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分析

2014-01-23 17:45高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6期
关键词:有效期病区注射液

高飞

我院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分析

高飞

目的 分析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 , 提高药物安全管理水平。方法 清点本院自 2012 年 1月 ~2013 年 6 月各病区的高危药品备用清单 , 药物名称、数量、有效期、标示是否清楚、交接班签字、实际药品和帐目是否相符等项目 , 总结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结果 部分病区存在高危药品管理不够重视、药品放置不规范、帐目和数量不符、医嘱字迹潦草和高危药品不良反应和用药差错记录不完善等现象 , 采取相应措施后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 对高危药品使用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用药风险 , 保障用药安全。

高危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措施

高危药品最早由美国医疗安全协会提出 , 指的是如果使用不当将对患者造成伤害或者死亡的药品 , 这些药物大多起效迅速、作用显著[1]。研究显示每年全球大约有 15 万人遭受药物的损害 , 其中大部分与高危药品有关[2]。为保证患者及时用药 , 病区内往往会储存一定量的高危药品方便患者使用。医护人员既是药物的保管者也是安全用药监护者 , 其暴露于高危药品的风险较高 , 因此合理规范的管理高危药品保障用药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为临床管理高危药品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清点本院自 2012 年 1 月 ~2013 年 6 月各病区的高危药品备用清单 , 药物名称、数量、有效期、标示是否清楚、签字、药品和帐目是否相符等项目 , 每个病区设药品质控员 1名 , 每日有主班进行清点和记录。总结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2 存在的问题

2. 1 高危药品管理不够重视 ①部分科室缺乏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 护理人员培训力度不够 , 部分人员对于高危药品种类和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不够。②部分科室缺乏双检查制度 , 或者因为工作忙碌等原因没有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导致用药风险增加。③没有落实高危药品清点和交接班制度,或者交接班时不够认真 , 存在疏漏或差错情况。④未定期进行高危药品盘点制度对于部分过期或者批号缺失的药品未及时清理影响了正常的用药。

2. 2 药品放置不规范 部分科室存在将高危药品和普通药品存放在一起的现象 , 如 2012 年 8 月在某一病区发现护理人员将 0.9% 的氯化钠注射液和 10% 的氯化钠注射液存放在一起 , 其外包装均为玻璃安瓿 , 容易造成误认误取现象 , 存在用药安全隐患。

2. 3 药物有效期不详细 部分注射剂的有效期未在瓶身上注明 , 仅存在于外包装上 , 因此在拆除外包装后很难判断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 容易造成过期现象 , 因此必要时应该在药品瓶身上注明开封时间和有效期。2012 年 4 月在某病区发现 1 例胰岛素注射液开封后已过保存期但仍未丢弃 , 究其原因为字迹潦草误认开封日期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明确规定 , 未注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 , 更改生

3 改进措施

3. 1 重视科室管理 要从医院高层管理做起 , 护理部应该将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纳入护理质量考核体系中 , 由护理部主任和药剂科主任牵头建立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小组 , 各病区建立相应的病区管理小组 , 制定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查对制度 , 制定并定期更新高危药品目录。本院 2010 年将高危药品分为 13类 :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高电解质药品、吸入或静脉用麻醉药、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抗血栓药、静脉用强心药、细胞毒化药、肌肉松驰药、静脉造影剂、皮下或静脉用胰岛素、其他注射或静脉用药、口服用药。各病区要定期进行自查 , 护理部、药剂科定期进入病区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价 , 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3. 2 严格按照存放要求 按照药物的药理作用和贮存要求进行存放 , 如将 10% 的氯化钾注射液使用专门的抽屉存放 ,毒麻类药物要使用专用保险柜存放并加锁保管 , 部分药物需低温存放的要放入冰箱中指定的温度区域 , 抢救药物放在抢救车内 , 将高危药品与普通药物严格区分开来。尤其对于药名相近或者外包装相似的药物绝对不要存放在一起 , 可使用彩色笔在外包装上做不同颜色的标记便于区分药物。

3. 3 设置高危药品标识 高危药品存放的专柜门外要贴上黄色的“高危药品!”标识。对于距离失效3个月内的药物做出标记 , 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优先使用。对于静脉使用时需要限制速度的药物要在输液架上注明“注意滴速”的红色警示牌提示护士注意控制滴速。

3. 4 严格执行高危药品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各科室要制定并严格执行高危药品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 对于出现的不良事件要详细记录并上报医院质控办 , 每季度进行分析讨论找出存在的隐患以避免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

3. 5 建立高危药品应急预案 各科室要建立高危药品应急预案 , 一旦出现高危药品的不良事件要及时进行有效处理避免事态恶化。例如某些静脉使用的药物一旦外渗到组织间隙内将会引起组织坏死 , 可立即使用硫酸镁湿敷 , 引起疼痛的可以使用 0.5% 的普鲁卡因胺局部进行封闭等。

3. 6 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护理风险意识 护理人员是具体执行的人员 , 要加自身责任心和护理风险意识的培养 ,在用药过程中小心谨慎尽量避免出错。

综上所述 , 高危药品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一旦出现使用不当将造成严重后果 , 在具体工作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潜在危险 , 最大限度的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 减少医疗纠纷。

[1]王楠 , 谢雪建 .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体会 .中国药业 , 2012, 21(24):89-91.

[2]窦琴 , 德琳 .高危药品管理的实践 .中国护理管理 , 2013, 13(z1): 92-93.

[3]卫生部国家中药管理局 .常用卫生法规汇编 .北京 :法律出版社 , 2002:57-61.

472000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药剂科产批号或未注明 , 超过有效期的药品按照劣药论处[3]。

2. 4 帐目和数量不符 部分病区由于患者数量多或者病情复杂 , 存放的高危药品数量较多。但是部分药物经常使用半量 , 如 10% 的氯化钾注射液有时仅适用于 7.5 ml的单次剂量 ,部分护士为了节约药品常将药品合用 , 结果造成实际数量大于帐目。2013 年 1 月某病区的帐目出现 10% 的氯化钠注射液多出 4 支 , 10% 的氯化钾注射液多出 2 支。

2. 5 医嘱字迹潦草 部分医务人员开具医嘱或记录时不认真 , 字迹潦草不易辨认 , 在转抄医嘱时容易出错 , 大大增加了药物使用差错的机会。

2. 6 高危药品不良反应和用药差错记录不完善 部分护士对于高危药品发生不良反应时未及时登记 , 医师也未在病程记录中记录相应的处理过程 , 甚至出现药品质控员对于用药差错不登记 , 不及时上报医院内网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的情况。2. 7 警示标志放置不明显 部分科室管理不健全 , 对于高危药品存放不合理 , 甚至未按照规范设置警示标志 , 导致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操作随意容易出现漏洞。

2. 8 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 部分科室缺乏质量控制系统 ,缺乏监督力度 , 药剂科、护理部日常督导检查较少 , 对于临床上出现的高危药品不规范管理未及时进行处理整改。

2014-05-07]

猜你喜欢
有效期病区注射液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药品效期管理:有效期≠失效期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如何读懂药品有效期
病区护士戴手套操作预防职业危害性感染的依从性调查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