愁,有幸和不幸,唯有什么才能溶化与消解灵魂和血肉之躯的苦涩和酸痛呢?虽然,“我心深疑/疑无路”,其实在“模特颂”中诗人罗曼怀着深情对模特之形神和心灵的凄清赞美,就已经在潜意识中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富于并勇敢追求和创造爱的人,她一定会有“生命的港湾”让自己生息并享受爱和美丽的拥抱。

为什么罗曼要创造这种意象并得出这个结论?在这里,我们看到,由爱而激发的灵感,让具有历史感和丰富经验思维的诗人,会极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心中的艺术形象。而由这种对人性和命运追问的意识与美的意识的结合便点燃了诗人心中激情的火焰。而这种火焰最终刺激人脑的思维通过再造想象将这些具有生命、情感和美的价值的全部文学信息集中、形象、生动、深邃地以艺术的形式再现实际生活中的真实。这正好验证了周冠生先生在《人性的探索》中所说的这种“人的间接的现实能力则是人的先天禀赋和他的思维活动成果的融合物”。而灵感和激情的共振飞扬则是其催化剂。

我坚信,必然如此。也就在我对诗中的“模特”产生心灵兴悦的情感共鸣时,也自然会自觉地走近罗曼眼前的模特。

我也要向她做出自己的倾诉,虽然我心中美的造型和美的精魂,不一定与罗曼雷同,但作为诗人,我也会满怀激情给“模特”送上一片柳暗花明的春色和一曲不眠的高山流水,抑或还有渴望,梦想赋予她的柔韧、沉静、智慧和纯情。

其时,我又听见诗人罗曼仍在继续他的倾诉: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4月,59岁的刘崐接替李瀚章任湖南巡抚。同治十年(1871年),63岁的刘崐因巴扬阿的诬告而被朝廷撤职。经两广总督李瀚章查明系无中生有,朝廷谕令“前抚来京”。但刘崐宦海沉浮对做官一事早已心灰意冷,故“因病请假”,在湘就医调理,寓居长沙,沉湎于酒以自放,世以“刘伶第二”称之。

生命回归

现实,

诗人之心,

相依相伴。

微笑无价,

怎可到股市交易?

眼神自然

带来安宁满人间。

……

敢问,如何让世界,

如她朱唇般幸福,

她双眸一样欢愉

或许。

或许,就是因为诗人对模特之爱,或许又由于模特用生命的旋律和律动展示对人类之爱,才让罗曼品尝到了她微笑和眼神的至美和至亮。透过模特的朱唇,诗人正在憧憬世界的幸福和欢愉,这也应该是一种相当美妙和精彩的想象与灵魂的激情体验啊!

现在诗人罗曼的灵肉也已经沉醉在自己的生命与爱神的涅槃之中,他正感受到,“生命之旅/高潮起伏/肆意被俘”,“这微笑/让世界和平/不再是梦想/目不转睛/向我凝望/她知道/我无邪善良/发乎情/止乎礼/已然成殇”。我知道,诗是诗人的情人,也是读诗朋友的情人。情人彻心通体的美和爱,情和影,是完全可以读出一地的相思和满树的繁花的。惟其如此,我同样深信,这个如“朱唇般幸福”的世界,必然要由“朱唇般”美丽的心灵和“朱唇般”温馨的大自然来共同缔造。

该怎样来表达我的这种浮想和激奋呢!这就是爱,这就是说也说不清楚,但是极其真实存在的仁道、人伦、天地之大爱。这爱已超越对世上任何事物,乃至女性的欣赏、痴恋、赞美、崇敬、牵肠。而让爱真正走向和平的人间,鲜花的原野,良知的圣殿,文明的世纪,是需要一种多么巨大的超现实的力量呵!这样的爱之灵感,该是一种怎样的历史纵深的文化演绎,一种怎样的现实世界的灵魂观照!一种怎样的情感天地的人性飞翔。而这一切就真正让诗歌抵达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与自我身心之间的圆融和谐的大美之境。

很显然,从罗曼的艺术形象塑造到诗句的精巧、玲珑、轻灵以及意象微妙的变化,节奏的舒缓、跳跃到诗性的人文精神表达都集中体现在诗人心中的“模特”,已经不是舞台上人体和服装的简单展示和性感与爱的浅薄袒露,而是一个全新的诗人意念中的美丽天使崇高灵魂与纯洁的人类之爱的自然倾泻。这种充满人性和人的命运关注的审美意识的艺术凝炼,完全体现了罗曼诗歌创作鲜明的主观经验思维和文化向度。我想,假如罗曼的诗歌创作能对生活的真实多一层思辨理性,我以为他的诗歌无论是思想的深度和诗的意境的妙化都会达到更加令人神往的“艺术是对于真理的直感的观察,或者说是寓于形象的思维”(别林斯基语)的高度。

这时候,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开篇时所说的写长诗《东方的太阳》的情境和思维轨迹,我就是因为“我爱你……”才写,我想罗曼写《模特颂》也同样是因为“我爱你……”。

中国是一条大河 永远不会干涸

中国是一条巨龙 总要乘风飞跃

中国是一部大书 蕴含宇宙全息

中国是一座森林 阅尽人间春色

……

是的 我们应该有这个责任

这腔热情 这腔热血 这颗丹心

让我扑进母亲的怀抱吧

再吸一口母亲的乳汁 再品味一回

母亲灵魂和感情深处的真理

和美德的崇高和温馨

就像细数母亲的发丝一样

尽情地倾吐心中对母亲的无限感激

依恋和忠诚

——谭仲池《东方的太阳》节选

我想,这次有机会认识诗人罗曼,又能在这里交流彼此对爱与灵感的写诗心得,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我想我们都会珍惜这个难忘的“天空/红霞浸染/精灵浮出海面(罗曼诗)”的时刻。

“有时候/依依挥手的姿式/也会流泻浅浅的感伤/也像枯叶/并不想离开大树/(谭仲池诗)。

是的,让我们都记住这句至理之言吧:

爱神高擎的烛火如一树繁花

闪耀着的都是渴望

——〔美〕费洛姆《爱的艺术》

猜你喜欢
罗曼美的诗人
想象的空间与经验的几何
致罗曼·罗兰
罗曼·罗曼: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打破平衡
被大自然“回收”的豪宅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