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足外伤53例*

2014-02-11 16:02赵喆
天津中医药 2014年5期
关键词:换药外伤皮瓣

赵喆

(天津医院中医外科,天津 3002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足外伤53例*

赵喆

(天津医院中医外科,天津 300211)

足外伤;感染;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外治

足外伤在创伤中占有较高比例,如果不能得到正确恰当的治疗,常常导致功能恢复不良。2012年9月—2013年1月,笔者采用中药换药结合抗生素、消肿药物的方法治疗53例足外伤后感染,取得较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53例,男37例,女16例。年龄16~55岁,平均(29.6±10.1)岁。其中挤压伤11例,砸伤16例,切割伤13例,其他伤13例。7例经过简单止血,46例经急诊手术治疗。就诊时间1~ 60 d,平均(21.5±14.2)d。骨外露26例,无骨外露27例,存在骨缺损26例,无骨缺损27例。10例行外露骨咬除,损伤累及皮肤、肌肉、筋膜、肌腱、骨和神经血管等组织,损伤范围从踝关节至足趾远节。

1.2 治疗方法 手术后出现软组织坏死、感染者,骨外露时间短、创面血运好,可先采用生肌散、生肌膏外敷。如果外露骨较快发生软组织覆盖,可不进行外露骨咬除,既可以保留肢体长度,又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对于骨外露时间较长者,骨质颜色已经发暗,失去正常骨的光泽,外露面积小者可根据骨及周围软组织情况采用祛腐散1-4号及生肌膏治疗。当坏死骨及健康骨交界处生成新肉芽时,会使坏死骨脱离,改用生肌散及生肌膏治疗。如果外露骨面积较大,则于局麻下咬骨钳咬除外露骨,尽量暴露健康骨组织,并用生肌散及生肌膏治疗。咬除外露骨会损伤一部分健康骨质,需要继续用祛腐散及生肌膏治疗。

无外露骨者,就诊时创面多已出现坏死痂皮及脓性渗出,累及肌腱,且受累肌腱无法全部保存,采用祛腐散及生肌膏治疗。存在坏死痂皮的创面,随着治疗的进行,痂皮边缘会与健康组织分离,可根据分离的程度进行清理,注意不要损伤健康组织。当感染坏死组织脱落,完全暴露新鲜肉芽组织时,改用生肌散及生肌膏治疗,并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急性期未经手术者,有骨外露患者先单纯采用生肌膏换药,外露骨软组织覆盖后改用生肌散、生肌膏换药。若外露骨出现变性坏死,则应用祛腐散、生肌膏治疗,待外露骨分离后改用生肌散、生肌膏。无骨外露者首次换药应用生肌膏,后期根据创面软组织情况分别采用生肌散、祛腐散、生肌膏治疗。同时静脉给予抗生素及消肿药物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各因素对伤口愈合时间的相关性及影响。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对年龄及就诊时间与愈合时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53例,伤口愈合时间9~68 d,平均(29.5± 14.5)d。7例直接就诊者平均愈合时间(11.6±3.2)d。

对患者的性别、是否有骨外露、是否有骨缺损、是否经急诊手术处理、是否行骨咬除以及伤口愈合时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是否有骨外露以及是否行骨咬除对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年龄、就诊时间与愈合时间的关系做了相关分析,年龄与愈合时间成正相关,年龄间r=0.244(P= 0.078),伤后就诊时间与愈合时r=0.768(P<0.05),说明伤后就诊时间与伤口愈合时间成正相关。

3 讨论

足外伤是临床常见损伤,由于足部要承重全身并且负重行走,所有缺损修复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患者后期功能的恢复[1]。该类损伤由于手术次数多、疗程较长、费用较大,且很难恢复患肢的全部功能,已成为外科医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足外伤缺损的修复原则是达到缺损修复、具有耐磨耐压特点,并且具有一定的感觉功能,在外观上也具有一定的美观性[2]。对于足外伤创面的外科处理,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清创、组织原位缝合,或清创后油纱覆盖。一类是清创后,根据创面部位、面积以及软组织损伤和血运情况,采取Ⅰ期或Ⅱ期各种临近或远位皮瓣的修复[3-5]。第一类方法由于外伤后局部皮肤的营养血管撕脱断裂,皮肤碾挫损伤、皮下血肿及继发血管网栓死,会出现皮肤坏死,使清创缝合失败。第二类方法皮瓣有技术要求低、成活率高等优点,但也存在术后外形臃肿、不耐磨、易形成溃疡、肢体需要在特殊体位固定3~4周、二次手术断蒂、不能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等问题。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创面的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6-7]。

祛腐散、生肌散、生肌膏外用治疗足外伤创面,具有“祛腐生肌、煨脓长肉”的作用。腐肉不去,新肉不长,腐肉去则新肉生。祛腐散1-4号均有祛腐提脓的作用,而生肌膏生肌散则有活血解毒,生肌长肉的功效[8-9]。“煨脓长肉”是多年来中药治疗外伤临床经验得出的结论。事实证明,换中药创面脓汁虽多,但上皮组织生长快,而且创面中央还出现皮岛,脓对创面的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这种创面的脓汁并不是坏死组织溶解产生的脓液,而是血浆内各种成分自血管向外渗出的物质,其中含有大量白细胞和蛋白质。这种渗出物不但能稀释毒素,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而且可以刺激创面生长。创面中央出现皮岛,新生上皮有向心性和离心性两方面生长,可加速伤口愈合。这样愈合的伤口瘢痕薄,弹力好,粘连少,皮肤颜色接近正常。关节附近的创面愈合后,很少发生关节挛缩现象。并且中药换药治疗的同时,不影响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

本研究表明就诊时间越早愈合越早,治疗时间越短。同时,由于治疗时间缩短,功能康复过程提前,可以更好改善肢体功能。骨外露及骨咬除影响创面愈合,主要因为损伤程度较重,损伤累及到骨质,软组织无法覆盖受损骨质。骨缺损不形成对愈合时间的影响因素,主要因为患者就诊时虽存在骨缺损,但有的患者骨缺损处已有组织覆盖,与无骨缺损患者无明显差别。本研究中7例患者仅经过简单止血处理直接就诊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11.6± 3.2)d。如经过手术清创缝合,伤口甲级愈合,拆线一般时间为12~14 d。因中药换药治疗痛苦小,花费小,疗效确定,且愈合时间不长于单纯清创缝合,这类损伤可直接考虑接受中药换药治疗。

中药外用结合抗生素、消肿药物,并根据外露骨情况咬除坏死骨的方法治疗足外伤后感染,既具有中药祛腐生肌,加速软组织覆盖,保留肢体长度的特点,又能发挥抗生素及消肿药物直接迅速的优势。同时对外露坏死骨咬除,直接去除病灶,也可以缩短治疗时间。笔者认为,对于经手术治疗后出现伤口感染、皮瓣坏死等问题的患者,可在发现问题的早期即接受治疗。对于无脱套伤、无肌腱损伤或大面积骨外露的足外伤,急性期不经外科手术也可直接接受中药换药结合抗生素及消肿药物治疗。

[1]乃比尔,蔡 林,余果荣,等.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2):138.

[2]杨运发,张光明,徐中和.足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临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14.

[3]毛海蛟,史增元,尹维钢,等.足内侧岛状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的解剖及临床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10,30(4): 369-399.

[4]魏在荣,王达利,王玉明,等.足底内侧动脉联合皮瓣的应用解剖及在足跟部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2):1553-1557.

[5]尹光明.逆行足背动脉蒂谢外侧动脉皮瓣修复前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J].创伤外科杂志,2012,14(2):153-155.

[6]王元元,黄云英,杜 娟,等.蜂蜜、蜂胶对深Ⅱ度烫伤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1(3):154-156.

[7]刘现周,张朝晖,马 静.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中医外科的应用前景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3,30(6):341-343.

[8]李巧芬,常 柏,李晓军,等.生肌象皮膏对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肉芽组织的终末糖基化产物及受体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7(1):26-28.

[9]曹 清,马宝通.中药生肌膏促进人体上皮细胞种植对开放伤口治疗的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06,23(2):168.

R641

:A

:1672-1519(2014)05-0286-02

2014-01-20)

(本文编辑:马晓辉,张震之)

10.11656/j.issn.1672-1519.2014.05.11

天津市卫生局资助项目(12010412242)。

赵 喆(1980-),男,硕士,主要从事中医外科及中西医结合骨科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换药外伤皮瓣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