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三十三 )

2014-02-03 08:22陈在嘉
中国循环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右肾血钾醛固酮

陈在嘉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三十三 )

陈在嘉

病例7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透明细胞肾癌

本院研究员,女性,58岁。发现高血压7年,周身乏力和胸闷一周于1988-08-01入院。患者于7年前发现血压高,最高为160/100 mm H g(1 mmHg=0.133 kPa),无明显头痛、头晕,间断服用复方降压片,近一年来规则服用每日一片,血压130~140/80~90 mmHg。一周来感周身无力,胸前发闷,上保健室就诊,查血压140/90 mmHg,心率82次/分,血钾3.2 mmol/L,予服缓释钾0.5 g, 3次/日和15%枸橼酸钾5 ml, 3次/日,两天后查血钾3.3 mmol/L,仍觉乏力,睡眠、饮食尚可,夜尿多2~3次,无瘫痪、周身麻木感和周期性麻痹史,入院检查。

既往1986-09患结核性胸膜炎,抗结核治疗一年。

入院查体:发育营养良好,无病容,皮肤无黄染,表浅淋巴结不肿大,头颈部无异常;肺清朗,心不大,心律齐,心率88次/分,A2=P2,未闻及杂音,血压130/80 mmHg;腹平软,肝脾未及,四肢正常;肌张力正常,生理发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正常,红细胞沉降率20 mm/1 h,血钾3.3 mmol/L,钠138 mmol/L,氯101 mmol/L,血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葡糖糖均正常,天冬氨基酸转氨酶85 µg 丙酮酸/ m l,肝炎伴随抗体(-)。X线胸片右肺上有陈旧性结核,心脏大小正常,心电图正常,超声心电图各房室内径均正常,运动幅度正常,室间隔明显增厚,EF斜率低,A峰偏高,符合高血压改变。

因患者服复方降压片持续一年未补钾,入院后服缓释钾1.0 g 3次/日,静滴15%氯化钾10 m l/日,4日后血钾上升至4.7 mmol/L,降压药改用硝苯地平。仍觉全身无力于1988-10-07再次入院检查:血压150/94 mmHg,心律齐,心率82~88次/分,心电图偶有室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无ST-T改变,QT间期正常;眼底双侧视网膜小动脉轻度硬化;腹部超声检查,肝右肋下(-),剑突下4 cm,回声均匀,门静脉1.0 cm,脾厚3.0 cm,肋下(-),双肾大小形态及结构未见异常,双肾上腺区未见异常。放射核素肾显影示,腹主动脉显像时右肾显影,左肾显影略延迟,右肾体积正常,左肾体积明显缩小,右肾核素分布均匀,左肾则分布稀疏,清除速度比右肾减慢,提示右肾正常,左肾缺血可能性大。腹部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平扫,肝、脾、肾未见异常,右肾上腺未见异常,左侧肾上腺内肢增粗,呈椭圆形,考虑为腺瘤。患者入院即予服钾盐和降压药,予以低钠饮食,一周之后测定餐前后血钾、钠、氯,24小时尿钾、钠、氯和肌酐含量,血浆卧、立位醛固酮、肾素,结果如下(表1):

表1 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

其他检查:24小时肌酐清除率=65.9 m l/m in,血 气 分 析:pH 7.490,PCO234.0 mmHg,PO280 mmHg,HCO3-25.9 mmol/L,BE+2.6,SaO295.8%,呈呼吸性碱中毒。

内科主任联合查房讨论:认为目前血钾不很低,血钠不高,血清醛固酮为正常低值,不支持原发性醛固酮症。患者停用利尿排钾降压药,无恶心、呕吐、腹泻等,尿素氮、肌酐正常,肾性可能性小,考虑患者患有胸膜炎史,胸膜有肥厚,造成过度通气,呼吸性碱中毒,可能是导致低血钾症的原因。

院外内分泌科会诊意见认为:CT检查结果提示肾上腺腺瘤,但化验结果不符合,建议再复查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及血尿钾、肌酐等,放射性核素检查左肾明显缩小,需明确肾缩小原因。若能证明是肾上腺瘤,还是手术切除为好。约一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与前相似。院外泌尿外科会诊意见:本例患者怀疑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主要由于全身乏力,血清钾偏低,CT示左侧肾上腺内肢增粗,呈椭圆形,认为肌无力症状仅为临床表现之一,以双下肢或双上肢无力多见,也可以出现不能抬头,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一般全身乏力较少见,血清钾低为尿钾增高所致。CT片所示左肾上腺呈棒锤样增粗,不能完全排除正常变异所致,右侧肾上腺增生不明显,左侧肾上腺改变究竟是腺瘤、增生还是正常变异尚难定论。血浆醛固酮正常或偏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不太像,但不能除外,手术问题暂不考虑。可以连续查血钾、尿钾2~3次,可用安体舒通治疗1~2个月,看症状有否改善,然后继续安体舒通治疗,观察症状及血钾、尿钾,必要时可查血浆醛固酮和血浆肾素活性,随诊半年再确定诊断和进一步治疗方案。

1988-12-26患者开始服用安体舒通20 mg,3次/日,降压药为尼群地平,于1989-01-27日出院。此后在保健室随诊,一个月后血钾上升至4.0 mmol/L 以上,血压降至 100~120/ 70~80 mmHg。1993年因肺炎住院时经过3年安体舒通治疗,观察血压、血钾一直正常,结合低钾血症史确定原发性高醛固酮血症诊断。2004年因三叉神经痛,拟行神经根切断术,术前例行全身体检因而发现肾癌,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根治性左肾切除术,病理证实为左肾透明细胞癌,左肾上腺皮质增生,术后恢复良好。用甘乐能(干扰素)和泉奇(免疫调节剂)。最终因肺转移,于2007-03-04去世。

本例患者发现高血压已多年,一直认为是原发性高血压,成人中血压高易忽略继发性高血压问题。据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年全国15岁以上人口高血压患病率为24%,估算全国高血患者至少2.66亿,继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缺乏大样本资料,估计约占高血压的5%~10%。住院患者中继发性高血压亚型分布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为第一位,占40%。症状性高血压与高血压病的鉴别对治疗很重要,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为肾上腺腺瘤所致,手术可以根治。本例为肾上腺皮质增生所致,发病7~8年后,诊断虽未完全确立,因低钾血症、全身乏力、血压高,试行用抗醛固酮制剂治疗,低血钾、高血压恢复正常,全身乏力好转,维持16年情况良好。待发现肾癌行根治性手术治疗,证明左肾上腺皮质增生才正式确定为高血压原因。

肾癌三大主要症状是血尿、疼痛和肿块。这些症状的出现已预示肾癌已进入晚期。本例患者出现三叉神经痛,神经系统的症状可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炎,肌肉营养障碍,神经肌肉或运动神经功能紊乱等。这些改变可能与体内的抗原-抗体反应有关。患者体内产生较多数量抗胸腺组织的特殊抗体,这种抗体及IgM蛋白的产生是自身对肿瘤的反应,并且具有相当的特异性。曾有肾癌切除一年后,神经病变完全治愈的病例报道。

实质性肾癌中,透明细胞肾癌是恶性程度较轻的一种,但也可侵犯肾静脉,在静脉中形成瘤栓,瘤栓能伸入下腔静脉,可以解释肾癌肺转移发生率高的原因。

(编辑:梅平)

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冠心病诊治中心

陈在嘉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冠心病方面研究 Email:chenzaijia102@126.com

R541.4

C

1000-3614(2014)05-0388-02

10.3969/j.issn.1000-3614.2014.05.017

2013-12-05)

学术进展

猜你喜欢
右肾血钾醛固酮
右肾恶性孤立性纤维瘤合并透明细胞癌1例
高醛固酮血症与代谢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醛固酮可通过NLRP3炎症小体诱导小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肝纤维化
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
心力衰竭患者血钾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及住院死亡的关系
谨防血钾异常与猝死
后腹腔镜下右肾癌根治术中肾静脉处理方法比较
血钾异常伤心脏
阿巴西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超声造影诊断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双肾转移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