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随机对照文献研究

2014-01-25 11:41王佳琪余娴杨敏佘继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5期
关键词:厌食症篇文章手法

王佳琪余 娴杨 敏佘继林

(1 北京航天总医院,北京 100076;2 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75;3 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随机对照文献研究

王佳琪1余 娴2杨 敏1佘继林3

(1 北京航天总医院,北京 100076;2 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75;3 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目的 探讨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各种方法及临床研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MEDLINE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有关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RCT研究。结果 总结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常用穴位手法、治疗频次等,而诸纳入的RCT文献质量偏低。结论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手法以捏脊为主要用穴,多种手法共同治疗多于单一手法,辨证推拿方法多于辨病推拿。

推拿;小儿厌食症;RCT研究

小儿厌食症是小儿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的一种疾病。儿童各龄期皆可发生,以1~6周岁多见。小儿推拿作为一种自然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其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无痛苦和毒副作用,已广泛运用于临床。本文分析总结推拿治疗此病的特点,以期指导进一步的临床规范化研究和应用。

1 文献检索和应用

1.1 检索策略

检索电子数据库包括CNKI(1994-2012)、MEDLINE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1)、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WF 1998-2013)无语言和出版状况的限制。检索词如下:定义RCT的限定词:随机对照试验。定义疾病的限定词:小儿厌食症,厌食。定义干预方法的限定词:推拿,小儿推拿,捏脊等。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文献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包括随机、半随机以及提到随机分组,但未说明随机方法的研究;②研究对象。符合小儿厌食症诊断标准;③干预措施。治疗组操作方法包括单纯捏脊、推拿等,对照组包括西药、中药、针灸或其他治疗;④疗效标准。国际或国内认可的疗效评价标准。

1.2.2 文献排除标准: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动物研究、经验总结、个案报道等类型的文章;无诊断或纳入标准,未说明病程者;虽有对照组但未说明是否随机的研究;以推拿联合针刺、推拿联合中药等几种刺激方式相结合为干预措施的研究;继发性疾病引起厌食症;同一临床试验重复发表者。

1.3 检索结果

通过电子检索,在CNKI、VIP、WF、MEDLINE、PUBMED上分别以上述检索词进行高级检索,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共15篇[1-15],未检索到相关英文文献。此次研究纳入的15篇文献均为随机分组,其中1篇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1篇为分层区组随机,4篇为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其余9篇仅提及随机字样,未写明具体随机方法。1篇文章提及了病例脱落的标准,其余文章均未提及。2篇文章进行了随访,其余未提及。各研究纳入的人数在20~248例,最终纳入对象共1646例,治疗组857例,对照组为706例。

2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诊疗特点

2.1 辨证特点

纳入的15篇文献中,6篇为辨病,其余9篇中出现的证型主要有脾胃不和(2篇)、脾胃气虚(6篇)、脾胃虚弱(1篇)、脾胃阴虚(1篇)、肝旺脾虚(3篇)、胃阴不足(2篇)、食滞伤脾(1篇)、脾运失健(1篇),其中脾胃气虚证型出现的频次最高。

2.2 组方选穴特点

在15篇文献中,共涉及43个穴位,共计145穴次,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穴位及穴次如下:脊柱15穴次,足三里11穴次,脾经10穴次,腹部8穴次,八卦、四横纹、中脘各7穴次,板门6穴次,肝经5穴次,大肠、脾俞、胃经各4穴次,七节骨、天河水、肾俞、二人上马、气海、胃俞、涌泉穴、肾经穴、三关各3穴次,其余腧穴均为1~2穴次。在组方上,有13篇文章采用了固定处方,另外两篇文章均提及随症加减腧穴的治疗方法。其中1篇文章采用在脊柱穴进行捏脊一个单一方法进行治疗。

2.3 推拿手法特点

15篇文章均对推拿手法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描述,其中对于脊柱穴的操作均采用了捏脊的方法,6篇文章提到了“三捏一提”的手法;有2篇文章在捏脊后要配合按揉背俞穴,而对于捏脊次数的描述,有5篇认为3~5遍即可,3篇描述为6遍,7遍、5~10遍和3~8遍各1篇,其余4篇均未提及捏脊次数。对于其他常用穴位的治疗手法,10篇文章中提及脾经使用推补的手法,治疗次数在100~300次。11篇文章提及足三里穴均采用按揉的方法,其中有4篇对此穴操作的时间进行了描述为1~3 min,另外有3篇描述操作时每次的治疗次数为60~300次不等。8篇提到腹部穴位的文献中均使用了摩腹的手法。

2.4 频次和疗程

所有文献均提及。有13篇文章提到治疗为每日一次,1篇要求每日2次,还有1篇未提及。治疗疗程时间从6~21 d不等,其中有4篇文章以7 d为1个疗程,2篇为15 d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为7~42 d不等,其中治疗28~30 d的为4篇,治疗14~15 d的为3篇,治疗7 d的为2篇,另有1篇文章未提及治疗次数。

2.5 疗效评价

2.5.1 进食量:15篇文献中,有14篇使用进食量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1篇以食欲作为评价指标。

2.5.2 伴随症状:有10篇文献将伴随症状列入了疗效评价指标,主要涉及的伴随症状有:精神状况,面色情况,是否伴有恶心、干呕,大便情况,是否有食后腹胀,出汗情况,是否有口渴喜饮,是否有遗尿和夜啼等。

2.5.3 体质量:7篇文章以体质量作为疗效评价指标之一,其中有4篇以标准体质量作为标准,与患儿体质量进行对比,并以之作为评价指标;两篇将具体体质量增长的量作为评价的指标,一篇以达到0.5 kg为量化指标对疗效进行评估,一篇以0.15、0.125 kg作为量化指标对疗效进行分级评估;其余1篇将体质量增加与否作为评价疗效指标,未具体说明增加量。

2.5.4 实验室检查:15篇文献中有5篇将实验室检验的前后对比结果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其中包括血红蛋白(5篇)、血锌(4篇)、尿淀粉酶(4篇)、尿D-木糖试验(3篇)、血铁(3篇)、血钙(3篇)、尿蛋白酶(2篇)。一篇文章经过对治疗前后的血锌、血钙、血铁、血红蛋白、尿淀粉酶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治疗组较对照组锌、尿淀粉酶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2.5.5 随访:有2篇文章提及随访,其中1篇在治疗结束后半年进行随访, 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积分变化,结果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另一篇于疗后一周随访两组,研究治疗后的复发率,发现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5.6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纳入的文章均未提及有不良反应;有6篇文章对推拿治疗的安全性进行了描述,其中一篇从治疗前后患儿周围血象和肝功的结果来证明疗法的安全性,可见推拿治疗有着较高的安全性,且副作用小。

3 小 结

从以上研究内容可见,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有效性较高的几种手法依次为捏脊、揉足三里、补脾经、摩腹、运内八卦等。在组方治疗时选取多种手法共同治疗者多于单种手法,辨证治疗者多于辨病治疗。此次研究文献的样本量最少一篇仅为20例,文中未对其样本量的估算进行描述,按照统计学原理,样本量越小,误差就越大,就越不具代表性。第二,随机方法运用不够严谨。此次研究发现,15篇纳入的文章仅有6篇提及随机的具体方法,且随机方法的不科学。第三,盲法运用较少,在本次研究中的15篇文献中只有2篇提及盲法运用,这考虑或许与推拿在临床上实施盲法较难有关。第四,疗效评价的使用,大多以进食量的改善及伴随症状为指标。第五,脱落病例及随访。病人流失情况、远期疗效与研究的可靠度直接相关,影响结果的可信度,而此次研究的文献很少有对此方面进行描述。此次研究的文献中仅有6篇对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安全性进行了描述,虽然推拿疗法安全性较高,但是用科学严谨的循证学方法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还是必要的。以上几方面是临床随机试验中较常忽略的,为确保科研的严谨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充分引起注意。

[1] 陈秀珍.推手摩腹捏脊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4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1):36.

[2] 崔壹.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6, 26(7):39-40.

[3] 张明,闫丽华.中西医3种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105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9, 17(6):401-402.

[4] 何雁玲.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分析[J].按摩与导引,2008, 24(10):18-19.

[5] 王素梅,陈美娟,郝宏文,等.辨证取穴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82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1,30(12):925-927.

[6] 肖一宾,彭先和,宿绍敏.刘氏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虚弱型)128例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2(5):63-64.

[7] 王雷.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观察[J].华西医学,2009,24 (10):2648.

[8] 张巍巍,姜科羽.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0, 31(29):5124-5125.

[9] 宁行.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5(19):166-167.

[10] 王立新,王成元.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J].社区中医药,2004,16 (20):37.

[11] 曹幼军.捏脊摩腹疗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52例[J].广西中医药,2000,23(4):15-16.

[12] 吴晓慧.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型)疗效观察[J].期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6,4(4):38-39.

[13] 胡定政.捏脊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0, 16(5):7.

[14] 黄珊珊.推拿疗法治疗脾虚肝旺型小儿厌食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2012,11(9):78.

[15] 王晓燕.推拿配合点穴治疗小儿厌食症70 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4,36(6):36.

R725

:B

:1671-8194(2014)05-0176-02

猜你喜欢
厌食症篇文章手法
国王的厌食症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探讨中医保健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
七步洗手法
如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了不起的盖茨比》多元叙事手法研究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