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民生: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研究的新视域

2013-12-05 23:47张油福黄晓晓王国平
体育教育学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视域民生居民

张油福,黄晓晓,王国平

(1.贵阳医学院运动与健康学院,贵州贵阳550004;2.南昌大学体育系,江西南昌330031;3.贵州民族大学体育系,贵州贵阳550004)

文化民生: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研究的新视域

张油福1,黄晓晓2,王国平3

(1.贵阳医学院运动与健康学院,贵州贵阳550004;2.南昌大学体育系,江西南昌330031;3.贵州民族大学体育系,贵州贵阳550004)

城市社区体育文化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体育文化的基层组成单元,反映的是社区居民民生问题,最能体现当代文化民生的结构和价值理念体系。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不能被动、单一地依赖于政府部门,而应注重立足于社区居民的“内在公共归属性”等理念的培育,加强和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文化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共建力,以此提高社区社会资本存量,促进社区体育文化自觉力的內孵机制的构建,从而实现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真正归属到民生本体的目的。

社区体育;文化民生;体育文化

随着我国由体育强国向体育大国的逐步转型,体育事业的发展再也不只是以金牌数的多寡为衡量标准,更多的是倾向于民生体育工程。根据2009年民政部公布的《2009年度全国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各类社区17.5万个,这就意味着,社区不但取代了传统的社会功能,而且已成为现代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工作、休闲、健身、娱乐和交流学习的重要场所和公共生活空间,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形成了社区文化。社区体育则是现代居民追求健康生活的载体,属于民生的一部分,社区体育文化顺其自然的成为城市社区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 文化民生视域下的社区体育文化解析

所谓民生,就是指国民的生计和生活,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根据马斯洛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民生问题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满足国民基本生计的物质文化生活阶段和追求精神文化、实现自我需求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人们生活水平由温饱型转向小康型;消费追求由物质型向精神型转变,文化民生则由此孕育而生。文化民生,主要指的是文化层面上的国民生计,反映的是国民基本的精神文化生活层面上的需求,包括形而上、心理禀赋和现实三大层面,体现的是国家“软实力”,是民生之魂。

社区体育文化是社区文化的次属文化,它不仅仅包含了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条件和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主体,还揽括了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形式。根据当前体育运动在人们生活中的特性和作用,人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种体育文化活动满足其精神文化生活和自我实现的诉求,体育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要重组成部分和生活方式。因此,社区体育文化是文化民生的大计,文化民生视域下的社区体育文化问题是当前我们所亟待解决和完善的第二阶段的民生问题所在。

2 文化民生对发展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价值与作用

2.1 有利于激发社区居民的体育文化参与热情

积极引入和借鉴文化民生的理论和价值体系,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促使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体育文化的构建中来:一方面,因为文化民生下的社区体育旨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内容来满足不同居民的体育文化诉求,让社区中无论是男女老少还是不同阶层、身份等属性的居民走到一起,享受体育文化带来的乐趣,无形中激发了居民对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的参与性和热情,并在本质上改变了传统式的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另一方面,社区体育文化因其处于城市公众文化的最基层,拥有独特的民间草根色彩,而文化民生下的社区体育文化突显的也是草根文化。因此,文化民生视域下的社区体育文化有利于激发社区居民的主人翁式的责任感和参与热情。

2.2 有利于培育居民的社区体育公共意识

文化民生的理论和价值体系关注的是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公共服务性,注重的是社区体育公共意识的培育,而文化民生视域下的社区体育文化自然而然突显的也是公平均等性、公益性和普及性。正是在这样属性的社区体育文化活动下,居民才能发自内心的接受和认同社区体育文化,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增强了社区居民彼此之间或居民与社区管理者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增进情感和信任及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同样也有利于社区体育文化发展內孵力的产生。

2.3 有利于形成文化自觉观念

文化民生的理论和价值体系注重的是社区居民在社区体育文化发展中饰演的主体角色,也就是说,居民的参与并不是简单形式上的参与和过场性表演,而应是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者,只有明确了居民在开展社区体育文化活动中饰演的主体角色,才能更加充分地体现出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意志。社区居民主体角色的突显能在很程度上激发社区居民的责任感和切实增强全体居民参与意识,满足居民的体育文化诉求,提高其体育文化水平和丰富其体育文化生活,有利于形成对社区体育文化的自觉,为社区体育文化的构建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 社区体育文化发展中文化民生理念的缺失

3.1 重行政化,对公众诉求反馈不足

根据我国现行的由当地政府下设的社区街道办事处或居民委员会的管理模式不难得出,社区不仅仅是居民日常生活、休闲、健身、娱乐等重要场所,而且还是政府管理社会的一种工具,有着较为严重的行政化属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社区体育文化作为社区文化生活中的薄弱部分,也被赋予了较严重的行政化属性。比如,社区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都是以政府下设的社区街道办事处或居民委员会来报批审核和组织开展,并且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多是在上级有关部门的行政管理要求下或是为了应付检查才开展的,社区居民至始至终都处于被动的状态。由于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开展往往是行政化的,导致行政外的社区居民的体育文化诉求反馈不足,远远不能切实满足居民对体育文化的需求和期待。因为居民反馈和评价机制的不完善,社区居民的诉求难以得到满足。行政化的社区体育文化因不能有效的回馈居民的诉求,从而造成社区体育文化的开展不规范,居民的体育文化生活得不到满足和保障,最后使得政府对社区的有关文化供给不能得以实现。除此以外,在政府管理下的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突显的是行政化(政治性),对公众诉求反馈不足,没有体现群众性,这也恰恰背离了文化民生视域下的社区体育文化价值理念和要求,不能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社区体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3.2 重硬件设施建设,缺乏人文关怀

当前,社区体育文化过于强调硬件设施建设,特别重视的是社区公共体育文化器材设施建设中的数量的多寡,比如健身活动场地、器材的数量,而对社区所拥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场地、器材设施的利用率及社区居民的参与率和满意度等层面上考虑不足,在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评价中缺乏人文因素,没有反映出民意。社区体育硬件设施虽然是有效开展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的基础,但是比如居民的体育文化诉求及社区体育文化氛围等,突出有关人文关怀等方面才是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实质和最终目标。通过调查发现,众多社区投入大量资金建立起来的健身场地、图书室和购置的健身器材等常常无人问津或被侵占,居民不懂使用,利用率低,作用不大,失去了社区体育文化惠民的真正意义。为此,社区体育文化开展的好坏不能单一的以资金、健身场馆、体育活动开展的多少来衡量,还应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了解居民的意愿和诉求,广泛征询居民意见。

3.3 社区公共理念与社区体育文化內孵机制缺失

由于受社区的复杂性和我国较为传统的以血缘亲属组成“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网的影响,目前城市社区居民彼此之间关系联系较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社区居民缺乏社区公共理念,居民之间的交往合作意识(能力)不强。加上受现行的社区行政化管理模式的影响,造成了其作为社区体育文化生活发展主体地位的缺失。由于居民社区公共理念的缺失,往往把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归结于政府或社区街道居民委员会,至于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或参不参加处于一种较为随意和松散或消极的状态,使得对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关心与支持不能上升为由外到内的文化自觉性,造成社区体育文化发展内驱力不足。如此恶性循环,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和成果则很难满足社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背离了体育文化惠及于民的最终目标。

4 促进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回归民生本体的要素分析

4.1 城市社区社会资本存量分析

城市社区社会资本作为社会复杂关系网的集成体,其存量的多寡是衡量社区效率和社区活力的重要指标。因为它能通过社区各种文体活动的开展拓宽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深居民彼此之间的情感。而当前,正是因为城市社区资本存量不足,导致了城市社区居民关系冷淡、社区公共体育意识不强。为此,努力提高社区社会资本存量是文化民生视域下发展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

4.2 城市社区体育文化自觉性的形成分析

城市社区体育文化自觉的形成往往突显的是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文化参与的责任感和诉求的反应及对自身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社区居民唯有把参与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看做是自身的责任和诉求的反映,并通过参与各种社区体育文化活动来满足和提高自身的体育文化素养,才能真正意识到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的作用和意义。当前,诸多社区存在社区体育文化设施利用率低的情况,剖析其原因,一方面主要是因为有关设施的配备不合理,无法满足居民的需要;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社区居民受自身体育文化素养不高的制约,不懂如何去使用。社区体育文化设施唯有得到居民的充分使用,它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有效促进社区体育文化自觉性的形成。所以,政府或体育有关管理部门在对社区体育文化开展情况进行衡量时,不能过分注重社区公共体育文化设施的数量,还应把社区有关体育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即体育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列为衡量标准,这样才能体现出文化民生视域下的社区体育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4.3 城市社区民间体育文化力量

社区民间草根体育文化组织是社区民间体育文化的重要力量,也是从根本上把社区体育文化发展从外组织转变为自组织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社区民间草根体育文化组织因其自下而上的产生路径,使得其发展成为突显文化民生视域下的社区体育文化价值和理念的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生生活的完善,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诉求日益加大,以自发的组织形式组成的社区居民文体健身、休闲、娱乐团体犹如雨后春笋出现在社区中,这些团体的出现不但丰富和满足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诉求,而且为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创建了广阔的平台。社区民间草根体育文化组织最大的优点就是把较零散的各种资源进行了整合,从而实现了有限的个人力量和资源的最大化。社区民间草根体育文化组织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有效的促进了社区居民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形成了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大大提高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信任和归属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社区民间草根体育文化组织是社区文化生活组织中最具活力的团体,只有注重社区该组织的引导和发展,才能更为广泛地带动全体性的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

5 结束语

城市社区体育文化是形成现代城市公共体育文化的重要基础,因其贴近群众生活的最基层,从而决定了其必将充分反映和体现文化民生视域下的社区体育文化生活。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主体是该社区中的全体居民,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成果也应直接被社区居民所享用,所以,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的发展是最行之有效的满足和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诉求的途径。社区体育文化发展中积极引入和借鉴社会学中的文化民生的理论和价值体系,能最大程度上发挥社区体育文化的公共服务性、普及性等特性,使社区体育文化广泛惠及于民,使社区体育文化真正回归于民生本体。

[1]李荷皎,周学荣,沈克印.民生视域中开展村落春节运动会的价值与实践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6):81.

[2]李萍.文化民生及实现路径探析[J].社会管理,2012(6):69.

[3]孙高峰.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路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7):460-463.

[4]朱媛媛.城市体育文化发展方式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5):30-31.

[5]文明华.2010年广州亚运与岭南休闲体育文化融合传播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3):10-11.

Cultural Livelihood:New Area of Urban Community Sport Cultur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 China

ZHANG You-fu1,HUANG Xiao-xiao2,WANG Guo-ping3
(1.Sport and Health Dept.,Guiyang Medical Inst.,Guiyang 550004,China;2.Sport Dept.,Nanchang Univ.,Nanchang 330031,China;3.Sport Dept.,Guizhou Nationality Univ.,Guiyang 550004,China)

As the basic component of modern urban public sports culture,urban community sports culture reflects the livelihood of community residents and represents the structure and value system of current cultural livelihoo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community sports culture can not solely rely on the government but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ncept of inner public belonging.The paper also proposes to enhance and improve the host awareness and par⁃ticipation of the community sports culture,so as to increase the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sports cultural self-discipline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s culture be⁃longing to the people's livelihood.

community sport;cultural livelihood;sports culture

G80-05

A

1672-268X(2013)06-0030-03

2013-08-24)

猜你喜欢
视域民生居民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石器时代的居民
陈颖 巾帼之花绽放在民生一线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寄语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