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提问设计 提高生成教学有效性

2014-01-25 15:00朱琦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除数教学研究规律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不同类型的问题,由于学生现实起点的不同,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多元化的生成性资源,使课堂改变预期的运行轨道,呈现新的表现形态。然而往往在重视师生交往互动生成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教师不在意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在互动过程中的再提问效果不佳。具体表现在:(1)问题的设计没有目的性,缺乏对生成性资源的整体把握;(2)问题的设计没有针对性,不能很好地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展开进一步教学。这样,教师就错失了课堂中“不可预约的精彩”,也就失去了一次增长教育智慧的机会。为此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谈我在生成性教学过程中对于提问设计的几点感受。

一、概念揭示时,提问重在“拨开云雾”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因为学生的学习从来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他们总是带着各种“迷思概念”进行学习的,这也为生成性教学的展开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学生的质疑才从此不断产生。教育的宗旨在于转变学生的观念,特别是学生的“迷思概念”在对科学概念的建立带来负迁移时,教师的提问就要有针对性,要打破学生的原有认知平衡,促使学生完善认知结构。

案例1:《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教学

[ ① ② ③ ④ ⑤]

课前提问:图①至④分别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

师:你有什么判断标准?

生:①和②上下两边都一样长,左右两边也一样长。

师:假设把长方形摆放成如图⑤,还有上下边,左右边吗?用什么词语描述两边的位置关系更合适呢?

教学环节中的活动设计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认知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的。先观察后比较,利用图形的非标准变式,再通过情境创设的提问,引导学生剥离非本质属性,抽取本质属性, 提炼“对边”的概念,改变学生已有的“迷思概念”,建立科学的概念,帮助学生掌握严密的数学语言,为学生顺利开展思维活动提供适当的生长点,促进学生认真思考。

二、规律探索中,提问重在“聚类引导”

规律探索的活动中,因学生思考角度、思考层次的不同,导致各种生成教学的出现。有些资源与学生的现实起点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在加工、重组学生生成性资源的过程中一定会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并在比较过程中提出问题,这时的提问一定是重在引导,帮助学生有向思维。

案例2:《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

师问:3÷2=1……1,余数比除数少1,其他算式中也都是少1吗?还有其他情况吗?

生:有的,像7÷5=1……2,还有其他余数是3的。

师:这里虽然余数比除数少的数量不同,但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余数不比除数大。

师:我们可以从正面的角度阐述:余数总比除数小。

在这节新知的学习过程中,找余数与除数的规律是重点,也是难点。让学生从40道算式中找出余数的规律,实属不易。如果是用发散性的提问方式,其结果多元化的程度,我们无法预想,将大大降低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做学生探究路的搭桥者,提供给学生一个脚手架式的问题,指引学生正确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练习活动中,提问重在“抽丝剥茧”

学生的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中及时提问,才能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因为学生都是天生的探索家。在巩固知识的练习过程中采取“抽丝剥茧”式的提问,学生的学习目标才会更聚焦,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打开思维的通道,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为其自主学习积累丰富的经验。

在一次市级“减负增效”课题结题汇报课中,我执教了二年级上册《认识整百数》。在练习过程中我是这样设计提问的:小明已经走了100米,再走700米就能到校。填写表格,说说你的发现。

[已经走的米数\&100\&200\&300\&\&500\&600\&还要走的米数\&700\&\&\&400\&\&\&]

生:已经走的越多,剩下的就越少。

师:这个规律你是怎么观察得出的?

生:我是横着观察的,看到第一行的数越来越大,第二行的数越来越小。

师:表格除了横着看,还能怎么观察?

生:竖着看,我们发现:已经走的+还要走的合起来总是800。

师:在这些数里,什么不变?什么在变?

生:总的米数不变,已经走的越多,剩下的越少。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能自觉地把函数思想的结论用完整、严谨的数学语言来交流表达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但我并不因为学生能力的限制而越俎代庖,而是通过巧妙的提问,如“怎么观察的(做)”“还能怎么观察(做)”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观察经验,并“迫使”他用简单的数学语言交流:“什么在变?什么不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得出结论的同时,其实又是一种数学思想的渗透。

教师关注有效问题设计的策略不仅是教师发掘教材理性思考的诠释,也是还课堂教学以生命灵性的途径。总之,教师是学生学习旅程中的伙伴,教师提问的是学生,真正谋求的是专业发展。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不同类型的问题,由于学生现实起点的不同,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多元化的生成性资源,使课堂改变预期的运行轨道,呈现新的表现形态。然而往往在重视师生交往互动生成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教师不在意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在互动过程中的再提问效果不佳。具体表现在:(1)问题的设计没有目的性,缺乏对生成性资源的整体把握;(2)问题的设计没有针对性,不能很好地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展开进一步教学。这样,教师就错失了课堂中“不可预约的精彩”,也就失去了一次增长教育智慧的机会。为此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谈我在生成性教学过程中对于提问设计的几点感受。

一、概念揭示时,提问重在“拨开云雾”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因为学生的学习从来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他们总是带着各种“迷思概念”进行学习的,这也为生成性教学的展开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学生的质疑才从此不断产生。教育的宗旨在于转变学生的观念,特别是学生的“迷思概念”在对科学概念的建立带来负迁移时,教师的提问就要有针对性,要打破学生的原有认知平衡,促使学生完善认知结构。

案例1:《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教学

[ ① ② ③ ④ ⑤]

课前提问:图①至④分别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

师:你有什么判断标准?

生:①和②上下两边都一样长,左右两边也一样长。

师:假设把长方形摆放成如图⑤,还有上下边,左右边吗?用什么词语描述两边的位置关系更合适呢?

教学环节中的活动设计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认知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的。先观察后比较,利用图形的非标准变式,再通过情境创设的提问,引导学生剥离非本质属性,抽取本质属性, 提炼“对边”的概念,改变学生已有的“迷思概念”,建立科学的概念,帮助学生掌握严密的数学语言,为学生顺利开展思维活动提供适当的生长点,促进学生认真思考。

二、规律探索中,提问重在“聚类引导”

规律探索的活动中,因学生思考角度、思考层次的不同,导致各种生成教学的出现。有些资源与学生的现实起点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在加工、重组学生生成性资源的过程中一定会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并在比较过程中提出问题,这时的提问一定是重在引导,帮助学生有向思维。

案例2:《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

师问:3÷2=1……1,余数比除数少1,其他算式中也都是少1吗?还有其他情况吗?

生:有的,像7÷5=1……2,还有其他余数是3的。

师:这里虽然余数比除数少的数量不同,但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余数不比除数大。

师:我们可以从正面的角度阐述:余数总比除数小。

在这节新知的学习过程中,找余数与除数的规律是重点,也是难点。让学生从40道算式中找出余数的规律,实属不易。如果是用发散性的提问方式,其结果多元化的程度,我们无法预想,将大大降低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做学生探究路的搭桥者,提供给学生一个脚手架式的问题,指引学生正确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练习活动中,提问重在“抽丝剥茧”

学生的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中及时提问,才能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因为学生都是天生的探索家。在巩固知识的练习过程中采取“抽丝剥茧”式的提问,学生的学习目标才会更聚焦,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打开思维的通道,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为其自主学习积累丰富的经验。

在一次市级“减负增效”课题结题汇报课中,我执教了二年级上册《认识整百数》。在练习过程中我是这样设计提问的:小明已经走了100米,再走700米就能到校。填写表格,说说你的发现。

[已经走的米数\&100\&200\&300\&\&500\&600\&还要走的米数\&700\&\&\&400\&\&\&]

生:已经走的越多,剩下的就越少。

师:这个规律你是怎么观察得出的?

生:我是横着观察的,看到第一行的数越来越大,第二行的数越来越小。

师:表格除了横着看,还能怎么观察?

生:竖着看,我们发现:已经走的+还要走的合起来总是800。

师:在这些数里,什么不变?什么在变?

生:总的米数不变,已经走的越多,剩下的越少。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能自觉地把函数思想的结论用完整、严谨的数学语言来交流表达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但我并不因为学生能力的限制而越俎代庖,而是通过巧妙的提问,如“怎么观察的(做)”“还能怎么观察(做)”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观察经验,并“迫使”他用简单的数学语言交流:“什么在变?什么不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得出结论的同时,其实又是一种数学思想的渗透。

教师关注有效问题设计的策略不仅是教师发掘教材理性思考的诠释,也是还课堂教学以生命灵性的途径。总之,教师是学生学习旅程中的伙伴,教师提问的是学生,真正谋求的是专业发展。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不同类型的问题,由于学生现实起点的不同,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多元化的生成性资源,使课堂改变预期的运行轨道,呈现新的表现形态。然而往往在重视师生交往互动生成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教师不在意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在互动过程中的再提问效果不佳。具体表现在:(1)问题的设计没有目的性,缺乏对生成性资源的整体把握;(2)问题的设计没有针对性,不能很好地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展开进一步教学。这样,教师就错失了课堂中“不可预约的精彩”,也就失去了一次增长教育智慧的机会。为此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谈我在生成性教学过程中对于提问设计的几点感受。

一、概念揭示时,提问重在“拨开云雾”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因为学生的学习从来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他们总是带着各种“迷思概念”进行学习的,这也为生成性教学的展开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学生的质疑才从此不断产生。教育的宗旨在于转变学生的观念,特别是学生的“迷思概念”在对科学概念的建立带来负迁移时,教师的提问就要有针对性,要打破学生的原有认知平衡,促使学生完善认知结构。

案例1:《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教学

[ ① ② ③ ④ ⑤]

课前提问:图①至④分别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

师:你有什么判断标准?

生:①和②上下两边都一样长,左右两边也一样长。

师:假设把长方形摆放成如图⑤,还有上下边,左右边吗?用什么词语描述两边的位置关系更合适呢?

教学环节中的活动设计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认知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的。先观察后比较,利用图形的非标准变式,再通过情境创设的提问,引导学生剥离非本质属性,抽取本质属性, 提炼“对边”的概念,改变学生已有的“迷思概念”,建立科学的概念,帮助学生掌握严密的数学语言,为学生顺利开展思维活动提供适当的生长点,促进学生认真思考。

二、规律探索中,提问重在“聚类引导”

规律探索的活动中,因学生思考角度、思考层次的不同,导致各种生成教学的出现。有些资源与学生的现实起点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在加工、重组学生生成性资源的过程中一定会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并在比较过程中提出问题,这时的提问一定是重在引导,帮助学生有向思维。

案例2:《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

师问:3÷2=1……1,余数比除数少1,其他算式中也都是少1吗?还有其他情况吗?

生:有的,像7÷5=1……2,还有其他余数是3的。

师:这里虽然余数比除数少的数量不同,但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余数不比除数大。

师:我们可以从正面的角度阐述:余数总比除数小。

在这节新知的学习过程中,找余数与除数的规律是重点,也是难点。让学生从40道算式中找出余数的规律,实属不易。如果是用发散性的提问方式,其结果多元化的程度,我们无法预想,将大大降低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做学生探究路的搭桥者,提供给学生一个脚手架式的问题,指引学生正确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练习活动中,提问重在“抽丝剥茧”

学生的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中及时提问,才能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因为学生都是天生的探索家。在巩固知识的练习过程中采取“抽丝剥茧”式的提问,学生的学习目标才会更聚焦,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打开思维的通道,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为其自主学习积累丰富的经验。

在一次市级“减负增效”课题结题汇报课中,我执教了二年级上册《认识整百数》。在练习过程中我是这样设计提问的:小明已经走了100米,再走700米就能到校。填写表格,说说你的发现。

[已经走的米数\&100\&200\&300\&\&500\&600\&还要走的米数\&700\&\&\&400\&\&\&]

生:已经走的越多,剩下的就越少。

师:这个规律你是怎么观察得出的?

生:我是横着观察的,看到第一行的数越来越大,第二行的数越来越小。

师:表格除了横着看,还能怎么观察?

生:竖着看,我们发现:已经走的+还要走的合起来总是800。

师:在这些数里,什么不变?什么在变?

生:总的米数不变,已经走的越多,剩下的越少。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能自觉地把函数思想的结论用完整、严谨的数学语言来交流表达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但我并不因为学生能力的限制而越俎代庖,而是通过巧妙的提问,如“怎么观察的(做)”“还能怎么观察(做)”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观察经验,并“迫使”他用简单的数学语言交流:“什么在变?什么不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得出结论的同时,其实又是一种数学思想的渗透。

教师关注有效问题设计的策略不仅是教师发掘教材理性思考的诠释,也是还课堂教学以生命灵性的途径。总之,教师是学生学习旅程中的伙伴,教师提问的是学生,真正谋求的是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除数教学研究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余数比除数小
巧解规律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