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霍姆林斯基,寻快乐职业人生

2014-02-06 07:15李小眉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29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读书

李小眉

曾经有位老师说过:“没有职业快乐,就没有幸福人生。”换而言之,只有找到快乐的职业,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找到幸福感。对于教师而言,这一切谈何容易。很多教师觉得教学工作太繁琐,学生越来越难教,面对日复一日的工作深感单调无味。有的老师甚至过早患上一些职业病,苦不堪言,恨不得今天就领退休金,早点享受自由的退休生活。教师身心疲惫,何谈职业的幸福感?如此,我们不妨读读《走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去寻找答案。

一、找到自己享用一生的兴趣爱好

假设,对于教师而言,教书育人是受益终生的兴趣爱好,那么享受教学、教育学生、阅读研究的终生之路是何等幸福!

现实中那些痛苦的老师还没有找到幸福生活,究其根本,还没发现我们可以为自己而活,多做一些让自己快乐的兴趣之事。例如:把教育工作和自己的品质生活和谐统一起来。

看看苏霍姆林斯基是怎么说的吧!“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是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深入地思考。”一老师,你应该把读书、研究当做自己孜孜不倦追求终生的兴趣啊!读书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必然要求。

我不禁要感谢我的2010 级学生,他们催促我多买好书一起分享,他们盼望我多讲一些名人传记,他们渴望我多给他们解答青春期的迷惘。我还记得近两年阅读了《孙绍振:名作细读》《余映潮教学艺术》《穆斯林葬礼》《杨澜:一问一世界》《李开复:世界因我而不同》《柴静:看见》《2011年度最佳散文》《史铁生:我与天坛》。这些书促使我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成长,一起追求美好的未知世界和美好的人生,一起年轻地飞扬!

“老师应该是学生的好朋友。——对于孩子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种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但了解学生内心最隐秘的角落,而且他能和学生保持一致的青春奋发的精神状态。”——做一个热爱学生的老师不是永远年轻吗?当你的内心真正认同学生,热爱学生,你才会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地从事教师这份职业。我不禁要感谢我的2006 级初二(5)(8)班学生,虽然只教一年,但是我们感情深厚,一直到现在还有联系。我非常喜欢他们,总是笑着上课,课后经常聊天开玩笑,中午经常在走廊给他们辅导功课,午休时候也要看着他们才放心。他们对我很好,说幽默的玩笑,经常鼓励我,很少让我上课生气,同学之间的矛盾他们自己想法子解决,从不让我操心。我教的两个班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教学工作身心愉悦。做一个热爱学生的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二、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两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理念。然而时至今日,许多老师还是不约而同地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自然而然地排斥、厌恶所谓后进生,恨不得他们早点毕业,早点从眼前消失。这不能怪老师,“人非圣贤”,一般都喜欢听好话,喜欢能带给自己直接利益的优秀生(和老师的评优评先挂钩)。但另一方面这又是现代功利性教育的悲哀。

一个教师,如果能对所有学生都心怀一颗感恩之心,他的工作心态一定会更积极、更淡定,更懂得在悲观中看到希望,在黑暗中看到灿烂的明天,生活更加快乐。

感激那些无私帮助过自己、热情鼓励自己的学生——吴同学、叶同学、张同学、朱同学、莫同学、梁同学、李同学……没有他们一天天帮我改小测,没有他们一篇篇帮我打文章,没有他们一次次鼓励我前进,就不会有我的“优秀班主任”,就不会有我的“优秀辅导员”,更不会有我的论文发表,我的“军功章”里有他们的一份。他们是我快乐职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工作背后默默无闻的英雄。

感激那些用挫折、考验逼我艰难蜕变的调皮学生——卢同学、曾同学、陈同学、梁同学……有了他们,我每天逼自己“斗智斗勇”,逼自己多看理论书籍,逼自己多花时间和家长“周旋”。在这十三年的教师生涯中,快乐与痛苦相伴,我倍增了教育的信心和智慧。因为这些调皮的学生,我更加懂得了成功的意义:每个人不会随随便便成功,不要羡慕别人表面的风光;我也更加理解了特殊学生的难处,更重视和学生心灵的沟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走轻松之路,要走最艰难的路!克服困难能使人变得高尚。”“人应当生活得艰苦一些,再艰苦一些,随之而来的便是迎向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欢乐。”艰难、痛苦是走向教师快乐职业生活的必经之路。

感谢那些令我心生敬佩的学生——全级成绩最差生,他们虽然不会做题却笔耕不辍、永不放弃。还有那些饱受各种家庭打击却越挫越勇的“斗士们”:离异、单亲、收养,从小到大饱受歧视目光。这一切没有令他们退缩,一方面要小心保护敏感而强烈的自尊心,另一方面要活出个精彩,令大家刮目相看。虽然有时他们会做出令老师同学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但那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关注。请老师们多些理解,耐心地等待“花开”。

“老师应该是学生的好朋友。决不能把学生往坏处想。”我们要相信:每一种学生都有他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长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摆正心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学会感激各类学生,我们的职业快乐生活一定会实现。

三、让物质与精神保持适度的平衡

在这个物质社会,生活中大家最发愁的事情是什么?钱。老师也免不了是俗人一个,钱自然成了大家心中挥之不去的“痛”。我们的每月工资永远在同学历的社会群体当中位居中下游,尤其在我们这所生源不理想的农村学校。我们愤怒——每年的中考质量奖金无一例外总是全镇最低,和兄弟学校贫富悬殊。

我们纠结——每个月那么一点班主任辛苦费,值得我们花费大量周末时间、精力去家访吗?风里来雨里去,自家里的锅碗瓢盆酱醋茶在等着,太不容易了。

我们无奈——平时付出了巨大心血,去开启智慧,去点拨心灯,去晓之以理,去动之以情。到头来,“他还是他,我还是原来的我。一切照旧”。其实换一个角度,物质和精神能否和谐统一,实现共赢呢?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可以成为我们努力工作的动力。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上不可能掉下馅饼”,对物质追求的欲望要适可而止,不要让它成为你烦恼的源泉,因为教师这份职业注定无法发财。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要找到精神愉悦的落脚点,学会自我发现、自我安慰、自我欣赏,这是一种用肉眼无法发现的最大的幸福感。

四、有职业精神的坚定信仰

什么叫信仰?就是贯穿一生的信念,一直相信的某种事实。从我1999年第一次当实习老师以来,我就爱上了教师这份职业。我热爱我的学生,我相信我的学生也爱我,我相信我当教师会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找到我的幸福生活。直到现在,我还会想起我的第一批学生: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赠给我的离别留言——“老师,你将来要做校长啊!要喜欢后进生,不要嫌弃他们!”我的能力目前做不到校长,就做一个快乐的人民教师、喜欢学生的老师。

看看苏霍姆林斯基是如何看待教师职业信仰的吧——

“教师的劳动是无可比拟的,也是任何劳动不能相提并论的。和一切其他职业不同,教师的工作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动才能看到自己的对象,有时,要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他的教育意图才能勉强显露出来。教师往往有时想不到自己,因为他必须想着别人,这对教师而言,并非是自我牺牲,也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他们个人生活的真正幸福。”换而言之,用自己几十年的教育工作换来许多学生个人生活的真正幸福是值得的,也是伟大的。

“教师要自我肯定,因为我们从事的教育对象是人——未来社会的最大财富。”我们每一个教师从事的是一份最神圣的职业。无论这个对象是何出身、家境如何、学习和品德能力如何,我们都要善待他,尽心尽力教育他。因为他将来属于人民、属于整个社会,让他成为未来社会的财富,避免成为负担。此外,李开复说过:“每一个人都可能改变这个世界。”也许我们一辈子无名无利,但我们因教育学生、改变学生而改变了这个世界,每一个教师正从事着改变世界的崇高事业。

不再怀疑,不再犹豫,从今天起,找到自己的快乐职业人生的源泉,做一个幸福的教育者。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二)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三)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