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53例低场强MRI的诊断分析

2014-01-24 06:58王绍谦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21期
关键词:慢性期亚急性场强

王绍谦

河南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开封 475002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病,病死率与致残率均较高。因此,及早明确诊断对有效抢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对于脑出血的诊断多采用CT、MRI影像学技术,而脑实质内的血肿MRI信号演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相对重要的是磁场强度[1]。本文回顾性分析应用低场强MRI检测脑出血患者的信号变化规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02—2013-02收治的确诊为脑出血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同时行CT 扫描,排除脑梗死后出血、肿瘤引发的出血等。男34例,女19例;年龄26~82岁,平均47.1岁。既往史有高血压史46例,冠心病史1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6例。脑出血分期:超急性期(24h内)10例,急性期(72h内)12例,亚急性期(4d~2周)16例,慢性期(>2周)15例。

1.2 检测方法 MRI扫描使用德国西门子开放式永磁型MR 机,磁场强度为0.35T,使用常规SE 序列,颅脑线圈,T1WI/SE序列参数(TR/TE=428 ms/11期性ms);T2WI/FSE 序列参数(TR/TE =4720 ms/108 ms。并同时行FLAIR 序列扫描,层厚均为5mm,层距均为1mm。

2 结果

53例患者中,出血部位位于基底节区域41例(77.4%),额叶3例(5.7%),颞叶2例(3.8%),枕叶2例(3.8%),右丘脑4例(7.5%),小脑1例(1.9%)。53例低场强MRI信号表现为:(1)超急性期:T1WI呈低信号7例,等信号3例,T2WI呈高信号10例;(2)急性期:T1WI呈低信号9例,等信号3例,T2WI呈高信号12例;(3)亚急性期:T1WI周围呈高信号,中央低信号13例,均匀性高信号3例,T2WI呈高信号16例;(4)慢性期:T1WI周围呈环状高信号,中央更低信号11例,均匀性高信号4例,T2WI呈不均匀性高信号15例。

3 讨论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导致的脑实质内出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目前多认为高血压为常见病因。该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且其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危害性极大。虽然临床上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检查首选是CT 扫描,但随着MRI技术的不断更新与临床推广应用,尤其掌握低场强MRI在脑出血的表现规律,可为其明确诊断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为有效治疗赢得宝贵时间。脑出血MRI扫描反应的血肿信号是血红蛋白内铁离子顺磁性的外部表现,且其MRI影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如磁场强度、接受器带宽、红细胞的形态、颅内血肿大小、血液凝固时间等方面,从而形成了脑出血MRI影像学相对复杂的表现。

超急性脑出血:超急性期,血流进入脑组织时,血肿尚未凝结与皱缩,尤其是出血3h内,血液中水分含量很高,氢质子密度很高,此时血肿为单纯性低蛋白溶液,因此,MRI表现为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随着时间的延长,水分吸收使氢质子密度逐渐下降,蛋白浓度逐渐上升,血肿的T1、T2值缩短,随之逐渐接近于正常脑组织,呈等T1、等T2的信号改变[3]。

急性期脑出血:急性期脑出血主要从氧合血红蛋白转化成去氧血红蛋白,去氧血红蛋白的顺磁效应造成局部磁场不均匀性,因此影响T2弛豫时间,在高场强MRI中,此期患者T2WI呈明显低信号,而在低场强MRI中,T2WI可不出现低信号。本组12例患者在此期T2WI中均表现为高信号。而血肿T1WI信号变化不大,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

亚急性期脑出血:此期是由于去氧血红蛋白逐渐变成高铁血红蛋白,而高铁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分布不均匀,具有很强的顺磁作用,引起T1缩短,在T1WI上开始出现高信号。随着时间推移,因为红细胞的破坏、溶解现象,使内外磁化率差消失,红细胞外高铁血红蛋白使T2延长,T1缩短,所以此时血肿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且高信号逐渐从周边向中心蔓延,蔓延所需时间和血肿的大小有一定关系[4]。

慢性期脑出血:由于高铁血红蛋白游离在液体中,此期血肿T1WI和T2WI仍呈高信号。而病灶周围含铁血黄素的沉着,引起磁化率差的再次变化,使T2缩短,血肿与水肿间出血了条状低信号环。

脑出血的血肿在低场强MRI信号演变过程中,虽受很多因素影响,是多变的,但其也存在一定规律性。尤其是在脑出血的亚急性期和慢性期,T1WI出现高信号,具有明显特征性,可作为明确诊断的依据。同时MRI能多方位成像,定位较准确,且对颅底脑组织结构显示清晰等特点,在判断出血原因、出血位置及出血时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5]。因此,临床医生除了解脑出血在低场强MRI信号表现的特点外,如能够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及早明确诊断,抓住最佳治疗时机,可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1]张剑,张小羽,宋静.47例脑出血的低场强MRI诊断分析[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9,10(7):26-27.

[2]刘泽坤.脑出血低场强MRI诊断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3):70-71.

[3]陈凤兰,赵勤智.低场强磁共振超急性期脑出血的影像诊断[J].吉林医学,2010,31(8):1 071-1 072.

[4]张进跃.低场强MRI诊断脑出血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8):53-54.

[5]屠永华.桥脑出血的CT 和MRI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防治医学杂志,2007,4(2):8-9.

猜你喜欢
慢性期亚急性场强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求解匀强电场场强的两种方法
间日刺治疗慢性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场强与电势辨析及应用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用药规律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高频彩超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诊断中的应用
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AAG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