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泵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2014-01-01 02:25王呼萍李瑾荣
护理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栓子治疗仪气压

王呼萍,李瑾荣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临床上并不少见,以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约占深静脉血栓的90%以上,神经外科手术后DVT发病率在24%左右[1]。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颅脑疾病术后病人存在很多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如手术时间长、激素的应用、长期卧床、偏瘫、脱水、脑组织血栓物质的释放、甘露醇的大量使用等,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1,2]。若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子脱落可以导致脑栓塞、肺栓塞,造成病人严重致残、猝死[3]。为了研究气压泵治疗对预防血栓的效果,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降低神经外科卧床病人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对2011年12月—2012年5月神经外科卧床病人在常规预防深静脉血栓基础上使用气压泵(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进行辅助性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2月—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卧床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组 。观 察 组4 0例 ,男2 4例 ,女1 6例 ,年 龄2 6岁 ~8 0岁(58.53岁±11.68岁);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0岁~81岁(59.00岁±13.99岁)。治疗前所有病人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双下肢无DVT形成。两组病人均无气压泵治疗的禁忌证,自理活动受限、长期卧床,存在发生DVT的高危因素。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卧床原因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预防基础上应用气压泵治疗仪进行双下肢气压治疗。

1.2.1.1 常规预防护理 ①加强下肢的主动和被动活动,以加快静脉血流速度。2h更换1次卧位,定时按摩双下肢,每日3次,每次20min。2h做下肢膝关节、踝关节的内收、屈伸运动1次,每次20min。2h翻身、叩背1次。抬高双下肢20°~30°。②保护下肢静脉血管:尽量避免股静脉置管及下肢输液,避免在同一静脉上反复穿刺及在周围静脉输注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加强对输液部位的观察,尽量减少股静脉采血的次数。③加强健康教育:告知病人要戒烟,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饮水,宜清淡低脂饮食。

1.2.1.2 气压泵治疗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预防护理基础上采取韩国(株)大星产业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压力设定在60mmHg(1mmHg=0.133kPa)~80mmHg,可根据医嘱及病人的耐受能力进行调节,每次20min,每日2次,7d为1个疗程,或者根据病人病情缩短或延长治疗时间,直至病人自行下地活动为止。于气压泵治疗前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气压泵治疗仪的目的、原理、治疗的意义及注意事项,说明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解决办法,特别提醒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因为压力而造成的不适,以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并征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争取其积极配合治疗。气压泵系统是一个非扩散的预防系统,包括一个泵和一对下肢长度、一对上肢长度的单个病人用压力护套。其作用原理[4-6]:①提高静脉的血流速度,从而减少血液的淤积;②增强纤维蛋白溶解的活性,从而降低形成血浆凝块的几率;③间歇性加压使静脉血通过静脉瓣时发生湍流,防止血液淤滞,而静脉瓣正是血栓形成的始发点;④间歇性加压促进内皮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⑤间歇性加压促进内皮细胞释放尿激酶、组织纤溶酶等,加速纤维蛋白的溶解。气压泵具体操作流程如下:①治疗前让病人放松,协助病人取舒适的平卧位,以利于肢体放松,将气压泵治疗仪推到床边;②将泵的电源插头插入一个合适的插座中;③将压力充气管与泵连接,并确保在插口处听到“咔嚓”声;④取出压力护套(护套不分左右肢体);⑤将压力护套置于病人合适肢体位置;⑥将病人肢体包裹,并安全扣好尼龙搭扣,另一侧方法同样;⑦将与压力泵相连压力管的另一端连接到压力护套上,确保护套和气泵连接紧密;⑧打开气泵开关,绿色指示灯亮起;⑨将压力旋钮调到医嘱要求的压力,且在气囊膨胀所允许的压力范围内,充气顺序依次是足、小腿、大腿下部、大腿上部;⑩治疗20min后关掉气泵开关,将压力充气管从护套连接处分开,取下压力护套,然后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后放在洁净处备用。气压泵治疗的禁忌证:①急性炎症性皮肤病;②心律不齐;③丹毒;④深部血栓性静脉炎;⑤肺水肿;⑥急性静脉血栓;⑦不稳定型高血压;⑧安装有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病人。

1.2.2 评价方法 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l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下肢深静脉血流情况,发现有静脉栓子形成时记录栓子直径。对两组病人DVT发生率、静脉栓子检出率及栓子直径、疼痛、肿胀、舒适度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通过对病人肢体疼痛、肿胀及舒适度等方面的观察,评价治疗效果。显效:彩超检查无异常现象,下肢无疼痛、肿胀,体温正常,病人无异常感觉;有效:彩超检查无异常现象,一侧或双侧下肢酸胀、隐痛,体温正常,腓肠肌试验阴性;无效:彩超示静脉血管内无彩色血流信号和频谱信号,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肿胀,下地困难或直立后疼痛加剧伴有不同程度发热,腓肠肌试验阳性。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比较采用非参数Wilcoxon检验,两组病人静脉栓子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两组病人静脉栓子检出率及栓子直径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治疗前静脉栓子检出率及栓子直径情况 例(%)

2.2 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比较 例

2.3 治疗后1周两组病人静脉栓子检出率及栓子直径比较(见表3)

表3 治疗后1周两组病人静脉栓子检出率及栓子直径比较 例(%)

3 讨论

气压泵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外周循环障碍疾病的治疗以及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等方面。我国对气压泵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现在也广泛应用于矫形外科、普外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血管外科、ICU等科室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淋巴性水肿、动脉阻塞性疾病、血肿、预防静脉曲张性溃疡、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胫前黏蛋白沉积症、骨质疏松、创伤性水肿[3,7,8]等方面。危重病人由于卧床、制动、应用镇静剂、输血治疗、有创操作增多等更易发生深静脉血栓。气压泵在神经外科病人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神经外科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3大因素是血流缓慢、静脉内膜受损、血液的高凝状态[1]。神经外科病人存在多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无创、快捷、可重复诊断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检查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仅可诊断下肢静脉血栓,还可动态观察其演变情况,是临床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9,10]。

本结果显示,治疗前只有少数病人检出静脉栓子,且直径均较小,两组病人双下肢均无DVT形成,治疗后观察组静脉栓子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常规预防DVT的基础上使用气压泵治疗,可明显降低DVT的发生。新形成的血栓,由于血栓内纤溶酶原的激活和白细胞分解释放的纤溶蛋白酶可使血栓溶解,血栓溶解过程取决于血栓的大小及血栓的新旧程度。虽然两组病人检出栓子的直径并无差异,但观察组以自行吸收栓子(直径0.1cm~0.3cm)为主,提示使用气压泵治疗可以降低神经外科长期卧床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气压泵治疗仪是一种物理性非介入性治疗仪器,它利用肢体外部加压的方法促进静脉血液循环,形成脉动流,增强纤溶系统活性,增加神经、血液灌注和氧合作用,达到改善功能和抗血栓形成的目的。气压泵治疗仪在设定的治疗压力下,气囊可对肢体反复加压后再减压,通过气压依次对局部肢体实行压力循环周期。气压泵治疗与人工按摩手法相比,气压式按摩力度均匀,且按摩速率与人体血流速率相近,因此病人感觉更为舒适[6]。且使用方法简单、易操作,病人易接受,气囊有排气舒缓、不影响病人睡眠、体位不受限制、对病人无损伤等特点[9],配合常规护理,可有效预防病人发生深静脉血栓。气压治疗部分代替人工按摩、翻身,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省时省力,可有效提高病人的护理质量。气压泵治疗仪调节局部循环,渐进性地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液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回流,加强动脉灌注,加速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改善肢体功能的作用,有效地预防了DVT的发生。气压泵治疗仪在本科室病人应用中得到好评,期待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之能进一步推广使用。

[1] 刘成玲,亏春华.急性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0,7:1.

[2] 金颖,张秀云,王庆珍,等.脑瘤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6):16.

[3] Dennis M,Graham C,Forbes J,etal.Does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reduce the risk of post stroke deep vein thrombosis?The CLOTS 3trial: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Trials,2012,13:26.

[4] Zaman G,Pitsillides AA,Rawlinson SC,etal.Mechanical strain stimulates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by rapid activation of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 steocytes[J].J Bone Miner Res,1999,14(7):1123-1131.

[5] 田晓静.间歇充气压缩泵预防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使用时间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0):55.

[6] 刘春霞,申丽曼,孟翠巧,等.间歇气压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0):38.

[7] 李亚军,段缓,史倩.气压治疗预防重症监护室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全科护理,2013,11(10B):2709-2710.

[8] 孙爱臣,王蕾,马会清.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预防骨科卧床患者血栓形成的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5):903.

[9] 朱晔,程晓玲,王素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1,45(3):291.

[10] Seth Landefeld MD.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J].JAMA,2008,300(14):1696-1697.

猜你喜欢
栓子治疗仪气压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看不见的气压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留守儿童栓子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蓝狐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栓子他娘
电渗—堆载联合气压劈烈的室内模型试验
一种基于MSP430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