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3枚一级勋章的47位开国上将功勋榜(十三)

2014-01-18 22:06欧阳青
党史纵览 2014年1期
关键词:军团日军

欧阳青

郭天民:从红军师参谋长到解放军兵团副司令

郭天民的革命资历比较显赫:1926年10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步兵科第二团学习。1927年3月,经黄埔军校中共组织严格考察,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11日,他以黄埔军校特务营某连班长的身份,参加了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6日,广州起义部队余部1000多人,在花县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师时,郭天民被任命为排长。1928年2月,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在海陆丰地区与南昌起义部分部队组成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师会合后,郭天民调到第二师升任副连长。1929年4月,任井冈山红四军第三纵队练兵大队队长;5月,任第三纵队第九支队第十六大队大队长;9月,任第三纵队第八支队副支队长。他是参加古田会议的8位开国上将之一。

郭天民也是较早给毛泽东留下深刻印象的开国上将之一,不过,这种印象是以郭天民接受批评而开始的。1929年12月下旬,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会议期间,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到红军要清除军阀主义残余的影响、坚决废止肉刑的问题时,当众批评了时任第三纵队第八支队副支队长郭天民,说:“战士们称你是郭‘铁匠哩!”毛泽东在会下还风趣地批评他说,你是铁匠出身啊?像打铁一样打人!毛泽东之所以不留情面地点名批评郭天民,是因为当时红军队伍中的军阀主义习气仍然相当严重,官长打骂士兵、老兵打骂新兵的现象屡见不鲜。而郭天民虽然作战勇敢,身先士卒,哪里有枪声就带领部队往哪里冲,但见到有人胆小怯阵或者行动怠慢,他往往就按捺不住心头的怒火,轻者痛骂,重者体罚。另外,他是黄埔军校生,入党又早,还参加过广州起义,所以,有点摆老资格,工作中时常流露出军阀主义残余思想和作风。毛泽东决心清除军阀主义残余,自然把郭天民这种有资历和战功的军官当作这方面的典型来抓,以敲山震虎。

古田会议开得很成功,会议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的经验,批评了军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确立了建军的基本原则,解决了怎样将红军建设成为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问题。会议通过的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成为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人民军队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加古田会议对郭天民震动很大,促使他认真思考无产阶级革命军队与资产阶级反动军队的根本区别,领悟到官兵一致才能打胜仗的道理,这成为郭天民处理官兵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后来的几十年中,他经常以毛泽东的教诲自省,时时注意关心和体贴部属。即使当了纵队司令员,他也常教育下属:“指挥员再高明,仗还是要靠战士去打。不懂得爱兵的指挥员会毁掉军队,也会毁掉自己。”

在开国上将中,郭天民也是以担任参谋长而著称的人之一。1931年3月,郭天民开始担任红三军第八师参谋长。以后,他相继担任江西军区参谋长、红九军团参谋长、红三十二军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过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参谋长。

长征途中,时任中央红军第九军团参谋长的郭天民,协助军团长罗炳辉指挥部队,克敌制胜,化险为夷,在艰难对敌斗争中取得了不少的胜利。战斗中,红九军团成功地牵制了国民党军大量的兵力,策应中央红军主力完成了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的一系列行动,从而为中央红军西进与北上争取了主动,中革军委为此授予其“战略轻骑兵”的光荣称号。

1934年10月22日,红九军团横渡于都河之后,国民党粤军两个团前来阻截。郭天民指挥部队冲锋突击,这时,红一军团也派后卫团协同作战,击溃了敌人的拦阻。随后,部队南下至赣南信丰县以东新田、金鸡一带,较顺利地通过了国民党军的第一道封锁线。11月9日,继续在左纵队行动的红九军团,进至湘南汝城延寿圩。在仙人崖高地,与前来阻击的国民党湘军发生激战。数小时后,红军仍未突破阻击。这时,郭天民挺身向罗炳辉请战并率第三师勇猛出击,一举攻占仙人崖,红九军团随即突破湘南汝城至粤北城口的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15日,郭天民协助罗炳辉率红九军团通过湖南良田、宜章之间国民党军第三道封锁线。尔后,一路西行,于27日到达湘桂交界的江永,并参加湘江战役。30日,郭天民随红九军团在桂北的水车镇附近渡过灌江。12月1日,红九军团随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并从兴安至全州之间突破了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

1935年3月27日,郭天民协助罗炳辉指挥部队脱离中央红军主力单独行动,分两路向长干山、枫香坝运动。途中,郭天民巧用“疑兵之计”,虚张声势,迷惑敌人。在要隘处,设下伏兵;在山坡处,派人插下许多红旗;在道路旁,摆上一些标语;在山涧里,烧木柴放烟火。故意让国民党军侦察飞机发现,吸引他们的部队尾随追击。在吸引敌人追击的同时,他还抓住战机,不时指挥部队痛击敌追兵,打得敌人哭爹喊娘。就这样,红九军团以佯动,牵制了国民党军2个纵队共6个师的兵力,成功地掩护中央红军主力迅速向南穿过黔北遵(义)、仁(怀)封锁线,顺利抢渡乌江。

4月3日下午,红九军团先疾速西进,再折转向南到达打鼓新场的老木孔地区。罗炳辉决心在此打一仗,采用先引诱、后伏击的战法,教训一下从鸭溪方向急追而来的国民党黔军部队。郭天民迅即带领参谋人员制订了作战方案。4日上午,佯动分队按计划将国民党军诱入伏击圈,隐蔽在灌木丛中的伏击部队突然开火,郭天民与罗炳辉各率突击队从正面和两翼迅猛出击,使敌军乱作一团,首尾不能相顾。红军一举打垮黔军1800余人,缴获长短枪1000余支,粉碎了其围堵红九军团的企图。

1939年3月,时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的郭天民,率部伏击频频向滹沱河北岸进犯的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部队。23日夜,郭天民率第四团悄悄从蛟潭庄驻地进入滹沱河南岸地区,首先以该团第三营偷袭盂县上社镇,歼灭日军50余人,然后他指挥该团在上社以东的上、下鹤山一带埋伏,等待日军前来报复。24日中午,日伪军600余人果然从盂县县城北上来犯。郭天民令第四团第一营正面阻击,自己指挥团主力迂回到侧后,向日伪军展开猛烈攻击。战至傍晚,歼灭日伪军大部,俘虏日军2人。战后,聂荣臻特给第二军分区发来贺电,称:“上下鹤山战斗的胜利,给了敌人严重的打击与很大的杀伤。”

1940年8月20日晚,郭天民率部参加百团大战,他与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刘道生奉命指挥右纵队,先歼灭娘子关村的伪军,再向娘子关据点的日军实施强攻。日军凭借陡峭的地形和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我攻击部队在悬崖上架起木梯,但多次被日军密集的火网打断,进攻一度受阻。郭天民急令部队集中火力加强攻势,并指挥突击队多搭设人梯。经3小时激战,防守娘子关的日军大部被歼,设在关西大庙的日军司令部也土崩瓦解。日军盘踞达3年之久的娘子关被成功光复。

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后,从9月下旬开始的3个月时间里,郭天民率部与日伪军进行多次战斗,粉碎了其对第二军分区的报复性“扫荡”。10月上旬,第四团在攻击盂县城东的日军据点时,因地形不利,打了几天仍未攻下。郭天民赶到现场,召集大家研究打法,最终用挖地道的办法里应外合攻破堡垒,将顽抗的30多个日军全部歼灭。

1949年12月25日,时任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副司令员的郭天民,实际履行参谋长职务,协助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率部从南宁西进入滇作战。他们遵循毛泽东关于截歼敌人,并阻止其向越、缅溃逃的指示,指挥部队向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汤尧指挥的第八、第二十六军发起迂回攻势。1950年1月11日,我军攻占河口,切断敌逃往越南的退路。14日,攻占蒙自机场,封锁了其空中逃路。2月7日,攻占元江、镇源地区,全歼该敌2.7万余人,俘虏汤尧等一批高级军官。3月12日,郭天民协助陈赓指挥西昌战役。经过20多天战斗,歼灭国民党军西昌警备司令贺国光部1万余人,解放西昌、会理、昭觉等18座城镇。至此,除西藏外,西南地区的国民党正规军被全部歼灭。

贺炳炎:威猛如虎独臂力敌西北狼

作为红二方面军第二军团的代表之一,贺炳炎深得贺龙的喜爱和重用。他个子不高,性情刚烈,作战极为勇猛,经过多年征战,成为贺龙麾下一员著名的猛将。廖汉生曾说:“贺炳炎是贺龙最喜爱的一员战将。打仗碰到别人拔不掉的硬钉子,贺龙就大喊一声‘贺炳炎上!贺炳炎绝无二话,冲锋在前。他经常被指派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

1931年,敌人偷袭湘鄂西中央分局所在地,时为洪湖军校学员的贺炳炎奉命与同学们在陈坨子口阻击敌人。战斗中,因人多枪少,贺炳炎便把手枪让给同学,自己操一把菜刀冲入敌阵,一连砍倒几个敌人,从敌人手中夺下枪,还击敌人。这一英勇行为让贺炳炎名扬全军校并受到表扬。毕业后,贺炳炎被分到红三军手枪大队任区队长,后任大队长。

1932年八九月间红三军突围转移,贺炳炎担任新组建的襄北独立团团长。上任伊始,贺炳炎率部急行军向襄北大洪山地区进发,沿途多次突破国民党军的拦截,最终安全到达目的地。此后,独立团多次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主动打击国民党军。在国民党军追赶红三军时,贺炳炎率独立团全歼敌第八十五师辎重营,毙伤敌700余人,缴获大量军需物资。经过多次战斗,独立团的装备也得到改善,战斗力大为提高。后来,独立团回到洪湖苏区,从新沟嘴到浩子口,从浩子口到沙岗,来往转战,再度北上襄河,又在东起应城、京山、天门,西至荆门、当阳的广大地区,袭击敌人,建立地方武装。再后来,独立团边走边打,历时一个多月,行军500余公里,在鄂豫边与红三军主力会合。11月,贺炳炎任第八师第二十二团团长,担任全军后卫。

1933年春,贺炳炎调任红九师第二十五团团长。由于肃反扩大化,贺炳炎被当作“改组派”逮捕,捆绑了29天,险些被杀。后来,贺龙刀下救人,贺炳炎才获释放,被派到新兵大队当大队长。在新兵大队,贺炳炎依旧表现出色,新兵大队也因为英勇善战,能打硬仗,被人们称为“铁壳大队”。后来,新兵大队被编入红三军,组建成沿河县独立团,由贺炳炎任团长。9月,沿河县独立团与黔东、川黔边、印江、德江等独立团以及黔东纵队被整编成黔东独立师,贺炳炎出任师长。10月,黔东独立师被编成红二军团第六师第十八团和一个独立团,贺炳炎调任第十八团团长。

1935年春,在后坪之战中,红军先后派两个突击组均未拿下制高点,眼看歼敌计划就要落空,贺龙急令:“贺炳炎上!”贺炳炎一跃而起,迅速接近制高点,只身突击成功,并利用缴获的两挺机枪和手榴弹向敌人进行还击,使红军主力得以重新组织反攻,将敌击溃。同年夏天,在中堡伏击战和板栗园战斗中,贺炳炎果断指挥,为全歼敌人立下汗马功劳。在龙山围攻战中,虽然最终没有完成任务,但贺炳炎率团把外围打下,震慑了敌军。

1935年11月,贺炳炎任红二军团新编第五师师长,率部参加长征。红二、六军团在湖南省绥宁县瓦屋塘遭到敌人两个师的阻击,他亲自率部向敌人冲击,被炸断右臂,仍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后来,医生用一把破旧的木工锯为贺炳炎进行截肢手术。手术时,贺炳炎坚持不用吗啡止疼,而是命令卫生员把自己绑在门板上,咬着毛巾,让医生动手。虽然缺了右臂,贺炳炎却保持着一贯的战斗作风,经常独臂端枪,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犹如一头猛虎。

1936年7月初,红二、六军团翻过三座大雪山,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改称红二方面军。贺炳炎任红六师师长。他坚决站在朱德、贺龙等一边,明确反对张国焘另立中央的分裂行径。接着,贺炳炎率领第六师从甘孜出发,向哈达铺前进,一路上担任全军后卫。又率部翻越麻尔柯山,穿过大草地。9月19日,攻占了陇南康县县城,10月抢渡渭水,于会宁东北的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随后,他又率红六师在陇东环县西北参加了三个方面军联合歼灭胡宗南部1个旅的山城堡战役。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0月中旬,枪伤治愈后的贺炳炎接替宋时轮担任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团长,与团政治委员廖汉生指挥了雁门关伏击战。战前,贺炳炎亲自勘察了雁门关公路,只见西面是悬崖绝壁,北面是一段陡坡,顺公路朝南不远处有一座小石桥。整条沟南低北高,沟底是山洪冲下的乱石头,是一个天然的设伏地带。于是,贺炳炎下决心在此打击进犯的日军。18日上午,侦察员发现日军辎重车队从南北两侧同时出现,试图互相警戒而通过雁门关险要地带。针对日军兵力增多、战斗难度加大的不利情况,贺炳炎没有改变战斗决心:“既然敌人送上门来了,就一起吃掉!”等日军南北两队汽车并排交错全部进入狭窄的黑石头沟后,贺炳炎立即让司号员吹响了攻击的号声。顿时,步枪、机枪、手榴弹一齐发出怒吼,攻击部队全部跃出隐蔽物,各种火力交织成密集的火网。团属炮兵连把一颗颗炮弹准确地射入汽车群,爆炸声不绝于耳。

战斗正酣之时,又有100多辆载满弹药和士兵向忻口增援的日军汽车向黑石头沟开来,接着有4架日军飞机飞来助战。由于敌情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贺炳炎果断命令部队见好就收,主动撤出战斗。雁门关伏击战,第七一六团歼灭日军近百人,毁敌汽车数十辆,尤其是贺炳炎带头冲杀,以独手持枪与敌肉搏,捅死一日本兵。此战与第一一五师平型关伏击战和第一二九师阳明堡夜袭战并称抗战初期八路军三大著名大捷,打破了“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受到国民政府的传令嘉奖,特别是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1939年1月20日,时任八路军第一二〇师游击第三支队支队长的贺炳炎,与支队政治委员余秋里一起,率部开赴大清河北岸霸县、固安、新城一带,配合冀中第五军分区部队行动,抗击日军的第四次“围攻”。5月底,第三支队奉命转至蠡县以东潴龙河两岸地区,与第六支队合编为第一二九师独立第三支队,贺炳炎任司令员,余秋里任政治委员,江东升任副司令员。余秋里在红军长征的战斗中失去了左臂,而贺炳炎则失去了右臂。他俩经常合用一双手套。在此期间,第三支队先后进行了莲子口、魏庄、东固贤、赵段庄、师素村、北高晃、马家营等7次战斗,歼日伪军400余人,在冀中打出了威风。老百姓纷纷赞扬:“那支三个人戴两双手套的部队会打胜仗!”贺龙也给予贺炳炎、余秋里和江东升率领的第三支队很高的评价,说:“贺炳炎、余秋里两个人都只有一只胳膊,刚来冀中时没几个人,可是他们东一搞,西一搞,就搞出个队伍来了。这个队伍打得很硬嘛!敌人一听见‘一把手的队伍来了,离老远就吓得溜掉了。”

1940年6月,贺炳炎率部返回晋西北,参加了百团大战和秋季反“扫荡”战斗。

1944年11月9日,时任八路军南下支队第五大队大队长的贺炳炎,与政治委员廖汉生一起,告别延安,开始南征,进军鄂豫皖边区发展南方抗日根据地。第五大队两渡黄河,三跨铁路封锁线,涉过寒流彻骨的四道大河,穿越日顽结合的漫长地带,历时78天,于1945年1月到达湖北大悟山区,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合。到达大悟山区以后,贺炳炎及其率领的第五大队留下就地工作,其余部队继续南下,向广东挺进。

1945年4月,贺炳炎被选为党的七大会议代表。会间休息时,贺炳炎看到毛泽东,便激动地站起来,立正,举起左手,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毛泽东连忙用右手握住他的左手,亲切地说:“贺炳炎同志,你是独臂将军嘛!不用这样敬礼。从今以后,我就特许你免了这个‘礼了吧!”贺炳炎激动地高声说:“报告主席,我是个革命军人,我还有一只手,上阵能够冲杀,我的左手照样可以敬礼!”毛泽东感慨地说:“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独特的人才!”他接着又关切地询问了贺炳炎学习及工作情况,贺炳炎一一作了汇报。毛泽东肯定地说:“你作战勇敢,思想觉悟也高,我是知道的,要继续保持发扬!”这次会见给了贺炳炎以巨大鼓舞,会后,他便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抗日战争中去。

1947年7月,贺炳炎任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了延安保卫战和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宜川、西府、陇东、宜瓦、荔北等战役战斗。特别是在1948年春的宜瓦战役中,一纵率先占瓦子街,但由于二纵未及时到达预定位置,我军包围圈出现了缺口。贺炳炎当机立断,主动派一部抢占瓦子街南山,彻底封敌西撤退路,为全歼刘戡所部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役是西北野战军转入战略进攻后,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该纵三五八旅七一四团六连,在此战中杀出威风,后来成为闻名全军的“硬骨头六连”。贺炳炎也因功勋卓著,受西北野战军司令部嘉奖。

1949年2月,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贺炳炎任军长。在贺炳炎等率领下,第一军连克三原、岐山等县,歼国民党军第五十七军1万余人。接着,攻克陕西陇县,解放甘肃秦安。随后,又进军青海,1949年9月5日进占西宁,解放青海全省。进占西宁后,贺炳炎兼任青海军区司令员。

(责任编辑:徐 嘉)

猜你喜欢
军团日军
中国军团东京奥运38金全记录
遭遇亚马孙军团蚁
“绿豆军团”成长记
火焰喷射器重创日军
巢县凤凰集东南八村惨案
神头岭巧歼日军
候鸟越过深白色冬季
榕树军团来了
日军的“败退”与“转进”
抗战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