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例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2014-02-03 08:22杨伟宪杨铮窦克非李一平吴永健乔树宾杨跃进陈纪林
中国循环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青年组心血管病血尿酸

杨伟宪,杨铮,窦克非,李一平,吴永健,乔树宾,杨跃进,陈纪林

217例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杨伟宪,杨铮,窦克非,李一平,吴永健,乔树宾,杨跃进,陈纪林

目的: 近年来我国青年冠心病发病呈上升趋势,本研究拟初步探讨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相比较,为探索早发冠心病机制提供方向与思路。

方法: 选取2006-07至2006-12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并诊断为冠心病的青年(年龄≤40岁)患者217例为青年组,随机抽取同期≥60岁的冠心病患者220例作为老年组。收集整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诊断,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和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青年组与老年组相比,男性比例更高(94.0% 比 73.7%,P=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更多(31.8%比 12.5%,P=0.01),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56.2% 比 20.9%,P=0.01),三支病变少(23.5% 比 45.5%,P=0.01);并且病变主要累及前降支(48.2% 比 34.9%,P=0.01)。青年组传统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44.2% 比 76.4%,P<0.001)和2型糖尿病患者(9.2% 比 26.3%,P<0.001)比例显著低于老年组。青年组与老年组相比,体重指数[(26.6±3.4)kg/m2比(23.5±5.8)kg/m2,P=0.03],甘油三酯 [(2.15±1.84)mmol/L 比 (1.49±0.97)mmol/L,P<0.001]和血尿酸 [(359.9±100.1)μmol/L比 (337.8±118.2) μmol/L,P<0.001],高敏C反应蛋白[(3.42±4.39) mg/L 比(2.80±3.50 )mg/L,P<0.001]和内皮素-1水平[(1.41±1.50)fmol/ml 比(0.31±0.22)fmol/ml),P<0.001] ,青年组均显著高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青年冠心病患者ACS比例高、男性多、超重、吸烟、脂代谢异常、血尿酸高,以及与炎症相关的指标明显升高,而传统危险因素中的高血压病、糖尿病比例,以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不如老年患者。提示炎症反应、代谢异常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与青年冠心病的发病以及多表现为ACS更为密切相关。

青年;冠心病;临床特点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2014,29:339.)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发病率迅速增长,死亡率呈增长势态,而且年轻患者的增长幅度更大。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统计,2009年和2006年比较,40岁以下的青年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粗率增长倍数超过了60岁以上的患者,特别是男性心肌梗死患者,上述两个年龄组的死亡粗率增长分别为1.5倍比1.4倍[1,2]。国外报道小于40岁的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长期预后不良,随访15年的总死亡率为25.5%[3]。为了更多的了解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探索早发冠心病机制提供一些方向与思路,我们对一部分≤40岁的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顺序入选2006-07至2006-12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管腔内径狭窄≥50%被诊断为冠心病,年龄≤40岁的患者217例为青年组,其中男性204例,女性13例。随机抽取同期≥60岁的冠心病患者220例为老年组,其中男性162例,女性58例。收集整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诊断,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统计学分析:测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SPSS 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入选患者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表1)

青年组与老年组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6.7±3.7)岁和 (67.8±6.1)岁(P<0.01)。青年组比老年组男性比例更高,为94.0%比73.7%(P=0.01),女性比例非常低(6.0% 比 26.3%,P<0.01)。病史及临床诊断中,两组相比青年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比例更高,占31.8%(P=0.01),其中急性心肌梗死6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4例,而老年组ACS只有12.5%,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6例;青年组与老年组比有稳定性心绞痛(68.2% 比 87.5%,P=0.01)和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史(26.3% 比 37.7%,P=0.05)患者比例在青年组显著低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患者基本特征和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例( % ) ]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两组相比青年组患者单支病变更多(56.2% 比 20.9%,P=0.01),二支病变(20.3% 比 33.6%,P=0.05),三支病变(23.5%比 45.5%,P=0.01)显著低于老年组。从病变数量及分布看,青年组总病变数少于老年组(355个 比593个),人均病变数显著低于老年组(1.6个 比 2.7个,P<0.01)。并且,青年组大部分病变位于前降支(48.2% 比 34.9%,P=0.01),左主干病变比例少(3.4%比 8.4%,P<0.01)。

2.2 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的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包括体重指数、吸烟史、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对比结果显示,体重指数在青年组显著高于老年组[(26.6±3.4)kg/m2比 (23.5±5.8)kg/m2,P=0.03];高血压病(44.2 % 比 76.4%,P<0.001)和2型糖尿病患者(9.2% 比 26.3%,P<0.001)比例青年组则低于老年组;吸烟史和高脂血症的患者比例在两组虽没有统计学差异,但青年组吸烟患者比例更高,达73.4%。(表 2)

表2 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和代谢、炎症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s)

表2 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和代谢、炎症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s)

注:N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项目 青年组 (n=217) 老年组 (n=220) P值体重指数 (kg/m 2) 26.6±3.4 23.5±5.8 0.03吸烟史[例 (%)] 160 (73.4) 146 (66.4) NS高血压病[例 (%)] 96 (44.2) 168 (76.4) <0.001 2型糖尿病[例 (%)] 20 (9.2) 58 (26.3) <0.001高脂血症[例 (%)] 69 (31.8) 85 (38.6) NS空腹血糖 (mm ol/L) 5.27±1.16 5.51±1.46 NS总胆固醇 (mm ol/L) 4.56±1.46 4.70±1.11 NS甘油三酯 (mm ol/L) 2.15±1.84 1.49±0.97 <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mm ol/L) 1.00±0.27 1.14±0.32 N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mm ol/L) 2.38±1.11 2.56±0.85 NS脂蛋白 (a) (m g/L) 135.0±109.7 314.2±290.7 <0.001血尿酸 (μm ol/L) 359.9±100.1 337.8±118.2 <0.001血沉 (mm/1h) 9.98±12.19 10.7±11.7 NS高敏C反应蛋白 (m g/L) 3.42±4.39 2.80±3.50 <0.001内皮素-1 (fm ol/m l) 1.41±1.50 0.31±0.22 <0.001

2.3 代谢和炎症相关生化指标分析

反应代谢的实验室生化指标测量结果显示,TG水平青年组比老年组高[(2.15±1.84)mmol/L 比(1.49±0.97)mmol/L,P<0.001]和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老年组 [(359.9±100.1)μmol/L 比(337.8±118.2)μmol/L,P<0.001];而脂蛋白(a)水平青年组显著低于老年组[(135.0±109.7)mg/L 比(314.2± 290.7)mg/L,P<0.001];其他代谢指标,如空腹血糖,血浆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反应炎症的指标中,青年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老年组[(3.42±4.39)mg/L 比(2.80±3.50)mg/L,P<0.001],血沉在两组无显著差异;内皮素-1水平在青年组远远高于老年组 [(1.41±1.50)fmol/ml 比(0.31±0.22)fmol/ml,P<0.00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2)

3 讨论

与以往国内外青年冠心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3-5],本研究中,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相比较,青年组男性比例更高,临床表现ACS更多,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前降支病变为主。这符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病变累计血管及部位的数量、严重程度也随之增加。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女性冠心病发病晚[5],青年女性的发病率远远低于同龄男性。由于前降支病变发生比例更高,一旦发生ACS预后更差,这很可能是青年心肌梗死患者高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原因[1-3]。此外,随年龄增长,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发病率增加,会加速冠心病发病。本研究中青年组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比例显著低于老年组,提示青年冠心病的发病应该还存在其他机制。

本研究中青年组的超重,吸烟比例高,脂代谢异常[30%以上患者有高脂血症,血清TG水平显著升高]是青年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2002年发表[6]的青年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性决定因子研究(The Pathobi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Atherosclerosis in Youth, PDAY)结果相似,肥胖加速青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是青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指数越大,发生冠心病的风险越大。吸烟青年,无论男女或是否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前降支病变的严重程度都显著高于非吸烟者。Shiraishi等[7]的报道提示,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显著增加[比值比(OR)=2.95, 95%可信区间(CI )2.77~3.14, P<0.0001],且每增加一支香烟吸入,危险性增加5.6%。吸烟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诱发血管痉挛及斑块破裂可以直接导致ACS,很可能是本研究中青年组ACS比例高的原因之一。

目前认为,血清TG水平升高时,LDL-C和HDL-C会变得小而密,小而密LDL-C残粒和乳糜颗粒残粒(富TG)更易穿透动脉内皮层,被动脉壁内的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而HDL-C颗粒变小,则起不到降低冠心病患病危险的保护作用[8-11]。赵水平[9]指出,无论从流行病学资料还是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来看,TG不仅与冠心病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而且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可视为冠心病的条件危险因素。本研究提示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在青年冠心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Tatli等[12]报道,< 35岁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7.0 ±1.4) mg/dl 比(4.9± 1.1 )mg/dl,P=0.003],且血尿酸水平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提示高血尿酸与青年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已证实,高尿酸血症能改变肾脏钠离子的调节作用,升高动脉压,降低肾血流,减少尿酸分泌,使血尿酸水平进一步增加,刺激嘌呤氧化增加,氧化物活化增加,血管紧张素受体1激活,造成血压升高,早期肾小球硬化,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炎症作用似乎贯穿了整个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它已成为一个必须被重视及需要积极干预的危险因子[13]。本研究中反应炎症的检验指标,血沉在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高敏C反应蛋白在青年组显著升高。它作为一种炎性标记物,是心血管疾病危险的独立因子,常伴随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14],有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价值。JUPITER研究提示[15],通过瑞舒伐他汀治疗能够显著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基础水平较高,但没有高脂血症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此外,炎症反应也可能是本研究中青年组的ACS比例较高的另一个原因。炎症反应不仅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而且引发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等,是心血管事件的先兆,炎症指标对ACS预测和预后都很有价值[16]。

内皮素-1是一种血管活性肽,由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是一种血管收缩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标记物。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多种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密切相关。张春玲等[17]报道了冠心病患者的血浆内皮素-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82 fmol/ml 比 2. 06 fmol/ml, P<0. 01);且心肌梗死患者显著高于心绞痛患者(2.90 fmol/ml 比 2.77 fmol/ml,P<0. 01)。本研究青年组血浆内皮素-1水平显著升高,提示青年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更普遍,也可能是冠心病早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脂蛋白(a)近年来被认为是新的冠心病危险因素[18]。它是LDL的变异抗原,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心肌梗死发生及支架术后再狭窄、脑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9]。目前对于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与促动脉粥样硬化和促血栓形成相关。本研究中血浆脂蛋白(a)水平在老年组平均值(314.2± 290.7)mg/L,与文献报道及很多实验证实的相似[20],当血浆浓度>300 mg/L时,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的血管数、狭窄程度、病变长度范围以及支架置入术后的再狭窄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小于40岁的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测生化指标进行分析,与老年患者对比,发现青年冠心病患者男性比例高,临床表现ACS居多,冠状动脉特点以单支病变为主,多累及前降支。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提示,超重、吸烟、脂代谢异常、血尿酸高、以及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受损都与青年冠心病发病密切关系。而前降支病变及ACS如不及时诊治,往往预后不良,文献报道≤40岁的前壁心肌梗死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45%的患者,有更高的死亡率[3]。因此,对年轻人除加强宣教,控制危险因素,更有必要深入研究青年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特别是在代谢异常,炎症反应激活,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等方面,为预防早发冠心病以及改善预后提供帮助。

[1] 胡盛寿, 孔灵芝.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1版. 2012.

[2] 王文, 朱曼璐, 王拥军, 等. 《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概要. 中国循环杂志 , 2013, 28: 408-412.

[3] Fournier JA, Cabezón S, Cayuela A, et al. Long-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hav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hen ≤40 years age. Am J Cardiol, 2004, 94: 989-992.

[4] 刘旭杰, 张兴华. 青年冠心病研究进展.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6,27:756-759.

[5] 高亢, 杨明, 王青, 等. 中青年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 2007, 5:11-13.

[6] Zieske AW, Malcom DT, Strong JP. Nutural history and risk factors of atherosclerosis in children and youth: the PDAY study. Pedia Pathol Mol Med, 2002, 21: 213-237.

[7] Shiraishi J, Kohno Y, Yamaguchi S, et a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young Japanese adults. Circ J, 2005, 69: 1454-1458.

[8] Patrick E.McBride. Triglycerides and Risk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甘油三酯与冠心病发病风险. 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2008, 27: 55-56.

[9] 赵水平. 高甘油三酯与冠心病风险的相关性.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 39:789-790.

[10]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留风险控制的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2, 40:547-551.

[11] 顼志敏. 代谢综合征(2)代谢综合征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间的关系(续1). 中国循环杂志, 2011, 26:168-169.

[12] Tatli E, Aktoz M, Buyuklu M,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uric acid levels in young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rdiol J, 2008, 15: 21-25.

[13] Topol EJ. Etc Textbook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ed5. Philadelphia:Saunders Elsevier, 2007. 3.

[14] 官洪山, 上官海娟, 乔树宾. 代谢综合征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 中国循环杂志, 2013, 181:187-190.

[15] Ridker PM, Danielson E, Fonseca FA, et al. JUPITER Study Group.Rosuvastatin to p revent vascular events in men and women with 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 N Engl J Med, 2008, 359: 2195-2207.

[16] 李雪艳, 吴新华. 炎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及意义研究.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20:927-928.

[17] 张春玲, 康金锁, 丛祥凤, 等. 冠心病患者血浆大内皮素水平与N末端脑钠肽及心功能关系的研究.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7, 30:520-523.

[18] Baños-González MA, Anglés-Cano E, Cardoso-Saldaña G, et al.Lipoprotein(a) and homocysteine potentiate the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male subjects. Circ J, 2012, 76: 1953-1957.

[19] 王燕, 黄晶. 脂蛋白(a)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0, 31:853-856.

[20] 周艳君, 王鹏. 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老年性心血管疾病相关性探讨. 中国民康医学, 2010, 22: 2076-2077.

(编辑:漆利萍)

Clinical Analysis for 217 Young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YANG Wei-xian, YANG Zheng, DOU Ke-fei, LI Yi-ping, WU Yong-jian, QIAO Shu-bin, YANG Yue-jin, CHEN Ji-l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Cardiovascular Institution and Fu Wai Hospital, CAMS and PUMC, Beijing (100037), China

YANG Wei-xian, Em ial: ywx66@aliyun.com

Objective: 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in young popul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We want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in young CAD patients and compare them w ith the elder pati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its pathogenesis.

Methods: Our work included 2 groups, Young group, n=217 CAD patients ≤40 years of age and Elder group, n=220 CAD patients ≥60 years. All diagnosis was confi rmed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7-07 to 2006-12. The clinical information, history, laboratory test and CAG finding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between 2 groups.

Results: The Young group had more male gender than that in Elder group, 94.0% vs 73.7%, mor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31.8% vs 12.5%, more single vessel disease, 56.2% vs 20.9%, less 3-vessel disease, 23.5% vs 45.5%and the lesions mainly involved in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 branch 48.2% vs 34.9%, all P=0.01. For the traditional risk factors, the Young group had lower rates of hypertension, 44.2% vs 76.4% and type-2 diabetes, 9.2% vs 26.3%, both P<0.001. The Young group presented the higher BM I, (26.6±3.4) kg/m2vs (23.5±5.8) kg/m2, P=0.03, triglyceride(2.15±1.84) mmol/L vs (1.49±0.97) mmol/L, uric acid, (359.9±100.1) μmol/L vs (337.8±118.2) μmol/L, hs-CRP(3.42±4.39) mg/L vs (2.80±3.50) mg/L, and endothelin-1 (1.41±1.50) fmol/m l vs (0.31±0.22) fmol/m l, all P<0.001.

Conclusion: The young CAD patients were w ith more male gender, more ACS and smokers, higher BM I and uric acid, abnormal lipid metabolism. The inflammatory index m ight be related to the prevalence of CAD and ACS in young population.

Young populatio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冠心病诊治中心 (杨伟宪、窦克非、李一平、吴永健、乔树宾、杨跃进、陈纪林);煤炭总医院 心内科(杨铮)

杨伟宪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冠心病研究 Email:ywx66@aliyun.com 通讯作者:杨伟宪

R541

A

1000-3614(2014)05-0339-04

10.3969/j.issn.1000-3614.2014.05.006

2013-12-25)

猜你喜欢
青年组心血管病血尿酸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韩梅: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速滑女子青年组双料冠军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504例铁路职工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