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民工子女的德育教育的几点尝试

2013-12-31 03:06王晓青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杂记苏霍姆农民工

王晓青

农民工子女应该说是校园里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长环境、成长经历、家庭状况、知识情感、认知局限与心理特质和城市孩子相比都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孩子渴望维护尊严而尊严时常被冒犯,内心变得敏感而脆弱;渴望开阔眼界而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抵制诱惑而容易误入歧途;渴望过富足的生活,渴望像城市孩子一样拥有漂亮品牌服饰和时尚的通讯工具而家庭经济拮据,变得自卑;渴望自立自强而又畏首畏尾,缩手缩脚,信心不足。我所在的嘉峪关师范附属学校有60%以上的学生来自于农民工家庭,因此,寻找正确的途径,做好他们的德育工作,谨防他们精神荒芜成了我德育工作的重心之一。

一、为他们点亮心灯

农民工子女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自信不够,不能主动地为自己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有时候机会来敲门,也会因为他们的胆怯而失之交臂。因此,要利用多种途径,给他们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为他们点亮心灯。比如,我们班隋佰强是来自黑龙江的孩子,私下里他喜欢给同学讲笑话、讲故事。一个下午,我来到教室,他正在给同学讲着东北方言版的《猫和老鼠》,手舞足蹈,绘声绘色,我暗暗惊喜。于是我动员全班学生做准备,将在接下来的周一班会举办才艺大赛。才艺展演的班会上,隋佰强和同学搭档表演了一个小品,但他非常紧张,老是忘词,表演的效果远没有私下的好。后来在类似的活动中我有意识地让他锻炼,并教给他一些克服紧张心理的办法。多一次机会,他就会多一份镇定、多一份从容、多一点自信,慢慢地他终于丢掉了自卑的包袱,上一学期他和同学一起成功地主持了全校的歌咏比赛,最近又成功地竞选为学生会文艺部部长。隋佰强的这点成长经历对他自己和其他农民工子女都是大有裨益的,他们明白了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己是自己永远的救世主,让心灵高高站立,会享受更多的阳光。

二、培养孩子坚韧的心,拒绝诱惑

农民工子女从偏僻的农村来到繁华的城市,新鲜的视觉、听觉诱惑充斥着他们好奇的心。网络游戏诱惑是一切诱惑之最。这些孩子一旦染上网瘾就如成人染上毒瘾,会变得自私冷酷,会毁了自己,甚至会毁了父母,毁了家庭。我目睹过穿着脏旧工作服的父母歇斯底里地捶打玩了通宵早晨直接来上学的孩子,也看见过有家长拉着有网瘾的孩子低三下四地恳求教师再给一次机会,而孩子却表情麻木。安康就是这样的学生,这学期三次离家出走去网吧,每次出走时间都较长。离家后和父母玩着躲猫猫游戏,趁父母不在家偷走了家里二百多元钱,后来又透支了大姨的一百八十元的电话费用来上网打游戏。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该把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培养,才能达到实际的目的。这教会青年人控制自己的各种愿望,自觉地限制它们,要成为愿望的主宰。因此,一开始我就用心保护学生本真的淳朴善良。教给他们很多时候需要用理智来控制情感,抑制冲动,分清美丑善恶。

三、文字交流有着奇特的功效

记得在八年级的时候,我在贾斌的杂记上看见她用大字号写着的一行字:我的心是寂寞的城,我在运动,城在扭曲。读完后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我心想一定要帮助这个学生走出阴影,我便在这句话的旁边写了一句:试着打开你的城,让阳光洒进来,你将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贾斌是个怪学生,很有文采,也很努力,但总是不快乐。有一次闲聊的时候她告诉我说他们家族有好几个忧郁症患者,她担心自己将来会患忧郁症。这样的学生用语言去说教只会事倍功半,选择用文字交流效果就会好得多。于是,她常常会在日记里对我坦露真心,我也会真诚地写下我的认识或见解,她确实在一点一点变化。前几天中学篮球赛,她站在场边,大声地、热情地给本班加油。看来她寂寞的城真有阳光洒入。文字可以保存,反复阅读,不断玩味,因此,有着语言所不可比拟的功效。起初我和学生只是通过写信、写纸条的形式交流,后来有几个学生在杂记本上自创“贴吧”“留言板”等栏目要我给他们写一些东西。就这样师生之间有了朋友似的关系,德育工作开展起来就游刃有余。

四、切忌急于求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记住,人的潜能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一个学生可能整整一年什么也学不懂和学不会,但他学懂和学会的时刻眼看就会到来。这种‘顿悟(指思想的觉醒)、这种蕴含在儿童意识里的内在精神力量,有一个渐进的积聚过程。而我们教师则要用信赖去促进这种力量的积聚。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要急于求成和悲观失望。”教知识如此,教做人亦如此,教农民工子女做人更是如此。这些学生的父母工作很辛苦,下班后精神疲倦,没有精力对孩子进行教育;有的很忙碌,和孩子几乎是两头不见,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因此,对他们的教育主要落在教师的肩上。有的时候,辛辛苦苦教育了五天,刚有点儿起色,结果一个双休日,因无人管理就功亏一篑。这种时候也不能灰心,慢慢再来。例如,郭茹佳是父母离异之后跟着妈妈来到嘉峪关的,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女孩,和她的五人小团体是我班女篮的主要成员,可她身体瘦弱,缺乏对抗性;平常很少运动,身体的灵活性也不好;我更担心她脑垂体中的瘤子。一次篮球赛进行了二十分钟的时候我把她换下场,看得出她非常不满意,用脚狠狠地踢着场地边一个空了的矿泉水瓶子从我面前过去。后来我给她解释了原因,想着她会豁然开朗。可紧接着又发生了另一件事:我校考试的日子不统一组织上早操,我到校早,动员学生出去跑几圈,美其名曰“热热身”。其他学生听我这样一说,纷纷离开座位涌向操场,郭茹佳却用脚狠狠地踹前面的凳子以示不满。我轻描淡写地告诉她不想跑就不去跑,这是自愿的,并告诉她漂亮的女生用脚踹凳子会严重损坏形象。在当天的杂记上她告诉了她对我不满的原因:自己练了那么长时间的篮球竟然不如才练了几天的于睿(是我班的体育苗子)。我终于有了好好开导她的机会,通过她的杂记本我告诉她集体的利益高于任何个人利益,她和于睿都是我的学生,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不会厚此薄彼。希望她加强锻炼,有了强健的体魄和精湛的球技不害怕没有球赛打。看到这些她才笑容绽放,我的心里也暖暖的。就这样坚持着,不骄不躁,一点一点巩固教育成果,积少成多,积小成大。

为农民工子女撑起一片蓝天,让他们渴望维护尊严就会得到尊重;渴望开阔眼界就能得到正确引导;渴望过富足的生活,就先让他们的精神富足起来;渴望自立自强就让他们的内心都亮有一盏灯。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锤的打击,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学生的精神世界》,《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杂记苏霍姆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文心杂记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苏霍姆林斯基学前教育思想探析——基于“快乐学校”教育实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