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2014-02-14 02:51魏亚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5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急性心肌梗死

魏亚莉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魏亚莉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过程中探讨急救护理路径的效果。

方法将16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制订相应的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路径,对观察组80例患者进行路径实施护理的同时,对照组的80例患者要实施传统急诊护理流程,将两组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对照组的住院时间﹑进出急诊科的时间以及球囊扩张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且死亡率也明显高于观察组。经调查得知,患者及家属对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结果显示,采用急救护理路径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抢救效率,降低死亡率,缩短球囊扩张时间﹑进出急诊科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急救护理路径;临床应用;急性心肌梗死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4.05.052

在急诊科中,临床上最常见一种的心脏疾病便是急性心肌梗死(简称AMI),历年来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其病症表现为:死亡率高、发病急、危险性大、病情发展迅速。我院对160例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在我院的AMI患者入院后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疗效良好,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60例患者,其中80例患者采用急救护理路径实施抢救,为观察组,另外80例患者采用传统流程抢救护理,为对照组。观察组80例患者年龄在4l~78岁,女28例,男52例,平均年龄66.1岁。对照组8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6.7岁,其中女39例,男41例,年龄在38~81岁。比较两组一般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根据医生医嘱对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抢救护理工作进行过程无程序化。

1.2.2 观察组按急救程序化护理路径实施抢救。我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AMI的治疗方法。近来,我院急诊科在实施本院的急救常规制订AMI急救护理路径的同时,也结合了国内外AMI的治疗护理最新进展。患者入院后,急诊分诊护士便会对患者进行预检分诊,根据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体征和症状,准确估计AMI患者的危险程度并对患者症状快速做出鉴别。如发现患有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一定要立即按照AMI急救护理路径配合抢救,并按要求的时间迅速完成程序化的护理工作:到达急诊科后,要在10 min内通知医生,同时护士给予患者多项目、多部位的护理操作,协助医生实施重症心电监护,检查心电图,进行末端脉氧、心律、血压及心率监测。要求患者双鼻塞高流量吸氧3~5 L/min,禁食禁水,平卧体位,绝对卧床,通过左下肢静脉通道快速采集血液标本,以测定损伤标致物和心肌酶,同时护士要备好抢救器械,包括:呼吸机、除颤仪、起搏器等,使其处于应急备用状态。急救时,要准确记录患者的末梢循环、呼吸、神志和出汗情况。患者要阿司匹林0.3 g嚼服,并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 mg,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溶栓治疗过程中,做好再灌流心律失常的急救准备,仔细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和灌流心律失常的危险,31~40 min左右时,在心电监护和吸氧下可以由急诊护士和医生将其安全转送往导管室,为PCI手术做好准备。急诊中,如果患者症状疼痛难忍可以给予吗啡镇静或静滴硝酸甘油止痛。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出急诊科时间、死亡率、球囊扩张时间、满意度等(患者入院以来首次行球囊扩张的时间称为球囊扩张时间)。

1.4 数据处理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两组各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包括:进出球囊扩张时间、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等,观察组不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而且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AMI急救护理路径主要针对的就是AMI患者及急诊科的特点,要求医护人员在标准时间内准确的采取规范有效地的急救护理措施,一切以临床护理路径为基础,为达到预定的急救护理目标,并尽最大可能缩短AMI患者在急诊室的治疗护理时间而制定,从而有效地缩短冠状动脉开通时间,保证治疗的快速完成。急救护理路径可使急诊护士主动地、有标准地、有预见地沿路径内容进行工作,为 AMI患者争取了更多生存的几率。急救护理路径是以主动护理为措施,从时间上预测患者可否行急诊PCI治疗,主动询问病史,主动预测患者下一步的救治措施。建立静脉通路时,需要脱去患者左侧上肢衣服,此次操作可以为进行急诊PCI的患者做很好的准备,但对于不进行急诊PCI的患者就无任何影响。

表1 两组评价指标分析对比[(n)%,(x-±s)]

本研究发现,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实施过程中实行的首诊护士问责制,可以绝对地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和护理行为,为临床护理目标的达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证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为患者提供有预见性、标准、主动的护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护理工作量,也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为患者的抢救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提高了患者抢救的生存质量。保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安全、迅速地转运到医院,并接受灌注治疗,可以极大地避免发生病情贻误的状况。

[1]刘菊兰. 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 (8):132-132.

R473.5

B

1674-9316(2014)05-0092-03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急性心肌梗死
浅析涌泉穴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