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弯薄壁C型钢框架斜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013-12-03 02:12程建伟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艺术系安徽宣城242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19期
关键词:延性型钢抗震

程建伟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艺术系,安徽 宣城242000)

冷弯薄壁C型钢具有高强、重量轻、构件工厂化程度高、施工方便、劳动强度低、可再利用等优点[1]。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抗震性能优良,结构整体抗倒塌能力强,同我国古代木结构体系相似,其优良的抗震性能,必将成为未来低层住宅及工业建筑结构发展支柱[2],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冷弯C钢框架节点是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传力的核心区域,是这种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对这类结构体系斜节点抗震性的研究还不够充分。笔者设计了6个梁、柱斜节点,进行了拟静力试验来研究斜节点连接组件板域的应变分布、螺栓间距、节点板厚度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构造对斜节点承载力、刚度退化、延性及耗能性能的影响。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对该类结构设计及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冷弯薄壁C型钢框架斜节点试验

1.1 试验目的

研究各组件板域的应变分布、节点板板厚、螺栓间距等因素对节点区域受力性能的影响,获得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研究该类节点的破坏机理、刚度退化、承载力退化、延性及耗能性能。

图1 试件设计图

1.2 试验方案

试验制作6组C型钢梁柱斜节点,斜节点通过2块C型钢背靠背中间夹有钢板制成,采用高强螺栓连接。C型钢截面尺寸为C160×60×20×2.0,卷边半径为6mm;节点板为热轧曲线多边形钢板,上边界与梁上翼缘齐平,梁下加腋;采用8.8级∅16高强螺栓,简图如图1所示。

6组试件全部在工厂加工制作完成后,运输到实验室进行组装,确保构件加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同时,为保证柱构件在平面内外的抗弯刚度,柱端用钢板焊死方式处理。

1.3 试验试件

试验各试件参数见表1所示。

表1 试件参数

1.4 加载装置

试验采用主要设备:30T推拉千斤顶1台,油泵1台。反力装置采用:试件压梁1个,水平限位梁2个,限位轨道梁2根,高强混凝土试块 (C60)2个,支撑架1个。试验装置布置如图2所示。千斤顶两端在反力墙与试件梁端的加载铰上,柱端固定地面,由水平限位梁限制水平位移及转角。高强混凝土试块作为构件竖向支撑。试件梁的上部设置2根限位轨道梁,保证试件平面内受荷,避免试件平面外产生过大位移,导致试验失败。

图2 试验装置

1.5 加载制度

据《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3]的要求,试验前预加载2次,确保试验各部件协调工作。试验加载制度采用:力-位移混合控制。首先采用力控制,加载步长取2.5kN,逐级递增循环,试件屈服后改用位移控制,分级加载步长取9mm,每级循环3次。试验荷载值降到极限荷载的一半以下终止。

2 试件破坏现象及试验结果分析

2.1 试件破坏现象

6组试件从初始加载到达到极限荷载其破坏形变相似。千斤顶在梁端往复移动当中,6组试件除节点板产生形变外,其他部位均为发生明显形变。当试验加载到13kN左右,B-B截面 (见图1)附近节点板出现测点屈服,随后节点板产生形变。加载达极限值约80%,节点板向外的鼓曲变形增大,在A-A截面(见图1)附近的翼缘出现屈曲,相关测点均屈服。继续增大位移后,节点板发生平面外的弯曲扭转,试件B160-6,B200-6与B240-6三个试件节点板较厚,承载能力好于B160-4,B200-4与B240-4试件。各试件破坏形式见图3所示。

图3 各试件的试验现象

2.2 试验结果分析

据采集的数据可获得试件的梁端荷载-梁端位移 (P-Δ)滞回曲线。

1)滞回曲线 滞回曲线[4]能够反映结构在反复作用力过程中的位移荷载曲线变形特征、刚度退化及变形能量消耗,它是确定恢复力模型和进行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依据。

从图4试件的滞回曲线知,4个试件的滞回曲线均呈典型的梭形,滞回环形状饱满,反映试件弹塑性位移大,塑性变形能力好,抗震性能强。

2)骨架曲线 骨架曲线[5]是在研究非弹性地震反应时是很重要的,它是每次循环的 滞回曲线达到最大峰点的迹线,在任一时刻的运动中,峰点不能超过骨架曲线。连接滞回曲线各加载级第一次循环的峰点可以得到试件的骨架曲线。试件骨架曲线对比图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看出,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试件都经历了弹性极限点、最大荷载点。试件在推力过程和拉力过程有所不同。弹性极限点前,试件的骨架曲线基本为一直线,变形基本上呈现弹性;进一步加载,骨架曲线开始弯曲,位移开始沿着骨架曲线的第二段增加,荷载增长滞后于变形,试件刚度降低,随位移增加,直至达到最大荷载点。变形增长速度明显大于荷载递减速度。在试验现场过程中即时记录数据,得到试件屈服荷载 (Py)及位移(Δy),极限荷载(Pu)及位移(Δu)、最大荷载(Pmax)及位移(Δmax),参见表2所示。

图4 各试件的滞回曲线图

图5 试件骨架曲线对比图

3 抗震性能研究

3.1 延性

延性[3]是指截面或构件在承载能力没有显著下降的情况下承受变形的能力,其含义是构件破坏以前截面或构件能够承受最大的塑性变形。节点延性的好坏可以用延性系数来表示,文献 [3]规定延性系数μ为:

式中,Δu为构件的承载能力下降到85%极限承载能力时的极限位移,mm;Δy为屈服位移,mm。

表2 骨架曲线计算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试件的延性系数在2.7~5.5之间,虽然大于混凝土结构所要求的延性系数2.0,但同其他轻钢结构端板连接节点、冷弯型钢双腹板上下角钢连接节点[5]及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6]相比,主要体现在推力加载过程中延性不足,各试件在推力的过程中的延性系数 要比拉力的过程略低,在拉力加载过程当中延性表现良好。

3.2 承载力退化

根据文献 [3]的定义要求,用承载力降低系数表示试件的承载力退化:

从表3可以看出,各试件承载力退化系数在0.89~0.99之间,平均在0.96左右,承载力退化稳定,说明加载循环次数对试件承载力影响不大。

表3 试件循环加载承载力退化系数表

3.3 刚度退化

依据文献 [3],采用割线刚度法研究试件的刚度退化。割线刚度Ki按式(3)计算:

式中,Fi为第i次峰点荷载值,kN;Xi为第i次峰点位移值,mm。试件刚度退化对比如图6所示。

从图6可以看出,所有试件在每一级循环加载后,都有较大刚度退化。在每一级3次循环加载中试件刚度也发生了退化,退化速度趋于均匀平缓。通过分析可知,当螺栓无滑移时,节点的刚度主要由垫板厚度和螺栓间距来决定。垫板厚度越大,刚度退化的幅度越均匀;当螺栓产生滑移时,会导致节点板刚度退化明显。

图6 各试件节点刚度退化图

3.4 耗能情况

依据文献 [3],笔者采用等效粘滞阻尼系数he和能量耗散系数E来衡量节点的能量耗散能力。耗能性能示意图如图7所示。等效粘滞阻尼系数he和能量耗散系数E的公式如下:

4个试件等效粘滞阻尼系数he和能量耗散系数E(这里只列出代表性数据)如表4所示。

图7 能量耗散示意图

表4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he和能量耗散系数E表

从表4可知,随着加载等级的提高,试件的能量耗散系数和等效粘滞阻尼系数随之降低。试件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均在0.35~0.5之间,同其他轻型钢结构相比,耗能性能基本相当。

4 结 论

(1)高强螺栓连接的垫板式C型钢节点平面内有3种破坏形式:节点板抗弯承载力破坏、孔壁挤压破坏、C型钢抗弯承载力破坏。

(2)通过延性系数比较可知,C型钢斜节点框架结构延性高于一般混凝土结构,延性同其他轻钢结构比较基本持平。

(3)C型钢斜节点承载力退化稳定,循环加载次数对试件承载力影响小;节点初始几何缺陷对试件无影响。6组试件推力加载中的承载能力比拉力过程中的低。

(4)6组试件初始刚度退化都比较明显,薄垫板试件刚度退化不明显。6组试件在位移控制阶段中,刚度退化均匀平缓。

(5)C型钢斜节点等效粘滞阻尼系数he与能耗优于其他轻钢节点。

[1]陈绍蕃,顾强 .钢结构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彭晓彤,林晨,满杰 .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发展现状 [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6):18-21.

[3]JBJ101-96,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 [S].

[4]沈祖炎,李元齐 .高强冷弯薄壁型钢住宅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报告 [D].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2007.

[5]王军 .冷弯薄壁型钢框架半刚性节点动力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D].重庆:重庆大学,2005.

[6]高春彦 .矩形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D].包头: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延性型钢抗震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安徽省《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解读
莱钢型钢265m2烧结机高效生产实践
古建抗震有绝招
莱钢低成本加铌Q345B热轧型钢的试制开发
上料除尘系统在莱钢型钢炼钢的应用
建筑结构基于抗震对混凝土构件的延性研究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矩形钢管截面延性等级和板件宽厚比相关关系
市场低迷 兆通型钢逆市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