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连接“市场”和“战场”

2014-01-31 01:31
中国设备工程 2014年6期
关键词:军品市场军民

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部

军民融合连接“市场”和“战场”

桂晓

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部

2014年,全国人大审查批准的国防预算达8082亿元,比上年增加12.2%。尽管国防支出在“补偿性”增长,但放置于迅猛增长的中央财政总体支出来看,近年中国国防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在2%上下。

如果说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是一种国家投资行为,那么,国防支出则是中央财政本级数值最大的投资板块。军民融合发展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央投资的效益产出比。

有专家在2014年八千亿国防支出项目进行精细测算后,称2014年军民融合的中央投资总额或将超过五千亿。军民两利的高度融合发展机制,将使国防与经济两大体系协调运转互为补充。

近年来,中国军民融合发展道路主要在三个方面展开:人才培养、后勤保障及军工生产。

上世纪的中国军队不亚于独立存在的“小社会”,军队拥有军工厂、医院、学校等后勤装备保障单位,甚至还有汽车、纺织、制药、贸易等经济实体。20世纪末,中央一声令下,要求“吃皇粮”的军队与其内部的经济实体和相关保障脱钩,诸多原属军队的企事业单位移交给地方。

此轮军民融合式发展,则将很可能使军队序列中与指挥、作战及训练核心职能无关的机构,迎来新一轮的裁撤“脱钩”潮。只有“壮士断腕”,裁减非战斗人员,才能为真正的作战部队军人提供优厚职业待遇,为官兵建功基层提供明确的经济导向。

在人才培养方面。上世纪末,军委总部就开始在北大清华等名牌高校选拔培养国防生。十余年来,通过国防生培养的军官数量已经越来越多,直招大学生作为士官入伍的规模也越来越大。2014年全军还集中组织了文职人员招聘面试。在非作战单位中,文职人员可以代替军人从事同样职位甚至发挥更优作用。从军民融合的经济思维理解,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能大幅节约军队用于独立培养军人的各项投入。

在军工生产方面。国防白皮书显示,在近年国防支出中,军队的人员生活保障费用、演习训练等活动维持费用与装备研制采购经费各占三分之一。

为了增强对武器装备研发生产的资金投入和提高其效费比,军方必须转型成为“精明买主”,扩大市场在军工生产资源配置中的巨大作用。

为转型而进行的军民融合式装备体制改革,要在军品招标采购及定价中引入竞争、评估、监督、激励机制,促进军品承制单位创新技术和控制成本。据解放军报报道,在2014年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大潮中,全军装备系统将积极推进装备采购制度、装备价格工作、装备保障体制思想改革。其中,自2011年开始装备采购制度改革和军事代表制度改革选在军民融合程度较高的海军试点进行。

在军民融合连接“市场”和“战场”的道路中,关键是军用标准与国家标准需要透明接轨,如此才能建立民品与军品之间的技术双向互通机制。

此外,军方主导来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还将能刺激和带动地方核心技术创新研究能力的提升。尽管军品订单数值在承制企业中并不占据绝对数量的大头,但其对产业的技术引领示范效应明显。军品的高效优质微利要求让许多承制厂商望而却步,但其引起的“附加值”—更高水平的技术自主创新却让更多厂商孜孜不倦。以海军为例,航空母舰、舰载机、核潜艇、驱逐舰、护卫舰等重大装备的研制就牵引和带动着国家科学技术和工业水平的升级发展,使大批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获得了重大突破。

猜你喜欢
军品市场军民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军工企业军品单机配套立项风险评价浅析军品
某横向军品项目快速集成研制的创新实践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浅谈房产测绘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与体会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第四届军品防护与包装发展论坛暨成果展示征文通知(第二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