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治疗骨折性肘关节脱位效果的临床观察

2014-01-25 11:41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5期
关键词:鹰嘴尺骨肘关节

丛 鹏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北京 101300)

手法复位治疗骨折性肘关节脱位效果的临床观察

丛 鹏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北京 101300)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治疗骨折性肘关节脱位效果。方法 对65例骨折性肘关节脱位患者中的36例患者应用手法复位治疗,随访48个月,按照疗效标准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对效果进行判定。结果 36例患者经手法复位保守治疗,获得24个月的随访,其中34例治愈,2例好转,未见未愈者,总有效率100.00%;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为24例为优,11例为良,1例为差,优良率为97.22%;全部达到骨折骨性愈合。结论 根据骨折程度和肘关节脱位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要有积极正确的术后功能锻炼,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肘关节脱位;骨折;手法复位;疗效观察

正常肘关节是由肱尺、肱桡和尺桡上关节组成的复合关节。由于肱骨下端内外宽厚,前后扁薄,前后关节囊相对较为薄弱,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导致骨折而出现肘关节脱位,一般以青壮年为多见。肘关节脱位的发生机会仅次于肩关节脱位,约占四大关节脱位总数的50%左右。在临床实践中,一般采用手法复位或手术切开复位的方法治疗骨折性肘关节脱位,若治疗措施不当,可造成肘关节僵硬、关节炎等病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为探讨急诊手法复位保守治疗骨折性肘关节脱位的效果,作者分析了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应用保守方法治疗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如何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近年来到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就诊、经急诊摄患侧肘关节正侧位片明确诊断的65例骨折性肘关节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肘部明显畸形,肘窝部饱满,前臂外观变短,尺骨鹰嘴后突,肘后部出现空虚和凹陷样改变。患者中,男患者43例,女患者22例;年龄范围在18~52岁,平均(中位)年龄31岁;从致伤原因看,31例为车祸,22例为坠落伤,12例为跌伤例;从出现部位看,左侧29例,右侧36例,均为单侧外伤;从骨折部位从多到小排列为,尺骨鹰嘴骨折并肘关节脱位23例,肘关节脱位并肱骨内髁骨折18例,肘关节脱位并肱骨髁上骨折9例,肘关节脱位并桡骨小头骨折8例,肘关节脱位并肱骨内上髁骨折7例。

1.2 诊断标准

参考第七版《外科学》教材[1]制定诊断标准:①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史;②肘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③体格检查见肘关节后骨性标志三点关系失常;④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证实均为闭合性骨折并肘关节脱位。

1.3 治疗方法

新鲜骨折性肘关节后脱位的手法复位保守治疗:在臂丛神经麻醉满意后,术者一手握住伤肢前臂、旋后,使肱二肌松弛后进行牵引,助手作反牵引,先纠正侧方移位,再继续牵引将肘关节屈曲,同时稍向后推肱骨,复位时可感到响声;如已经复位,关节活动和骨性标志即恢复正常,如果一人操作,可用膝肘复位法或椅背复位法。复位后,用石膏或夹板将肘固定于屈曲90°位,1个月后去除固定,逐渐练习关节自动活动,预防被动牵拉,以免引起骨化肌炎。

骨折性肘关节前脱位的手法复位保守治疗:在肘关节高度屈曲位进行手法复位,一助手牵拉上臂,术者握前臂,推前臂向后即可复位。复位后固定于半伸肘位4周,去除固定,逐渐活动关节,锻炼关节功能。

若手法复位失败者,应行手术切开复位的方法。

1.4 疗效判定标准和肘关节功能评分

疗效判定标准:①骨折对位满意,有连续性骨痂形成,局部无明显畸形,无疼痛肿胀者,判定为痊愈。②骨折对位欠佳,局部轻度疼痛,轻度畸形者,判定为好转。③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存在压痛、叩击痛者,判定为未愈。

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2]项目包括疼痛、运动功能、稳定性、日常生活等方面,满分为100分,95~100分为优,80~94分为良,60~79分为可,60分以下为差。

2 结 果

65例患者中,36例经手法复位保守治疗,均获得24个月的随访,全部达到骨折骨性愈合。其中34例治愈,2例好转,未见未愈者,总有效率100.00%。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为:24例为优,11例为良,1例为差,优良率为97.22%。

3 讨 论

肘关节是由肱骨滑车与尺骨鹰嘴、肱骨小头与桡骨小头所组成的复合关节,尺骨的桡骨切迹与桡骨小头所组成的尺桡近侧关节也参与组成。结构性稳定系统和动力稳定系统为肘关节的稳定系统[3],尺侧副韧带、冠状突、内髁或内上髁组成内侧柱,桡骨头、肱骨小头和桡侧副韧带组成外侧柱,冠状突、肱肌、前关节囊组成前柱,鹰嘴突、三头肌、后关节囊组成后柱,这4个柱保持肘关节的稳定性。如有一个柱的结构破坏时,即应该考虑对应部位亦可能受累,如X线显示桡骨头骨折时,应考虑尺侧副韧带是否受到损伤。

肘关节脱位以青壮年多见,多因暴力造成肘关节囊、韧带损伤。跌倒时用手撑地,关节在半伸直位,作用力沿尺、桡骨长轴向上传导,使其上端向近侧冲击,并向上后方移位。当传达暴力使肘关节过度后伸时,尺骨鹰嘴冲击肱骨下端的鹰嘴窝,产生一种有力的杠杆作用,使止于喙突上的肱前肌和肘关节囊前壁撕裂。肱骨下端继续前移,尺骨鹰嘴向后移,形成肘关节后脱位。由于暴力方向不同,尺骨鹰嘴除向后移位外,有时还可向内侧或外侧移位,可合并喙突骨折。肘关节脱位可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有时骨折片嵌在关节内阻碍复位,可有尺神经损伤。

骨折性肘关节脱位的治疗目的是通过复位、手术等治疗手段,重建肘关节稳定性,恢复肘关节的正常活动功能。新鲜脱位经早期正确诊断及适当处理后,不会遗有明显的功能障碍。如早期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则可能导致晚期严重的功能障碍。此时无论何种精心治疗,都难以恢复正常功能,而仅仅是得到不同程度的功能改善而已。治疗时,首先要恢复半月切迹的解剖结构并固定以重建骨稳定,继而恢复肱桡关节和桡骨头的解剖结构,最后修复受损韧带[4]。骨折性肘关节脱位造成的肘关节损伤较为复杂,稳定结构受损程度较重,部分患者简单的手法复位不能满足治疗需求,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此,根据具体骨折类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新鲜肘关节后脱位手法复位,多用牵引复位法。复位前检查有无尺神经损伤,肘关节局部浸润麻醉或臂丛神经麻醉,复位时应先纠正侧方移位,有时要先将肘稍过伸牵引,以便使嵌在肱骨鹰嘴窝内的尺骨喙突脱出,再屈肘牵引复位,若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肘关节复位后,肱骨内上髁多可随之复位;但有时骨折片嵌入肱尺关节间隙,可高度外展前臂,利用屈肌的牵拉作用将骨折片拉出。具体方法为:术者一手握患者腕部,便伤肢前臂旋后,在肱二头肌松弛后,沿前臂纵轴作持续牵引,助手握住患肢上臂作对抗牵引,术者另一手握住肘部,用拇指在肘前方向后推压肱骨下端,余指在肘后用力向前提拉尺骨鹰嘴,先纠正侧方移位,一手合力同时屈曲肘关节,即可复位。复位过程中感到弹响声,说明己经复位,关节活动和骨性标志即恢复正常,复查X线片可证实复位。复位后,用石膏或夹板将肘固定于屈曲90°位,3~4周后去除固定,逐渐练习关节自主活动。要防止被动牵拉,以免损伤肌肉及肌腱,造成骨化肌炎的发生。手法复位失败超过3周以及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应行手术切开复位。

肘关节脱位时常见且容易遗漏的合并损伤为:①肘关节内侧或外侧副韧带损伤。这种损伤的主要表现是除脱位外,肘关节的内外侧通常出现瘀血,瘀血的地方通常有压痛。如果合并内侧或外侧副韧带的损伤,需要手术修复断裂的韧带。②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手部麻木、手指活动受限。如果合并有神经损伤,应早期发现,并服用神经营养药物。同时定期复查,如果3个月神经无恢复,需手术进行探查[5,6]。

本文观察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65例患者中,36例经手法复位保守治疗,随访全部达到骨折骨性愈合。其中34例治愈,2例好转,未见未愈者,总有效率100.00%;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24例为优,11例为良,1例为差,优良率为97.22%,说明根据骨折程度和肘关节脱位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要有积极正确的术后功能锻炼,其临床治疗效果一般较好。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马成利,甄舒平.两种方法治疗经尺骨鹰嘴骨折并肘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9):962-963.

[3] 韩俊柱,周功,韩冠生,等.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5例临床治疗分析[J].淮海医药,2010,28(1):314-315.

[4] 蒋协远,查晔军.肘关节复杂骨折脱位[J].中国医刊,2011,46(8): 7-12.

[5] (美)卡内尔,(美)贝蒂.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1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6] (瑞士)鲁迪,(加)巴克利,(英)莫兰,等.骨折治疗的AO原则[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R683.41

:B

:1671-8194(2014)05-0075-02

猜你喜欢
鹰嘴尺骨肘关节
杂交水稻“鹰嘴稻”的成因及防治技术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尺骨近端生理弧度在上尺桡关节稳定中的临床意义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不同类型尺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选择和疗效分析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鹰嘴桃树
外固定架、张力带联合结构性植骨重建尺骨鹰嘴治疗鹰嘴粉碎性骨折1例报告并文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