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孕产妇产前与产后的护理

2014-01-25 11:41黄献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5期
关键词:孕产妇母婴艾滋病

黄献兰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中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400)

艾滋病孕产妇产前与产后的护理

黄献兰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中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400)

艾滋病;孕产妇;产后;护理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1]。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AIDS的传播方式主要为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现阶段世界上每年有260万的艾滋病孕产妇需要分娩,如何对艾滋病孕产妇进行护理,减少及阻断母婴传播的可能成为临床护理的重点。本文研究中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6例HIV感染的孕妇,对其临床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文研究中6例HIV感染孕妇系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进行分娩的艾滋病孕妇。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27.5±5.5)岁,孕周为38+1~39+3周。其中3例为初产妇,3例为经产妇,1例顺产,5例剖宫产。

2 结 果

6例艾滋病孕妇经临床护理配合,均成功分娩,其中1例顺产,5例剖宫产。产后出血量得到及时控制,切口愈合良好,无其他并发症,经耐心细致的产前及产后护理,产妇及婴儿均健康出院,医护人员无HIV感染发生。

3 护 理

3.1 心理护理

艾滋病的孕产妇在入院分娩前多有紧张、焦虑的心理,由于HIV的母婴高传播性,担心婴儿会有问题,因此心理压力较大,对分娩过程难免带来一些影响。对此,护理人员应通过向艾滋病的孕产妇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向产妇讲清楚分娩的过程,对预防和阻止艾滋病传播的护理方式进行适当的解释,让产妇信任护理人员,积极配合护理过程。通过对家属进行适当的心理支持,鼓励家属多支持和关心产妇,积极稳定产妇的情绪,正确对待疾病,以减少产妇这方面的担心。同时对艾滋病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保密,根据患者情况,可单独给患者安排房间,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担心。

3.2 产前护理

①文字教育:在医院向产妇发放有关艾滋病母婴传播方式相关知识的手册。②电视录像:以纪录片或宣传片的形式向孕产妇介绍艾滋病传播的预防方法。③知识讲座:定期对产妇开展集中的艾滋病传播方式的讲座。④个体指导:针对每一位艾滋病孕产妇,结合自身疾病及临床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⑤同伴教育:通过在相同年龄段的产妇之间开展相互的交流,更有利于增加孕产妇自身对于疾病传播预防的了解。⑥禁用麝香等贴敷类药物,防止出现流产。⑦分娩选择:母婴传播过程中多数传染HIV的过程在分娩期,因此通过剖宫产及抗HIV手段的采取,可降低HIV的传染率到2%以内[2]。所以,对于艾滋病产妇建议采用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本文研究中5例产妇通过剖宫产分娩胎儿。

3.3 产后护理

3.3.1 术后常规护理:术后常规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吸氧6 h,观察产妇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的出血量;做好日常的口腔及外阴的护理,帮助产妇及时更换护垫;指导产妇进行体位的摆放及日常的饮食恢复训练。

3.3.2 改变喂养方式:研究发现[3],人工喂养的方式相比母乳喂养的方式可有效降低新生儿HIV感染的可能性。本文6例产妇经告知均选择人工喂养的方式。

3.3.3 用药指导:产后产妇应继续服用抗HIV的药物进行治疗,由于产妇不进行母乳的喂养,因此可选择回奶的药物。对于新生儿可预防性的应用齐多夫定等抗病的药物,以减少感染HIV的可能。

3.3.4 新生儿护理:分娩后,HIV新生儿应与健康产妇新生儿相互隔离,并及时去除胎儿身上的血液,进行适当的消毒,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3.3.5 消毒隔离:①术后安排产妇入住单人病室,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做好消毒隔离工作。②日常血压及体温计等护理用具应单独使用,并做好消毒。③产后期间产妇及新生儿产生的生活垃圾装入防渗漏的两层的黄色袋中,作为感染性的物品进行焚烧处理。④产后常规的检测及化验试管做好单独的标记,注意液体试管外不得有污染,安全的进行检验操作。⑤终末处理:产妇出院后,对入住病房通过1000 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床上用品通过1000 mg/L含氯消毒剂浸泡后再进行清洗,病房常规紫外线消毒2 h[4]。

3.3.6 健康教育:由于产妇患有艾滋病,机体免疫力受到影响,分娩后身体多处于虚弱的状态,此时会增加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因此,分娩后,可增加高蛋白、高营养的流质食物;提高产妇的心理预估,建立恢复健康的自信心;教导出院后保持自我,健康的生活,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出院后,新生儿18个月后需要到医院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5]。

4 小 结

现阶段对于艾滋病的治疗研究仍不能彻底治疗该疾病,患者的病死率仍处在较高的水平。因此对于感染HIV的产妇需要进行特殊的护理,产妇的血液、体液以及产生的医疗垃圾都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因此要做好相关的职业防护。对于产妇,做好产前的各项检查及预防处理工作,告知产妇注意事项,产后积极帮助产妇进行术后恢复,做好各项常规护理,通过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知道。通过娴熟的护理操作以及操作中时刻保持预防意识,减少艾滋病传播给新生儿的可能,通过对产妇的指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进行后续的各项治疗,减少艾滋病传播给他人的可能。

[1] 陶剑芳,朱丽红,周梅.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围生期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5,20(10):34-35.

[2] 王哲.实施孕产妇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2004, 18(11):2025-2026.

[3] 李艳芳.艾滋病孕产妇的护理及病房护士职业防护[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15):184-185.

[4] 胡顺平,胡翠月,张慧珠.艾滋病孕妇的分娩期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2):87-88.

[5] 李雪梅,徐霞,刘锦峰.艾滋病孕产妇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104-105.

R473.71

:B

:1671-8194(2014)05-0210-02

猜你喜欢
孕产妇母婴艾滋病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 世界艾滋病日》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
8207例孕产妇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