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专指委职能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2014-02-12 07:59,,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办学校企职业

,,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1607)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育部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确定为职业教育办学制度。为了建立健全这一制度,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落实措施,构建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专指委)三级职业教育指导工作体系是其中之一。专指委作为三级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的职能,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职业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一、成立专指委的目的和意义

(一)专指委是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毋庸讳言,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它必须密切联系行业企业。教育部这次调整和增设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包括下设专指委的调整组建,正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强化行业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形成职业教育指导工作体系的关键举措。2013年1月25日,在教育部召开的行指委大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对行指委的工作提出要求。她说:“今后,如果哪个行业再反映缺少人才,我们就要向哪个行指委问责!”因此,专指委作为行指委下设委员会,应履行好专指委的职责,积极为人才培养出谋划策,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二)专指委是行指委发挥作用的有力支撑

从行指委的工作任务来说,包括以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为目标,加快校企一体化建设;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为目标,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为目标,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为目标,建立健全“双证书”制度;以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为目标,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等等。

(三)专指委是相关院校合作发展的有效平台

专指委成员院校,虽然属于同行业大类,但是这些院校,分散在全国各地,隶属关系不同,缺乏统一协调,在人才培养标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缺乏交流,难以形成此类专业的整体发展优势。如石油高职专委会的成员院校有隶属行业管理的,与石油石化企业具有天然“血缘”联系的院校,具有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优势,能有效利用企业资源,但也大多存在地理位置较偏僻,办学成本过高,办学自主性较差等问题。更多是隶属地方管理的,举办石油天然气工程类专业的高职院校,自主性强,有的依托高校,师资雄厚,但是也存在人才需求数量、类型的不确定,专业建设所需的“昂贵”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难经保证等。因此,专指委要在校际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都架起沟通、交流、共享的桥梁,打造共同化解难题、实现多赢的合作发展平台。

二、专指委的工作任务和职责

专指委是行指委下属的专家组织,其职责是和行指委一脉相承的,就是对相关行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分析行业发展动态及人才需求

调查行业发展趋势,调查其对技能型人才的规格、数量要求,是实现现代教育与经济发展方式同步,与产业升级同步,与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生活方式发展同步的基础。单独一个学校,面向整个行业做大面积的调查、统计是困难的。专指委的职责之一,就是协助行指委,积极面向整个行业进行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的调查、分析、研究和公布,供需信息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增强石油天然气工程类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二)积极推进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行业评价制度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评价制度,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专指委将在行指委的指导下,引入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评价,把行业、企业岗位标准和用人标准有机融入教育教学标准,以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作为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逐步形成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并定期发布石油天然气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三)制定并监督实施石油天然气工程类专业教学标准

制定专业办学标准,是保障专业办学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专指委的基本任务。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对生产一线技术工人的技术能力、复合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大批具有良好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专指委组织专家,针对行业人才需求形势,结合职业教育规律制定新的切实可行的专业办学标准,并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认真监督实施,以保证本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既是产业界,又是教育界,是“跨界”的教育,其双重属性在行指委和专指委平台得到了最清楚的展现。专指委要做成员学校和石油企业联系的桥梁,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对本类专业职业岗位变化和人才需求的影响,提出本行业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要求;指导相关职业院校与石油企业的合作、联合办学,推进校企一体化;引导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技能;提升职业院校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技术服务的能力。

(五)组织成员单位联合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

组织成员单位,联合研究本行业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基本要求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提出建议;组织本行业职业教育教学基本文件、专业教学标准、实训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和教学评估标准制定等工作;组织教育教学成果评定奖励工作;组织本行业相关专业教学经验交流等。

三、专指委的工作思路

(一)搭建校校、校企信息交流平台

专指委将积极搭建一个校校之间、校企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共享平台,使它成为各位同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高效通道,为专业建设提供支撑。除了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工作会议、调研、竞赛、评优等活动外,还将努力通过学术刊物、工作简报、网站等形式,大力促进校校之间、校企之间的信息沟通,增进了解,对接需求,交流经验,为大家提供有效的服务。

(二)搭建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平台

总体来看,在各方大力努力下,校企合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难以突破的瓶颈,如普遍反映的校企合作中学校“剃头挑子一头热”、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问题,以及具体的“订单培养”、顶岗实习落实中的困难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专指委应把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为突破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谋求解决,一方面专指委聚集了一批行业和职业教育的专家,通过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积极建言献策,将会不断促进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另一方面,专指委将积极地发挥作用,协调校企合作的具体途径,为学校和企业提供合作机会。

(三)搭建专业教学研究平台

专指委成员单位涉及众多院校和企业,科研力量分散。专指委应牵头建立校校联合、校企联合进行研究的有效机制,包括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团队,针对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如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制订和实施专业教学标准,推进产教融合,教材体系创新,深化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通过教学研究,培育浓厚的学术氛围,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水平,促进专业师资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搭建为成员单位解决困难的办学服务平台

随着专指委工作逐步纳入正规,专指委将在行指委指导下,根据成员单位的需要和提议,更多地为成员单位提供服务。如组织“双师型”教师培训;为学生联系到企业顶岗实习、实训;组织学生技能大赛;组织教育科研成果评定等。国家为了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对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等微观事务,将逐步以行业协会、学会为主来负责认定。随着国家下放的“权力”逐步到位,专指委将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在校企合作、专业办学评估、精品资源库建设、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成员单位提供指导和服务。

猜你喜欢
办学校企职业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