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与诊治研究

2014-01-23 17:45张涛赵亮田秋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6期
关键词:暴发性肌钙蛋白心肌炎

张涛 赵亮 田秋红

15例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与诊治研究

张涛 赵亮 田秋红

目的 观察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 , 并探讨其有效的诊治手段。方法 15 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予以心肌酶谱、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检测 , 并予以心电图、胸部 X 线平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 400 mg/(kg·d)的丙种球蛋白及 10~25 mg/(kg·d)的甲基泼尼松龙进行冲击治疗 ,并对其他伴随症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结果 15 例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显著升高 ,且心电图均存在异常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增大 9 例 , 全心增大 6 例。经治疗后 , 12 例患儿治愈 , 3例死亡。结论 早期完善对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及其他相关检查 , 能够尽早的对暴发性心肌炎进行确诊和治疗 , 从而提高其临床救治率。

心肌炎 ;暴发性 ;患儿;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

暴发性心肌炎在儿科疾病中比较凶险 , 通常发病较为隐匿 , 患儿临床表现不典型 , 且早期的体格检查缺乏特异性 ,但病情发展迅猛 , 通常至患儿出现心力衰竭、脑心综合征或心源性休克时才能够得到明确诊断 , 患儿病死率较高 , 并易引起医疗纠纷[1]。为进一步了解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 , 及时的进行确诊和治疗 , 现对本院收治 15 例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旨在提高其临床救治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 2006 年 10 月 ~2013 年 10 月收治的 15 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 , 全部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诊断过程均符合全国小儿心肌炎、心肌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2]。15 例患儿中男 9 例 , 女 6 例 ,年龄 6 个月 ~13 岁 , 平均年龄 (4.2±1.3)岁 , 从发病至就诊时间为 5 h~7 d, 平均时间 (2.1±1.7)d。临床表现 :全部患儿在发病前 7~14 d 左右 , 7 例患儿存在明显的发热、流涕及咳嗽症状 , 6 例患儿存在腹痛及恶心症状 , 2 例患儿表现乏力、精神差 , 无明显前驱症状。15 例患儿就诊时 , 心源性休克体征9 例 , 心力衰竭体征 6 例。

1. 2 方法 全部患儿在入院后均采取卧床、吸氧、心电监护及抗病毒治疗措施 , 并予以营养心肌、抗氧化、抗休克、抗心律失常及纠正心力衰竭治疗手段。同时予以心肌酶谱、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检测 , 并予以心电图、胸部 X 线平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治疗措施 :全部患儿均予以 400 mg/(kg·d)的丙种球蛋白及 10~25 mg/(kg·d)的甲基泼尼松龙 , 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 , 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加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若病情继续恶化 , 可予以股静脉穿刺临时起搏器置入措施。予以利多卡因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儿。对全部患儿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及转归进行进行观察记录。

2 结果

2. 1 检查结果 15 例患儿中 , 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显著 升 高 , 检测结果 分 别 为 69.5~732.7 U/L 及2.15~62.2 μg/L。且全部患儿均存在心电图异常改变 , 其中 5例患儿室上性心动过速 , 3 例患儿室性心动过速 , 7 例患儿室性早搏 , Ⅰ、Ⅱ、Ⅲ度方式传导阻滞患儿分别为 6、3、5 例 ,胸部 X 线正位片检查显示 , 8 例患儿心脏扩大。超声心动图检查 , 左心增大 9 例 , 全心增大 6 例。

2. 2 转归 15 例患儿进行治疗后 , 治愈 12 例 , 死亡 3 例 ,死亡率为 20.0%, 其中 2 例死于心力衰竭 , 1 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3 讨论

暴发性心肌炎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较为少见 , 属于心肌弥散性炎性病变或局灶性炎性病变 , 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 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 而其发病机制主要为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心肌出现坏死及变性。通常认为其与自身免疫系统介导的病理损害及病毒的直接侵害关系密切[3]。而本文研究中 ,患儿平均年龄 (4.2±1.3)岁 , 婴儿及学龄前患儿较多 , 考虑为婴儿因免疫功能尚不成熟 , 免疫水平低下 , 从而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差 , 从而能逐渐发展成此病。而学龄前儿童其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自我免疫机制介导的损伤时引起该病的重要因素。

暴发性心肌炎病情发展较为迅猛 , 患儿通常出现比较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 并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及重症心力衰竭。而血流动力学一旦发生变化 , 从而引起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等器官供血不足。而暴发性心肌炎的首发症状通常为心外症状[4], 因此 , 容易造成临床上的误诊及漏诊。有研究称 , 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在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断中意义重大[5]。本文研究中 , 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病情发病及病情进展快 , 在入院后 2 h~2 d 左右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且 15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 , 7 例患儿存在明显的发热、流涕及咳嗽症状 , 6 例患儿存在腹痛及恶心症状 , 2 例患儿表现乏力、精神差 , 无明显前驱症状。并经实验室、心电图、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 , 15 例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显著升高 , 且心电图均存在异常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增大 9 例 , 全心增大 6 例。因此 , 综合以上各项检查结果不仅能够明确诊断 , 同时可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其主要治疗措施为 :对患儿正常的心输出量进行维持 , 通常予以卧床、吸氧、心电监护及抗病毒治疗措施 , 并予以营养心肌、抗氧化、抗休克、抗心律失常及纠正心力衰竭治疗手段。其次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 , 从而对患儿机体的抗原抗体反应进行抑制 , 使毒素的作用降低 , 并使心肌细胞溶酶体膜的稳定增加 , 使心功能获得改善。另外予以丙种球蛋白能够对心肌的炎症反应进行抑制 , 并能够对病毒进行清除 , 降低病毒对心肌细胞的入侵 , 并对病毒感染后的免疫损伤进行抑制。若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经治疗仍存在病情持续恶化 ,可予以临床起搏器安装 , 从而可帮助患儿尽可能的度过危险期[6]。

综上所述 , 尽管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治水平显著提升 , 但仍需要对此类患儿进行积极的实验室、心电图、心动图等相关检查 , 尽早的进行确诊及治疗 , 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救治率。

[1]林霞 , 于永慧 , 孙正芸 , 等 .暴发性心肌炎 14 例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2011,26(1):32-34.

[2]韩明 , 徐健 , 韩燕燕 , 等 .小儿暴发性心肌炎 38 例临床分析 .中国实验诊断学 , 2013,17(3):578-580.

[3]王颖 , 袁越 , 王勤 , 等 .暴发性心肌炎 71 例临床特点分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2013,(6):643-644.

[4]欧阳荡玉 ,吴孟章 .小儿暴发性心肌炎 38 例临床分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2012,11(19):1571-1574.

[5]陈新民 .暴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 .临床儿科杂志 , 2010,28(11):1099-1100.

[6]佟玉静 , 刘春峰 .临时心脏起搏在儿童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完全房室传导阻滞抢救中的应用 (附三例报告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2011,18(4):362-363.

2014-05-20]

475000 开封市儿童医院急诊科 (张涛 赵亮 );开封市中医院检验科(田秋红)

猜你喜欢
暴发性肌钙蛋白心肌炎
心肌肌钙蛋白T启动子经两步转录扩增系统提高目的基因表达的腺相关病毒载体构建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ECMO联合IABP及CRRT治疗重症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起搏器植入术后肌钙蛋白升高的临床意义
警惕暴发性心肌炎
山西省暴发性害虫中后期趋势预测
研究比较高敏肌钙蛋白T和常规肌钙蛋白T在老年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暴发性臭氧中毒29例临床分析
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