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4-02-14 02:51崔官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5期
关键词:肺癌化疗肿瘤

崔官叶

东营市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东营 257447

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的疗效分析

崔官叶

东营市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东营 25744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化疗的疗效分析。

护理干预;肺癌化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近年来,空气环境的恶化程度越发严重,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呈急剧上升趋势。化学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亦已广泛。但大量的化疗药物应用同时产生了种种的不良反应,降低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大大减低了化疗效果。因此对于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显得相当重要。本研究收集52例肺癌化疗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护理。现汇报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一般情况

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肺癌患者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8.21±3.34)岁。本文选择的病例全部为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腺癌28例(53.8%),鳞癌21例(40.3%),腺鳞癌3例(5.9%)。

1.2 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病理学和影像学确诊的为原发性肺癌;②经病理学确诊的病理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③肿瘤卡式评分(KPS)≥70分。

1.3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为WHO肿瘤判定标准:①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肿瘤消失,维持1个月;②部分缓解,肿瘤缩小50%以上,维持1个月;③稳定,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或增大<25%;④恶化,肿瘤增大25%以上。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判定为有效。

2 方法

2.1 分组方法

将收治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观察组26例。比较两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效果的差异。

2.2 治疗方法

本研究患者均接受NP或VP方案化疗:NP方案:甲长春花碱(NVB)25 mg/m2+生理盐水30 ml静脉滴注,第1、5天,顺铂(DDP)30 mg/m2+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30 min,联合水化,第1~3天,每21 天为一个疗程。VP方案:长春地辛(VDS)3 mg/m2+生理盐水30 ml,第1~5天,DDP用法与NP方案中的相同。每21天为1个疗程,共化疗3个疗程。

2.3 护理干预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即药物、饮食以及日常生活方面的护理,包括严格叮嘱患者注意饮食营养问题,叮嘱患者家属进行监督指导。观察组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化疗干预。

2.3.1 化疗前护理 肺癌患者在患病期间大都恐惧、焦虑,且随着治疗时的不良反应的出现,患者的这种心理容易发展成为悲观、绝望的情绪。因此在化疗前护理阶段最为重要的是对于患者心理的护理干预。开始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很好的了解化疗的相关知识,解释化疗的目的,增强医患沟通,使患者对治疗逐步建立信心。另外在化疗前饮食方面给予指导,尽量减少进食油腻食物和进食过饱,目的在于减少化疗中的胃肠道反应。

2.3.2 化疗中护理 化疗中的护理关键在于观察和减轻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化疗的毒副作用很大,常见的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症状;肝肾毒性等。针对消化道反应的护理,主要是在化疗前提醒患者减少进食油腻食物。如化疗中出现呕吐,应给予患者扶助,取合适的体位,及时清理空腔中的呕吐物,提醒患者饮少量温开水,并指导患者自我放松。如出现剧烈呕吐应给与恩丹西酮等止吐药进行控制,注意监测患者水电解质的情况。针对骨髓抑制症状的护理,在化疗期间易出现发热、皮下淤血、牙龈出血等。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注意血象的变化,隔天检查血常规;遵医嘱给予升血细胞药物;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对于体温超过38.5℃者给予物理降温,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针对化疗药物的肝肾毒性的护理,主要是在化疗前检查肝肾功能,在化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尿量,并鼓励患者多喝水,增快全身体液循环,稀释尿液,减轻化疗药物对泌尿系统的毒副反应[1]。另外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主诉,及时发现异常,对症治疗。

2.3.3 化疗后护理 化疗后的护理主要是做好化疗不良反应的随访与观察,大多数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都会从化疗期间延续到化疗后,因此化疗后的护理也相当重要。化疗后的护理主要针对如脱发、白细胞减低、呕吐、便秘等。脱发对于一个的形象影响很大,对患者心理也是一种伤害。我们对于脱发患者,会告知脱发原因,解释脱发现象为暂时的,化疗结束后头发会重生,以减轻其患者的消极情绪,同时根据患者的意愿指导其佩戴假发。白细胞减低一般会延续至化疗结束后2周,针对这一症状处理同上,在此不作赘述。便秘患者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还有多吃润肠水果,如香蕉、蜂蜜等。

3 统计学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9.0进行统计学分析。用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皮肤黏膜损伤比较结果显著,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随访半年以上,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5 讨论

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肺部肿瘤,在治疗方法和治疗理念上不断推陈出新,但目前主要的全身性治疗方法还是化学治疗。面对化疗的种种副作用,因为抗癌药物的选择性差,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的细胞。尤其是增殖旺盛的细胞如骨髓、上皮、组织、毛囊等重要器官,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2]。这些常常使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望而却步,产生较多的心理负担,对化疗有负面的消极情绪,从而影响疗效。本研究通过对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在化疗前建立信息,坚定意志,在化疗中时刻监测毒副反应,给予以相应的治疗,使不良反应早发现早对症治疗,减低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了肺癌患者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的化疗效果起了重要的作用。

表1 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对比

表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1]张红梅,肺癌患者化疗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3):83-84.

[2]罗小凤,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9,31(3):28-31.

R730.53

B

1674-9316(2014)05-0082-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5.046

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肺癌患者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在不良反应和疗效方面的效果差异。

结果观察组在不良反应方面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总体治疗有效率方面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干预在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疗效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肺癌化疗肿瘤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廖美琳:肿瘤治疗没有百分百
滚蛋吧!肿瘤君
跟踪导练(二)(3)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