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策划漫谈

2014-01-28 06:28□张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9期
关键词:金点子商人策划

□张 莹

(滨州日报社,山东 滨州 256600)

新闻策划是大题材事件采访和写作的指路明灯。没有成功的策划,就没有明确的写作目标,更没有突出的报道效果。而成功策划的前提是,要有前瞻性和总揽全局的思维,要有发自于心、形成于脑的“金点子”,要有高人一筹的策划思路和能力。

新闻策划的定义

所谓新闻策划,即新闻的构思和设计,是对新闻事件实现部署的报道方案。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本地实际、行业特点或新闻事件的本质,通过认真的梳理分析、理性的思考设计,对某一方面的报道形式和内容进行有创意的谋划。“打包”宣传也很好理解,就是根据地域产业特点、发展规律等进行综合分析,按一定的新闻规律,把报道内容分出层次和批次,“划块”采写新闻稿件,然后像进行多个文件压缩打包一样,进行有目的、有规划地集中宣传报道,以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最大的社会影响。

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段子特别有趣:一天,一位商人告诉儿子:“有个女孩,你要娶她。”儿子说:”我不想结婚。“商人说:这女孩是比尔盖茨的女儿!”儿子说:“这样的话还可以……”于是,这位商人找到比尔盖茨,说:“我来帮你女儿介绍个好丈夫吧。”比尔盖茨说:“我女儿还小呢!”商人说:“我介绍的年轻人是世界银行副总裁。”比尔盖茨说:“可以考虑。”接着,这位商人又去见世界银行的总裁,说要介绍一位年轻人来该行做副总裁。总裁说:“我们已经有很多位副总裁,够多了。”商人说:“我说的这位年轻人可是比尔盖茨的女婿呀。”总裁面露喜色:“这样嘛,应该可以的。”最后,这位商人的儿子娶了比尔盖茨的女儿,也当上了世界银行的副总裁。这虽然是个笑话,但从另一个角度足以看出策划的重要性。看似不可能的事,经过这么一“导演”竟顺理成章地“成功”了。这就是策划的效果和魅力。

当然了,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商人的做法,而是他的策划能力和点子,进而领略策划的作用和魅力。策划有好多种,像营销策划、网络策划、宣传策划、活动策划等等。

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的区别

大家对“纸包子事件”应该还记忆犹新。报道称,2007年6月间,某市电视台一记者为了谋取所谓的业绩,冒充建筑工地负责人,到本市一院内,对制作早餐的人员谎称需定购大量包子,要求为其加工制作。这位记者携带密拍设备、纸箱和自己购买的面粉、肉馅来到现场,以喂狗为由,要求加工人员将浸泡后的纸箱板剁碎掺入肉馅,制作了20余个“纸箱馅包子”。与此同时,该记者密拍了制作“纸箱馅包子”的过程。在节目后期制作中,这一记者采用剪辑画面、虚假配音等方法,编辑制作了虚假电视专题片《纸做的包子》,对电视台隐瞒了事实真相,使该虚假新闻得以播出。

然而,在杜绝导演和策划新闻的同时,我们却要大力提倡新闻策划。可能有些人会说,策划新闻和新闻策划是一回事吧,其字词构成相同,只是词序不同而已,不都是关于新闻方面的策划吗?新闻报道应该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再有报道,这三个环节的次序不可颠倒。在忠于事实的前提下,客观真实地做好包括报道主题的选择、报道规模的设定、采访对象的遴选、报道方式的确定、采写步骤设计以及背景资料的准备等等,这就是新闻报道的策划。而策划新闻,则是在事实发生之前或根本不存在事实的情况下,按照采写者的主观意志安排、导演、制造新闻。策划新闻,“策划”的是新闻事实,是罔顾事实,肆意捏造,擅自编导过程;而新闻策划,则是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如何进行采写和报道的计划,策划的主体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本身。

新闻是要尊重事实的,是不容半点虚构的,因此新闻不需要“导演”。倘若“导”了,就会失之真实,造成虚假,留下笑柄。

策划要有前瞻性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是《三国演义》三顾茅庐情节中诸葛亮吟的一首诗,大意是:谁在大梦中最先觉醒,今生的事情我已知道。我们的通讯员当然没有诸葛先生这种洞察世事的能力,更不会通晓天文、预知未来。但了解行业情况,明确发展方向,使自己具有前瞻眼光,还是非常有必要,也是能够做到的。这种前瞻眼光,就像用望远镜观察远景一样,使我们在新闻策划时能够看清事件发展的方向。

新闻策划的前瞻性,就是通讯员看透新闻事件发展的方向,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即,准确预见某一行业或某一事件的发展趋势,并根据预见和新闻主体的实际发展,进行超前谋划,并分系列或分层次步步推进,抢在别人之前掌握和获取第一手新闻素材,占牢上述新闻的采写主动权,等事件发生时,及时总结成稿,“连珠炮”似地进行“重磅轰炸”式报道。

成功的新闻策划,要遵从总揽事件全局的原则,再从中理出脉络,找出亮点,使新闻事件显现丰满健硕和富有个性化特征。

新闻策划要总揽事件过程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大意是,善于用网捕鱼的人,都是提着渔网的总绳,向空中猛甩,网眼便自然张开,并以最大覆盖面积落进水中,而不会先一个一个地打开渔网上那些数不清的网眼,然后才用渔网打鱼。纲者,渔网的总绳也,拿到新闻上,就是新闻事件的主线,新闻策划的根本。我们要想逮到一条条肥美的“新闻大鱼”,就必须抓住事件的主线,在总揽新闻全局的基础上,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进展情况、结果,一步步把事件发展中或其背后鲜为人知的事情,还有群众关切的进展情况等,逐一梳理清晰。然后发挥新闻策划的作用,像提起纲的网一样,使其各个“新闻网眼”自然张开,把一条条“新闻活鱼”网入其中,经过烹调(写作)后,端上读者的“新闻餐桌”。

策划成功需要“金点子”

很多大企业家都愿意与记者交朋友,不定期地请记者们来企业采风、座谈、交流感情,并保持密切的联系。为什么?因为这些记者见多识广,肚子里有“金点子”。记得有一个电器生产厂家,由于管理疏忽,导致一条生产线上出现了“问题产品”,产品投放市场后,引起了消费者的投诉和强烈不满,公司信誉直线下降。公司老总下令彻查,把出现问题的生产线进行了拆卸,并全面查验各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但此时,该公司的产品已经受到冷落,眼看公司信誉扫地,面临倒闭的境地。这时,老总的一位记者朋友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把所有“问题产品”全部“召回”,并把“问题电器”全部砸掉,表一下“注重产品质量、诚心改过”的决心,也许会得到消费者的原谅。该公司老总马上照办,并集中砸毁了上万台电器。各大媒体报道后,这家公司的信誉大升,产品重新又占领了市场。这家濒临破产的企业,因为记者出的一个主意,竟然奇迹般地起死回生了。

毋庸置疑,这个救活了企业的“主意”,是名副其实的“金点子”。不知从何时开始,策划成了一个很时髦的词儿,“点子”好孬也成为策划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对于新闻策划而言,成功的策划更取决于“点子”,肚里有“金点子”,才能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猜你喜欢
金点子商人策划
金点子宣传页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言而无信的商人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金点子
威尼斯商人
我所见识的印度商人
本期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