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生存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研究

2014-01-25 11:41吴丽华钟慕仪吴清时张玉娟袁惠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5期
关键词:数目内脏生存期

吴丽华 钟慕仪 张 蓉 吴清时 张玉娟 袁惠玲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乳腺科,广东 东莞 523000)

长期生存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研究

吴丽华 钟慕仪 张 蓉 吴清时 张玉娟 袁惠玲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乳腺科,广东 东莞 523000)

目的 探究长期生存复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 对在我院治疗过的94例乳腺癌复发转移长期生存患者进行为期6年以上的随访,通过查阅病历资料,检测患者病理特征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因素关联系。结果 影响患者生存期的主要因素是肿瘤大小、疾病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数目;对复发转移后生存期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疾病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以及复发转移部位;其中淋巴结转移数目是患者生存期和疾病复发转移后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乳腺癌患者治疗后淋巴结转移数目是独立预后因素,对于预测患者的生存期、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复发转移;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是目前影响女性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类型,随着现今人们生活环境以及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高发趋势[1]。早期诊断治疗是降低该病危害的有效措施,同时加强乳腺癌患者治疗后的体征检测以及复发特征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复发转移性乳腺癌预后差异较大,病情进展速度较为复杂,但通过近些年的医学实践,乳腺癌复发患者的预后改善情况明显,生存期有效延长[3]。本文研究了6年以上长期生存的复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因素,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院于2004年8月至2010年8月共收治乳腺癌患者2548例,其中乳腺癌Ⅰ期患者922例(36.19%),Ⅱ期患者1425例(55.93%),Ⅲ期患者201例(7.9%)。这些患者经治疗后出现复发620例(24.33%),其中随访过程中癌细胞转移并且成存期在6年以上病历资料完整的患者有94例(15.16%)。这9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范围为29~68岁,平均年龄为(43.50±8.64)岁。癌症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71例(75.53%),浸润性小叶癌患者11例(11.70%),其他类型癌症患者12例(12.77%);癌症分期为:Ⅰ期15例(15.96%),Ⅱ期58例(61.70%),Ⅲ期18例(19.15%),分期不明者3例(3.19%);原发肿瘤大小为:≤5 cm者75例(79.79%),>5 cm者12例(12.77%),肿瘤大小不明者7例(7.45%);激素受体(ER/PR)呈阳性者68例(72.34%),阴性者24例(25.53%),不明者2例(2.13%);淋巴结转移情况:无转移36例(38.30%),转移1~3个32例(34.04%),转移4~5个21例(22.34%),转移6个或以上5例(5.32%)。

1.2 一般方法

患者初诊治疗方法为:改良根治术87例(92.55%),肿瘤切除术4例(4.26%),保乳术2例(2.13%),单纯切除术1例(1.06%);手术后未接受放化疗的患者共15例。接受化疗的患者共70例(88.61%),未行辅助化疗的患者9例(11.39%)。术后行放疗的患者共29例(36.71%),未行放疗的患者共50例(63.29%)。在68例激素受体呈阳性的患者中,有39例(57.35%)患者实行内分泌治疗。

1.3 评价方法

本次研究随访时间为6年,治疗结果评定参考WHO关于肿瘤治疗的相关标准,共分为四个级别,及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4]。患者治疗后复发转移有以下几种病理学特征:第一种是软组织复发转移,患者的皮肤、淋巴、乳腺等部位发生肿瘤复发转移,没有任何形式的内脏转移或者骨转移;第二类是骨复发转移;第三类是内脏转移。患者生存期的定义为从确诊时间至死亡时间或者末次随访时间;复发转移后生存期指患者治疗后首次出现复发转移到死亡的时间或者末次随访时间;无病生存期指确诊时间至首次出现复发转移的时间;无进展生存期指患者首次治疗时间至病情发展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对调查结果运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预后因素运用COX模型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复发转移情况

94例患者中有67例患者首次出现软组织复发转移,在治疗过程中无继发性转移患者21例,继发出现骨或内脏复发转移患者46例。14例患者首次复发转移为骨转移,11例患者出现内脏复发转移,2例患者出现骨转移并发内脏转移。软组织复发转移患者复发转移生存期为(25.45 ±7.50)个月,骨转移为主的患者复发转移生存期为(45.61±9.10)个月,内脏转移为主的患者复发转移时间为(29.75±6.34)个月。

2.2 预后因素分析

运用分析软件对患者就诊年龄、疾病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肿瘤大小、激素受体情况、复发时间、复发转移部位以及累及器官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影响患者生存期的主要因素是肿瘤大小、疾病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数目;对复发转移后生存期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疾病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以及复发转移部位;其中淋巴结转移数目是患者生存期和疾病复发转移后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3 讨 论

影响乳腺癌复发转移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因素较为复杂,与患者基本情况、初诊肿瘤特征以及复发转移情况具有密切联系。为了改善预后,增强患者的恢复能力,延长生存期,应该在一线治疗过程中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病情改善措施。肿瘤复发转移的三种主要类型中,以软组织为主的复发转移类型存在初期治疗不规范现象,因此在指定复发治疗方案时要加强对局部组织的治疗,最大程度消除病灶;骨转移或者内脏转移通常情况较为严重,并且累及器官较多,因此应进行全身性的综合治疗,对于单个病灶应采取联合手术治疗的方式予以消除。初次之外由于其对于患者生存期以及复发转移生存期均具有重要的预后意义,因此要严密观察初次治疗后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1] 李瑞霞.转移性乳腺癌出现脑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1.

[2] 李赛男.PAX2、AI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特性关系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1.

[3] 胥刘秀,沈珊珊,何静静,等.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幸福感指数及社会支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6):473-478.

[4] 李凤巧.乳腺癌患者血清PSA、CYFRA21-1、CA153、CEA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2,52(38):54-56.

R737.9

:B

:1671-8194(2014)05-0087-02

猜你喜欢
数目内脏生存期
派姆单抗作为二线可有效治疗晚期肝癌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移火柴
空心猪
多发内脏动脉瘤合并右侧髂总动脉瘤样扩张1例
好吃的内脏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牧场里的马
健脾散结法联合化疗对56例大肠癌Ⅲ、Ⅳ期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探索法在数学趣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